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学生创业中团队合作的若干设想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g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博弈现象出发,分析了诸如计件工资制等激励机制存在的弊端,提出团队合作的理论基础,并对职校学生在创业中团队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建设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职校生 创业 团队 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9-02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团队学习”的理论,认为组织目标是团队合作的动力,沟通是团队合作的粘合剂,协同是团队合作的核心。团队学习利于推进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个人的力量能够通过集体来得以实现。圣吉的“团队学习”理论,为我们理解团队合作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好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还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目前,团队精神在公司、企业及一些盈利机构中比较推崇,而在职校学生队伍建设中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在大力倡导团队文化的今天,职校生作为未来企业中的生力军,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处。
  一、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
  为了说明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我们通过《经济学》中的一个简单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甲、乙两人做同一件事,如果单干,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00元,抛去干活成本后,净得40元。现在,他们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去做这件事,获得的收入两人均分。如果他们相互配合,都努力工作,一天总共可以赚到200元,这样,每个人的毛收入为100元,假如每个人成本是60元,扣除成本后,每个人每天净得40元。但是,如果相互不配合,比如甲偷懒不干活,乙仍然努力干活,则他们一天总共只能收入100元,甲、乙各分得50元,抛去各自成本后,甲净收入为50元(无成本付出),乙净收入就为–10元。如果甲努力干活,乙偷懒不干活,则甲的净收入就为–10元,乙的净收入为 50元(无成本付出)。如果两人都不干活,则他们既无收入也无成本,两人的净收入都为0元。
  在上述情况下,甲会做如下理性考虑:如乙合作努力干活,甲合作干活会得到净收入40元,而甲偷懒不合作会得到净收入50元,这时甲以不干活为好;如乙偷懒不干活,甲干活合作只能得–10元,甲不干活虽没有收入,但也无亏损,这时甲还是以不干活为好;这样就得出这个结果,不管乙是否合作干活,甲不干活都是上策。
  这个例子表明,尽管大家都合作,结果会对每个人都好,但团队中的不合作的形态是经常存在的,它导致团队的效率低下,也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此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是解散团队,实行单干,这样效率会得以提升。但是在现代经济日趋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解散团队实行个人单干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另辟解决团队低效率的途径。
  二、激励机制的引入及其效果
  在现代企业中,能否找到一种激励制度,使下属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追求企业利益呢?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到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发明并推行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激励制度。
  计件工资制的依据的经济基础是:工人多生产多得,企业也就多得。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深受企业主和工人的欢迎。因此,企业主与工人商定,工人每产出一个产品,就获得一份报酬,产出两个产品,就获得两份报酬,即工人的报酬与其产出成正比。这样,企业主就不需要督促工人进行生产,而工人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努力去多生产。基于这种基础提出的激励制度,不仅可以较好的解决工人的“偷懒”问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利润,满足企业发展。
  因此,计件工资制提出后,一时间在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受到众多人的推崇。但到20世纪中期后,调查发现,计件工资制实际上很少被推行,因为按照这种制度的设想去运作在实际中往往行不通。调查资料显示,起初采用计件工资制后,工人工资明显上升,企业主看到工人报酬增长太快,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多利润,于是就压低计件工资率。这时,工人渐渐懂得,多生产并不能多得,于是就不再增加产量。可见,计件工资制并非是理想的激励制度。资料还表明,对于那些想要多干活的工人来讲,其他工人也会给他施加一定压力,迫使他与别人在产量上大体保持一致。另外,在管理者制订一项工作标准来测量完成该项工作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时,工人会想方设法从中作梗,让记录下来的动作中夹杂着许多貌似有效而实际是无效的动作,使得工作时间延长,让管理者很难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真实有效时间。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这种“不配合”“不信任”的关系,造成计件工资制这类激励制度难以有效推行下去。
  三、团队合作的理论基础
  鉴于团队中存在的“囚徒困境”,以及诸如计件工资制等形式的激励制度都无法解决由自利行为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1994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博士首次提出了“团队合作”的概念:指出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智慧和能力,并且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而产生1 1﹥2的效果。
  前面提到的像计件工资这类制度虽不能完全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但也不能说企业中依据科学管理理论制订出来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都是无用的。一般地讲,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主要是告诉员工应当按照什么流程去做某件事?做到什么程度?而对员工的激励(包括奖励或惩罚)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是必要的,否则在企业里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但是,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管理者要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激励员工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内实现团队合作,上、下流程和同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精诚合作,这样企业才能高效运作,不断发展、壮大。   四、学生创业中团队合作的现状分析
  从本校“金宝通”汽车服务中心创业项目的实践调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职校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是乐观的,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个别不良现象:第一,缺乏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部分职校生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与人交往能力弱,很少有朋友。对集体活动,他们不太关心,很少参加,就算参加了,也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事情,从不主动去做。第二,带有狭隘的竞争心态。少数职校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平等竞争,喜欢忌妒、猜疑,无事生非,常常会引起一些人为矛盾,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第三,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少数职校生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积极参加,例如,每次学校召开运动会等比赛,要三请四邀,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更不能为顾全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
  针对职校学生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校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独生子女相对封闭,优越的成长环境,造成在家经常以我为中心,走向社会后在集体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致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自私以及不合群的不良心理,常把自己置之于集体以外。另一方面,则是目前职校往往强调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教育者只重视了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陶冶与培养。
  五、加强学生创业团队合作建设的若干设想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没有哪一家企业会不注重团队协作,也没有哪一家企业在招聘时会聘用没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员工。因为这些优秀企业深知,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的员工,会成为企业发展不可越逾的障碍。有调查表明,企业招聘人才最需要在“团队合作精神”“实验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高”三个方面素质较高者,其中尤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得票最高,达55%,“受教育程度高”的得票最低,仅占24.6%。表明企业不再单纯注重高学历,而对团队合作精神高度重视,强烈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兴衰与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密切相关。对于即将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职校生来讲,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呢?
  第一,要学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局观。在团队合作中并不反对个体的个性,但是我们需要的个性应该需要与整个团队的大体方向一致,个体要有整体的观念,全局的观念,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需求。它需要整个团队之中的团员能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坚持培养职校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第二,加强班集体建设,强化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这个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会,增加人际关系的契合度。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班级,学生之间是关爱的、互助的。当困难来临的时候,班集体是学生个体的坚强后盾,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温暖和帮助,当获得成绩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认可和关注。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个体价值和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是完成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其次,要学会引领学生之间的合作化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学习特长,组建和搭建可以互补长短的“互学组”。这样的互学组内,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长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学习层次,让学生处在一个交互学习的状态下,互补长短,实现多赢,甚至是共赢。第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团队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协作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意识。例如,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社会调查,开展符合职校特点的实训研究等。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完成作业和训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团队能力、协调能力的过程。
  第三,营造良好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一些活动,藉此培养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宽容与合作品质、全局观和敬业精神,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例如,在学校各项文体比赛中培养团结协作,为团队荣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把团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在学习生活中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对困难学生富有同情心,使每个同学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同学们在互敬互爱的团队氛围中逐步形成合群与合作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强化宽容待人品质的训练和相互信任感的提高,使每个同学都能切身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其实也是个人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或者是社团,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调协作能力。要知道团队之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群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相应的集体团队合作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里常见的学生社团有摄影协会、文学社、乐器队、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这些社团是在学生们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组建的,因而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得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拥护和响应,藉此利用社团不失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这些学生社团,通常都有协会组织的规章和纪律,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达到强化成员的群体意识的目的。
  第五,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校中教师的知识、才能、人格,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试想,一个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其言传身教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反之,一个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很难有与人合作成功的体会和感受,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充分发挥和展示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盖瑞·米勒著,王勇等译.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论职校生团队精神的培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06/18/1466551_114857007.shtml.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讲奶业有前途、有希望,首先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奶业作出重要指示.今年春节前,总书记专程到河北张家口的旗帜乳业视察,强调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
期刊
[摘要]教学秘书队伍是我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是维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桥梁和纽带。本文研究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校 教学秘书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已然成为高校建设的核心成员。但是,由于长期
期刊
本文从面部表情语、手势语、身姿语、服饰语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和表达。指出体态语言是心灵的流露,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外化。节目
学生个人目标缺失问题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问题的产生源于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教育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本文基于目标管理理论(MBO),重点分析了MBO
本文论述了专注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它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根本,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升的最关键因素;专注力是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是记忆力、想象力、
近几年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发生的很多次的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在现在一般的建筑物都以钢筋混凝土来作为框架,这样的结构在经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是中文专业的主要课程,但是目前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质量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8-02  古代文学类课程是中文专业学习其他课程
我国对桥梁的超高依赖度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引起的.桥梁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坏,由于桥梁建设技术不完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我国的桥梁建设一直存在
高职贫困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如何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加强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生认定程序相对固定、资助力度大,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