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3日下午3时45分,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在成都去世,享年88岁。
“3点45分,父亲离开了。”下午3时50分,流沙河的儿子余鲲向媒体发布确认信息。余鲲对媒体表示:“流沙河生前还有未完成的遗憾。父亲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些未完成的写作和研究。”
流沙河是个诗人,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诗人。据说,他曾经有一张名片,上面原来印着“流沙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但后来他将“诗人”两字剪掉,原因是他不认同诗人是一个可以长期持存的固有身份。正如他写诗的热情。
他从4岁的时候就研读古文,学习用文言文写作,培养出了对古典文学的浓郁兴趣,在高中时期就能背诵大量《庄子》《孟子》中的篇章,对国学的认知远超同龄人。在耄耋之年提及此事,流沙河依旧把这视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会和记者探讨《诗经》中采摘野菜的动作是否描写精确,会对古代诗歌中的字词寻根问底,一定要找到精确合理的解释,他把这件事情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即一个搞文化创作的人,如果连自己本国的文化都不能理解,又谈何超越。
1949年因为化学成绩优异,流沙河报考了四川大学农化系,但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在四川大学呆了半年后,流沙河便离校追逐自己的理想。
1950年,流沙河到《川西农民报》担任副刊编辑,两年后,又被调到了四川省文联,担任《星星》杂志的编辑。
也是在这个时期,流沙河在文联资料室担任了两年的保管员,在这里,他变成了一个“书痴”,他在藏书室里遇到古书便捧起来读,诸如《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的生僻书籍,流沙河也能侃侃道来。此时,流沙河第一次有了不必写诗的想法,他想,如果能让更多不同风格与思想的诗人涌现出来,会更有利于中国文化氛围的改善。于是,流沙河和丘原以及领导李累等人一起创办了《星星》诗刊杂志,在1957年1月出版了创刊号,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份官办诗刊。流沙河的工作也就变成了从事诗歌与文献研究。
虽然想要退居幕后,但作为一个诗人,写诗的欲望终究是藏不住的。他认为,自己年轻时期写的诗大多数已经脱离了诗歌的意境与美学象征。于是,他便回到诗歌的美学本质上去,用象征的方式写出了《草木篇》,用植物比喻不同的人格。
例如白杨,“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例如仙人掌,“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尽管流沙河认为“这些诗,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它们简短而质朴,包含不同的人生品格,被视为流沙河的经典作品。
除了写诗,流沙河还关注中国台湾诗人的作品。1985年,他主导出版了《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成为了第一个向大陆介绍余光中诗歌的人。从事诗歌研究的他准确地看到了余光中诗歌中的美感,曾经评价说,“就其主脉,一般而言,余光中的诗作,纳古典入现代,藏炫智入抒情,儒雅风流,有我中华文化独特的芬芳,深受鄙人喜爱”。流沙河也因此被视为余光中诗歌的知音。
在评价流沙河的时候,诗人王家新认为他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而且在介绍台湾诗人这方面,流沙河的工作尤其宝贵,“他开设的这个专栏,我们上大学期间,作为一个年轻的诗人几乎每期都看了。今天看来还是很有意义。在那个时间,他有系统地介绍台湾的优秀诗人,率先、系统地介绍了我们从来不了解的那些诗人和作品,流沙河先生从他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角度来介绍、解读诗歌,给我们带来很新鲜的刺激和启发。”
介绍诗人与研究诗歌是优秀诗人的职责,但这也让流沙河陷入了痛苦。写诗对他来说成为了越来越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介绍了其他优秀诗人的诗歌之后,相比之下,流沙河对自己的写作更加没有自信。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自满,相反,他觉得自己是个名不副实的人,“名声一度很大,但我很清醒。尤其是读过余光中的诗后,我说算了算了,我不写了,我怎么写也写不出那样的好诗来。我的致命伤我清楚,我这个人头脑过分条理化、逻辑化,感性不足,好诗需要的奇思妙想我没有。所以我的诗都是骨头,没有肉。”之后,他干脆连诗歌研究和译介的工作也不做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不了,“无法直面。我也不会写,不写了,包括诗歌的介绍、研究,我都不做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进入了新的时期,但流沙河已经不再是个年轻诗人。他决定封鎖诗笔,不再从事创作,转而回归到他真正迷恋的领域,回到他那份探索文学之路的初心,进入古典文化和文史研究的世界。他开设文化课堂,在训诂的世界里苦读,用娓娓道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渐渐地,流沙河成为了一个象征。他研究地域文化,成为了成都的“文化地标”。他时常在大慈寺把扇品茶,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他撰写《庄子现代录》,为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蹊径。
虽然他不写诗了,也不用诗人的身份称呼自己,但他在读者的记忆中依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沙河诗歌中的理想主义,也让一代又一代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也许人们已经记不清他诗句的具体内容,但谈及流沙河,心里便会有这样一条轮廓,它蜿蜒而曲折,阴沉而温暖,它承载着一代人的历史记忆,缓缓流淌而去。(资料来源:《新京报》)
“3点45分,父亲离开了。”下午3时50分,流沙河的儿子余鲲向媒体发布确认信息。余鲲对媒体表示:“流沙河生前还有未完成的遗憾。父亲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些未完成的写作和研究。”
创办诗刊
流沙河是个诗人,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诗人。据说,他曾经有一张名片,上面原来印着“流沙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但后来他将“诗人”两字剪掉,原因是他不认同诗人是一个可以长期持存的固有身份。正如他写诗的热情。
他从4岁的时候就研读古文,学习用文言文写作,培养出了对古典文学的浓郁兴趣,在高中时期就能背诵大量《庄子》《孟子》中的篇章,对国学的认知远超同龄人。在耄耋之年提及此事,流沙河依旧把这视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会和记者探讨《诗经》中采摘野菜的动作是否描写精确,会对古代诗歌中的字词寻根问底,一定要找到精确合理的解释,他把这件事情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即一个搞文化创作的人,如果连自己本国的文化都不能理解,又谈何超越。
1949年因为化学成绩优异,流沙河报考了四川大学农化系,但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在四川大学呆了半年后,流沙河便离校追逐自己的理想。
1950年,流沙河到《川西农民报》担任副刊编辑,两年后,又被调到了四川省文联,担任《星星》杂志的编辑。
也是在这个时期,流沙河在文联资料室担任了两年的保管员,在这里,他变成了一个“书痴”,他在藏书室里遇到古书便捧起来读,诸如《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的生僻书籍,流沙河也能侃侃道来。此时,流沙河第一次有了不必写诗的想法,他想,如果能让更多不同风格与思想的诗人涌现出来,会更有利于中国文化氛围的改善。于是,流沙河和丘原以及领导李累等人一起创办了《星星》诗刊杂志,在1957年1月出版了创刊号,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份官办诗刊。流沙河的工作也就变成了从事诗歌与文献研究。
介绍诗人
虽然想要退居幕后,但作为一个诗人,写诗的欲望终究是藏不住的。他认为,自己年轻时期写的诗大多数已经脱离了诗歌的意境与美学象征。于是,他便回到诗歌的美学本质上去,用象征的方式写出了《草木篇》,用植物比喻不同的人格。
例如白杨,“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例如仙人掌,“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尽管流沙河认为“这些诗,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它们简短而质朴,包含不同的人生品格,被视为流沙河的经典作品。
除了写诗,流沙河还关注中国台湾诗人的作品。1985年,他主导出版了《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成为了第一个向大陆介绍余光中诗歌的人。从事诗歌研究的他准确地看到了余光中诗歌中的美感,曾经评价说,“就其主脉,一般而言,余光中的诗作,纳古典入现代,藏炫智入抒情,儒雅风流,有我中华文化独特的芬芳,深受鄙人喜爱”。流沙河也因此被视为余光中诗歌的知音。
在评价流沙河的时候,诗人王家新认为他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而且在介绍台湾诗人这方面,流沙河的工作尤其宝贵,“他开设的这个专栏,我们上大学期间,作为一个年轻的诗人几乎每期都看了。今天看来还是很有意义。在那个时间,他有系统地介绍台湾的优秀诗人,率先、系统地介绍了我们从来不了解的那些诗人和作品,流沙河先生从他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角度来介绍、解读诗歌,给我们带来很新鲜的刺激和启发。”
诗意仍存
介绍诗人与研究诗歌是优秀诗人的职责,但这也让流沙河陷入了痛苦。写诗对他来说成为了越来越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介绍了其他优秀诗人的诗歌之后,相比之下,流沙河对自己的写作更加没有自信。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自满,相反,他觉得自己是个名不副实的人,“名声一度很大,但我很清醒。尤其是读过余光中的诗后,我说算了算了,我不写了,我怎么写也写不出那样的好诗来。我的致命伤我清楚,我这个人头脑过分条理化、逻辑化,感性不足,好诗需要的奇思妙想我没有。所以我的诗都是骨头,没有肉。”之后,他干脆连诗歌研究和译介的工作也不做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不了,“无法直面。我也不会写,不写了,包括诗歌的介绍、研究,我都不做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进入了新的时期,但流沙河已经不再是个年轻诗人。他决定封鎖诗笔,不再从事创作,转而回归到他真正迷恋的领域,回到他那份探索文学之路的初心,进入古典文化和文史研究的世界。他开设文化课堂,在训诂的世界里苦读,用娓娓道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渐渐地,流沙河成为了一个象征。他研究地域文化,成为了成都的“文化地标”。他时常在大慈寺把扇品茶,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他撰写《庄子现代录》,为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蹊径。
虽然他不写诗了,也不用诗人的身份称呼自己,但他在读者的记忆中依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沙河诗歌中的理想主义,也让一代又一代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也许人们已经记不清他诗句的具体内容,但谈及流沙河,心里便会有这样一条轮廓,它蜿蜒而曲折,阴沉而温暖,它承载着一代人的历史记忆,缓缓流淌而去。(资料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