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告别》一诗的创作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100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前后,我母亲、父亲在不到半年内相继去世,这是我于2018年2月7日写《告别》一诗的直接背景。当然,更大的背景,是我对自己故乡和亲人的感情以及对我生命的一次“总结”。
  我的家乡湖北省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山区(“机翼下,是故乡贫寒的重重山岭”),更具体一点,是处在武当山下、汉江河畔。我的父母为中小学老师,我在那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即使在早年贫困、艰难的岁月里,我也在接受故乡最美好、难忘的赠予。
  2018年2月初,半身瘫痪的父亲在我母亲去世不到半年内突然“走了”(弟妹们说他“去找我们的妈妈去了”),我从北京匆匆赶回家乡。在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我没有回北京,而是乘飞机赶到上海给每年一度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做评委。诗中写到“一个新建的航母般大小的机场”,即武当山机场,它处在山脊上,也的确只有航母般大小。当然,用这个比喻,也正和“告别与远行”的主题相吻合。在隐喻的意义上,故乡也正可以看作是我们起飞和归来的“航母”。
  而“飞向上海”,即从中国的偏远内地飞向东部沿海,似乎也比飞回北方更切合这首诗的“方向”(纵然我不是为了这首诗才飞向上海的)。
  飞机“轰鸣着”起飞,这是一个重要一刻,带着我内心的颤栗。父母相继去世,我和故乡似乎有了一种“了结”之感。父母亲生前患病期间,我经常回去看他们。他们是我生命中最揪心的牵挂。他们一走,似乎也就断了我和故乡最根本的联系。临行前给父母最后一次上坟,并特意去看望二姨,这些都带有与故乡告别的意味:我在心里知道,以后我会很少再回故乡了!
  但是,当飞机升空,机翼下展开故乡的山岭,我不仅有了一种最后告别故乡的情感涌动,我也更清晰地看到了从我们生命中如释重负“卸下”的一切。那时,也正值一场冬雪融化之际,诗中的意象和细节,因而也都带上了死亡、创伤(父母的死对我们不能不是一种重创)、忍受、抚慰和复活的意味。“是山体上裸露的采石场(犹如剜出的伤口)”(荣光启博士在评论该诗时就注意到括号里的这个隐喻),而它历历在目。我也不得不忍受着悲痛,尽力去看最后一眼这片我深爱的、埋葬了我的童年和一个个亲人的山川大地。
  当然,不仅有远行人的回望,诗中的这些意象,还包含了一种故乡的“送别”:“是青色的水库,好像还带着泪光……”(我的故乡现在成了南水北调的主要库区),而到了“父亲披雪的额头,母亲密密的皱纹”这两个主要意象的出现,这首诗就达到了一个抒情高潮,对父母的感念也变成了对整个故乡的礼赞——他们已和这片山川大地融为了一体,或者说,一切都化为了这两个永恒的意象。说实话,写到这里时,我的泪几乎也要涌出,虽然我一直在“克制陈述”,而只用了像“披雪”“密密”这样的字眼,来传达内心的颤栗。
  这是一首远行人献给故乡的“告别之诗”,它必然也包含了我对故乡、对我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望,“但此刻,我是第一次从空中看到它”——过去我们回故乡是坐火车,后来也开车走长途回去,家乡新建的机场开通后,我的确是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故乡。但在诗中,这样写也具有更多的含义,因为我们只有拉开距离,从一个超越性的俯瞰视角才能达成对生命的“辨认”。“我的飞机在升高,而我还在/向下……”我也只能这样不断地回头“向下辨认”。
  诗写到这里,每一句都不可变动,不仅出现了“父亲披雪的额头,母亲密密的皱纹”这样的核心意象,不仅看到了“一个少年上学时的盘山路”,全诗也形成了它自身的意义结构。纵然如此,它仍需要一个能与全诗相称的结尾。因为是在飞机上,是离开故乡的远行,我忽然想到了人们都熟悉的世界名著、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为此而兴奋,因为那不仅是一个奇异的童话故事,它也暗含了一部一个人的“成长小说”,因此我决定把这种联想用到诗的结尾,同时我用了“但愿……”这样的语气,而“最后一次揉揉带泪的眼睛”这一句,还有意运用了某种孩子气的语言(在故乡和父母的眼里,我们也永远是个孩子),在飞向未知之前对故乡作了最后的道别。
  但是,正如全诗和结尾所提示的,这是告别,也是开始,是满怀伤痛的辞行,但也是对“新的生命”的展望和飞越。我庆幸这首诗有了这样一个结尾。
  就这样,这首诗在飞机上基本上就完成了,到上海宾馆入住后,当晩我稍加改动,落上了它的写作时间:2018年2月7日。
  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次蜕变和再生,也是我献给故乡的哀歌兼赞歌,它也在广大读者那里唤起了深深的共鸣。我在网上看到过许多让我感动的留言,在“中国诗歌网”2018年度十佳好诗评选中,它有幸被评选为“榜首”。
  至于具体的写作,这首诗同我近年来的许多诗一样,我都在用这一句话来要求自己:终其一生,达到质朴。显然,这种质朴不是那种简单的质朴,而是“有难度的质朴”。这种质朴排除了炫技和任何多余的虚饰,它只尽力将生命的本真质地显现出来,但它并不排除精心选择最新鲜、独到、有表现力的隐喻和意象,也不排除独异的心智、哲思和想象力的运作。
  正如这首诗所显示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向前走,或在悲痛中展翅(纵然有时还需要以泪水作为“燃料”)。所谓诗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在不断的告别和蜕变中重获再生的永无休止的历程。
  附:
  告別
  昨晚,给在山上合葬的父母
  最后一次上了坟
  (他们最终又在一起了)
  今晨走之前,又去看望了二姨
  现在,飞机轰鸣着起飞,从鄂西北山区
  一个新建的航母般大小的机场
  飞向上海
  好像是如释重负
  好像真的一下子卸下了很多
  机翼下,是故乡贫寒的重重山岭
  是沟壑里、背阴处残留的点点积雪
  (向阳的一面雪都化了)
  是山体上裸露的采石场(犹如剜出的伤口)
  是青色的水库,好像还带着泪光……
  是我熟悉的山川和炊烟——
  父亲披雪的额头,母亲密密的皱纹……
  是一个少年上学时的盘山路,
  是埋葬了我的童年和一个个亲人的土地……
  但此刻,我是第一次从空中看到它
  我的飞机在升高,而我还在
  向下辨认,辨认……
  但愿我像那个骑鹅旅行记中的少年
  最后一次揉揉带泪的眼睛
  并开始他新的生命
其他文献
《一段屈辱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完成于二○○七年五月,是在我听到三舅妈的死讯后。第一行几乎是脱口而出的,“一段屈辱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并不知道,那喷薄而出的强烈的激情,在两个小时后,会收挽于“徐绿香,生于一九五五年三月,/卒于二○○七年五月”这些墓碑上的遗言。在多年之后,当我渐渐理解了,一种混合着悲伤、屈辱以及沮丧,因死亡而得以终结之后的释然的情感,必须以墓碑上的文字才能承载下那全部的激烈与幽微。或
浅浅的沙滩,水波摇晃   听江水的呢喃   夜色朦胧。我看不见天上的星光   疲态的城市,有一种   晕眩。灯光让我   产生了错觉   我们是城市的蚂蚁   每日的忙碌不过是   搬运泥土   试图在江上建造   一座无人的小岛   在孤独的栏杆前   在沉寂的树林里   在弯曲的小路上   听江水的呢喃声慢慢变老   心之岛   夜的黑暂时压制了城市的喧嚣   高楼的彩灯晃动江水的思绪   水
四月  我走上一个山坡  许多花就开了  这个僻静的地方  鸟声比任何时候都悦耳  一只麻雀飞到枝杈  朝向黄昏升起的薄雾张望  在一个石凳歇息  风来了,大片大片的树叶落下来  来不及清扫的小径  落叶伤春,比冬天更扎眼  再也回不到树上  新芽站满枝头  雾慢慢散去,不知所从  我转身,远远地  你向我走来,笑出眼角的皱纹  和额上晚霞的余晖  你是其中的我,是花应时而开  知道从哪里来  而
诗是一件普通器皿表面转瞬即逝的反光,是暗夜里行车时眼前不断飘忽的幻影,是突然想起多年前曾经遇见眼前场景的惊讶,是庸常生活中时时袭扰内心的不安和被烦琐细碎浇筑的时间里突然闪现的喜悦。诗歌于我来说,就是点上一根烟,蹲守在生活的犄角旮旯里,偷窥着众声喧哗中的虚无光影。  我的诗都来源于生活,一束光,一声响,一只飞虫,一个动作,一片水面,一阵哭声,一段时间里的沉默,一个在心弦上拨出异响的情境……我不是一个
清明  在这天,细雨是不可少的。如果能下  一场雾就更好了,远山、近谷  有烟在荒草中长成。一座坟  那是一年又一年的怀念堆成  我们总是逃不出生死  又何必相互伤害?安静的山野  沉睡的时光不被打碎。土壤之外  人间有一堵厚厚的玻璃,我们总是敲不破  只能喊,只能哭,只能用力地跪下来  告诉祖先,我们又虚长了一岁  中秋月  还有多少秩序亟待修复  穿过我手掌的风,如何表达相聚与别离  望乡的人
安德里亚,意大利籍,北京大学工学院2021届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9年获中国意大利商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合办的IGNITE创业比赛一等奖,2017-2020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2020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2020年加入奇绩创坛孵化器,创新推动区块链科技在碳排放监测的技术应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
江永或其他(组诗)  杨海蒂  上甘棠  从没有哪个村庄  让我如此动心着迷  ——上甘棠  你是潇湘最美的赠礼  村舍是如此安详  溪水缓缓流淌  石磨悠悠转动  脱俗的山花尽情绽放  田园是如此丰茂  小鸟在天空飞翔  花鸭在水中成群结队  金色稻穗随风摇曳  深吸一口甘甜的空气  我要放声歌唱  灵异的谢沐河  现实和传说同样神奇  步瀛桥度仙也渡人  不老的神话至今传颂  潇贺古道绵延不绝
这之后,在厨房,咸与辣的对垒中  热气从平底锅中升腾  火苗努力地释放悲情与往事  油在锅中泣  薄饼最终煎至金黄  你看,大灾大难过后  我多么愿意以炊妇的身份  向你持续传递爱  在给你的私信里  春风已度过一场又一场春雨  我已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诗歌  唯有小小的薄饼还透着些许香甜  枇杷一生忙着结果  当我遇见忧伤的自己  四月野花奔忙  细雨在云端  不能算作初见,只当是劫后重逢  多么
水杉树  在西塞山的背面  紧邻山脚的江滩上  自然生长着大片水杉林  在冬日的阳光下  金子般的针叶  闪烁着毛发的柔光  这是冬天里唯一不肯  抛弃我们的部分  它的每一次坠落  都会让我有切肤之痛  都会让我离大地近一点  再近一点  当我跟它站在一起时  发现我们彼此太像了  甚至分不清那滿地的落英  究竟是谁种下的  突然间我有种想逃的恐惧  害怕被它认出来  棉花白  棉花开满了枝头 
一  我去观察地平线。  那儿,一会儿,有东西跳出来。  再过一会儿,又有东西跳出来。  一一余怒《地平线》  在上帝创造的诸事物中,没有比地平线更虚无的东  西——它就在眼前,美得没法说,然而,你倒是去试一  试,用你的激情,不,用你的理智去追赶一下地平线——  哪怕你怀抱着手术刀一般的激情,你将会得到一个怎样  的结果?  结果显然是:地平线始终在你的前方——它存在  着,也永恒地远离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