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彬:物昭天成的画境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纬30度上下的轴心时代被雅斯贝尔斯发现。”这句话有三个重点:无奈的地段和紧迫的时段,以及发现和被发现的“个人”们。这个掐头去尾的时代,这个强弩之末的地带,以及力不从心的“个人”们。漩涡里的鱼如果意识不到离心力是谈不上原则的。如果能意识到离心力是螺旋形的,艺术感就觉醒了,因为这是一种“没有接口的准确”的唯一形式。
  每一个时代都有所处时代的自设藩篱的当代性。看看这些曾经的当代艺术家们吧:马萨乔(Massccio)以精确的西洋透视表现空间时那是石破天惊的当代!萨福(Sappho)以第十缪斯的名义说出那些话时被现代人误读为古典!锈迹斑斑的杜尚(Marcel Ducnamp)早已被撵回古典时代了,他的重要在于曾经锃亮的本质。鲁尔福(Juan Rulfo)以轮胎推销员的身份,化身为一块陨石坠入拉美文学湖里的浪花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目前还无人可以为他命名!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发现的轴心是属于时空的,但是一定不止于此,真正重要的轴心是超时空的,是一个枣核的两点一线,不可逾越。艺术一定是回归自身的,自我的和残缺的,与日用酬酢同步的,以短暂印证永恒的。
  王亚彬选择远离任何一个漩涡。这从他两个工作室的所在地可以看得出来,都远离艺术中心而且都具有文化前后的气质,从而更有效地回归自己。一个在郑州,一个在黄山。郑州已是一个当代的城市,地平线以上和所有那些有力没气的城市一样,但是地底下那些尖叫了几干年的陶俑们,在等着可以谈心的另一个俑;黄山自是一座当代的名山,和山对话的都是客,和山外山对话的历来多是名家,墨气山气熏人。从郑州到黄山,王亚彬是一个当代的人,把两个自己重叠得严丝合缝(地下的自己和地上的自己)。
  艺术家的可悲在于被时间蒸熟然后一步步误入歧途或成大名,然后被后人塞进冰箱,在兴衰之间步步踩空,成就了一种形式,却丢失了形式这个词本身的内容。艺术家要保持对自我的新鲜感,靠的是和前人和后人保持距离,就像自己的手和脚的距离。显然,王亚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深入骨髓的迷恋和对脚底名山堂叔般的感。瞻让他的画有了手足情深的温度和高度。他经常画人,除了表现“入”以外再无别的,比如细节,比如身份,比如情绪,在山里,在梦里,只是个人,人山因树浑成一体。他画花,纵笔直斜上下,无花色有花意,不在花上着意,把“技巧”的意义剥除到露骨,不需要徘徊,单刀直入,直驱目的地。他的画布通常是皲裂的,这让他开始以一个艺术家的名义和画前的物建立直系的血缘关系,让他多年的思考和沉淀得以宿命般地沿画面生长蔓延,流入画布肌理的沟壑,并散发出具有隔离感的形色意态。他的画不是写生似的,却也绝非梦游式的,这让他具有历来中国画家非可见而是可感的一贯特质,在物与象之间如履薄冰地保持着平衡。
  画“画”,“画”画,画如王亚彬。冷蓝灰紫色的山、云、花、树下几个人或走、或站、或坐、或卧在长宽大小不等的画布画纸里,把谨慎的现实改装成随意的超现实。王亚彬用不准确但是直接的造型和颜色捕捉到内心世界精确的形式,让我们看不到却迅速感受着属于他个人的气质,让随时准备死灰复燃的另一种当代绘画找到一块迫不得已的土壤,在眼睛里发芽,死守这份目力所及的疆域,恣肆的形色,绵密的布局,瞬间的自我生发,让每一幅画重叠了起来,和外面的世界保持了一种精确的距离。这是一种对于过去和未来的自己的热爱,掺和着对抗,貌似信手拈来,实则是孤寂到独裁的胜利。
其他文献
对苏畅来说,作品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印记,而非外在景观的再造。其中所含的历史和时间的痕迹不过是他作品无意的反射。苏畅的创作一直围绕着城市进行,与其说他的作品与城市相关,不如说他其实描述的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苏畅一直工作生活在上海,生于斯,长于斯,期间的一草、一木、一建筑……那些印在心中的痘,那种对“物”的感触,都被他反映在作品中。这种对城市肌理的探索,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的烙印,这其实也是他对
期刊
上星期接到贾方舟老师打来的电话,得知他将要策划一个名叫“激活传统”的学术展览,共邀请了六位十分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就有著名艺术家尚扬先生。他还对我说,由于先生与我都从湖北走出来,所以特别希望我能撰写一篇文章,以用于展览的画册中。我很快就同意了,因为在我看来,先生的创作之路无论是对于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创作思路,还是对于一味追求所谓“传统化”的创作思路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甚至觉得,在极端化民
期刊
事实上,早在19世纪库尔贝、马奈那里,艺术就已经被裹挟在资本系统和阶级意识形态的结构中。纽约画派的艺术家们尽管针对的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理性的、僵化的,同时又疯狂的、失控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但以白人、异性恋者、男性为基本条件的中产阶级却又构成了他们的主体。在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看来,美国的民主实际是一个会让多数人丧失权力的政治体系,权力集中在财阀和统治精英手中。而无力感与
期刊
我写了二十多年小说,出版了四部长篇。我估计,我的小说读者不超过几百人,或许,两百人都不到。在很少的读者中,许多还是我的亲朋好友。他们读我的小说——或者仅仅随手翻翻,可能只是出于对我的支持和同情。今天,小说的命运够悲催,我听到许多唱衰小说的论调,理由各异,根源却相同:小说读者越来越少了。这是不对的。小说读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我指的是各种畅销小说和网络小说的读者。我不关心小说读者的多寡。我只考虑
期刊
在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艺术家中,展望的艺术有着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趣味、心性和感官世界中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和高潮,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他是少数几位在自己设置的艺术问题中进行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之一。  展望艺术的真正起点来源于对“太湖石”的思考,但二十年来这个象征母题本身却像一个无法确定终点的智力迷宫,理解这个迷宫需要阿里阿德涅的线团。《
期刊
“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首次在丹麦的第二大城市奥胡斯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展示。此次展览将展出二十四位艺术家的三十余件影像、摄影、装置、绘画、雕塑等多媒介作品,是东、西两方策展人其同于中国实地考察艺术家工作室、挑选作品并作深入讨论后的一次视觉呈现与文化交流。此次展览将以一种“抽样调查”的方式为丹麦的观众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不同代际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衔接与转
期刊
1990年11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美院美研所的信,内容大概是说我毕业创作的三联画《茶馆系列》参加在香港的“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已经卖掉了,让我回学校领取画款。  我这才恍然想起毕业展的时候,有一天毕业创作指导老师张晓刚带来了一个穿西装、白衬衣的高大香港人,在我们的展厅里转了一圈,后来他在我的作品前站了一会儿,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香港十三艺廊李雪庐”。晓刚老师悄悄告诉我,他是
期刊
在本次展览中,我将重点介绍那些没有依附于任何一种既成的艺术形态或形式,而是通过挖掘身体与“现实”之间的直接关系,尝试理解世界本原的艺术家们。  现实在他们的作品中是基于身体与世界间的关系。这些作品并没有模仿或是理想化这个世界,而是通过理解、诠释世界,在艺术家的想象中重新建构而成,因此是艺术家们利用了真实的感觉。与表演性密不可分的身体能力、细腻的感性、物质和空间,以及洞察时代潮流的能力,都要归结于转
期刊
陈瑞(以下简称“陈”):这次展览和以前区别很大,甚至和你年初做的那个版画展可以说完全是两个风格或者说两个概念。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是怎么做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罗凡(以下简称“罗”):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吧。前面那个展览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我是版画专业毕业的,这么些年一直想对版画语言有一个交代。上个个展以后,我给自己的自由度放宽了,没像以前那么拘谨,觉得想做什么样的艺术,然后就更加自由地去做。 
期刊
科技的发展让许多艺术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也使穿越现实与非现实的新媒体艺术泛滥。自2007年智能手机出现后,艺术的领域再次得到了扩张。通过便携电子产品和多样化的应用程序,很多知名艺术家得以实现脱离传统绘画工具(笔与颜料)进行创作,用网上搜集的素材拼贴组合完成的作品,用移动方式投入“增强现实”的作品也开始纷纷出现。而近年来在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光州双年展以及上海双年展等大规模艺术展览上出现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