微粒皮肤移植研究—微粒皮肤漂浮机理的探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粒皮肤移植术在临床的应用,为大面积Ⅲ度烧伤的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其关键之一是利用微皮在水中的漂浮特性,保持方向一致。我们将表皮及真皮的理化性能分别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微粒皮肤漂浮的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科自1958年以来治疗的90例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小结。重点论述了手术治疗烧伤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失败的经验教训。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术方式不当以及手术前后并发的严重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期刊
小儿重度烧伤后常致功能部位严重伤残。为迅速恢复其功能及生活能力,需对伤残部位进行有计划地治疗。本文对10例重度小儿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技能进行了评定,提出治疗特点,将游戏寓于科学性功能锻练之中,循序渐进,由弱到强,由简到繁,以便进一步恢复患儿伤残部位的功能。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了10例大面积四乙基铅汽油浸泡烧伤合并急性中毒。对烧伤创面特点、处理、中毒症状和治疗作了叙述。
期刊
本文选择了有内脏功能衰竭的病人45例进行分析。订出肺、心、肾、肝、胃肠等内脏功能衰竭的标准,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肾、肺、肝,并显示其功能衰竭多出现在伤后一周内,尤其2、3、4天为高峰。分析多内脏功能衰竭组与单一或无内脏功能衰竭组在死亡率上差异甚大(P﹤0.01),前者死亡率明显增高。
期刊
将狗致成25%的Ⅲ度烧伤后,利用两种不同方案复苏。通过在伤前、伤后2、24、48、72小时及6天不同的时间点对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与血小板聚集的测定,发现各指标的升高全系烧伤后自身规律的变化。两种复苏方案都有助于改善烧伤后的血液流变学,说明休克期部分输入全血是可行的。
期刊
本实验证实急性烧伤后早期所引起的体温低下是导致小肠G吸收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大白鼠急性烫伤,伤后4小时,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受抑制的同时,体温明显降低,是影响整体小肠G(葡萄糖吸收降低的原因之一。通过采用37°C及31°C的两种温育液温育离体小肠所做的G吸收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烫伤组或对照组,31℃温育时的G转移率均比37°C者明显低(P﹤0.01)。
期刊
期刊
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是临床反映肝细胞损害,肝脏合成能力的一个较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因此PA含量对于肝脏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