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美术专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zuo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教师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学生一起成长。但是在实施随班就读过程中,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班就读学生中轻度听障学生因听力障碍,语言学习渐渐跟不上,考上高一级的大学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有很多学生选择学习美术专业来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当然,绘画对视觉的要求很高,听障学生恰好视觉能力补偿了听觉能力,甚至视觉能力会比普通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还要好。但不可否认,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太多
  这是目前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通病,随时见到学生叫教师改画,以教师代替聋生绘画。听障学生画的少,而教师画的多,基本上学生很难独立画完一幅作品,大多是教师最后完善画面。由于美术专业需要美术理论知识做基础,再依靠视觉观察进行作画,聋生因语言障碍难以理解一些美术理论知识,所以在视觉上分不清为什么要这样画。例如,教学水粉画,学生画物体的暗部时,没有加入互补色,颜色画的很鲜艳,整个画面就很花、很火,这是因为学生不理解观察物体的暗部与亮部时,暗部的纯度和明度都要降低,加入补色才能降低纯度和明度。
  二、聋生的主体作用不强
  聋生不会积极地自主思考,由于教师的讲解过多,聋生的主体作用被压制了,依赖性强,不愿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听不懂也不问,一直懵懵懂懂。而聋生的发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提高绘画水平。美术专业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引导聋生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也不能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那么聋生的美术专业学习兴趣就会锐减,聋生在美术专业成长方面将再也没有提升的空间。
  1.聋生之间缺少互动。聋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大多数聋生依赖于教师。其实,聋生之间在美术专业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是最一致的。比如,画素描时,立方体的侧面光面和暗面都画的一样黑了,几个聋生就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一起找找原因,很快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经过交流得出的经验,在以后的绘画中就会注意怎样观察物体,要整体观察比较,而避免局部观察。
  2.必须用问题启发法,引导聋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启发”一词本身就包括教师“启”和学生“发”两方面的内容,教师的讲解,要做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简明扼要。启发聋生思考才是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聋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色彩静物教学中,教师可先用2—3分钟时间让学生观察色彩静物作品,然后让聋生带着以下几个由浅及深的问题,去理解、感受该作品。第一步,请学生围绕“这幅画有哪些色相,物体的颜色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聋生发言提出各种看法,讲出各自理由,教师对聋生的答案进行鼓励分析,启发聋生自己作出评判,并引导聋生联系学过的色彩理论知识,做出正确判断。第二步,教师启发聋生另一个问题: “画面上各个物体之间的色彩关系怎样,他们有什么区别”。第三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画面的色彩关系成立”,教师从色彩、光线、冷暖等方面,进行启发,使聋生了解绘画是如何通过观察、对比进行色彩分析,来完成绘画色彩作业。这些问题深浅结合,主观感受和客观分析相结合,可以帮助聋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启发聋生对作品发表大胆的看法。使聋生对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法有基本的了解。
  三、开展自主性学习,提高美术技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美术绘画中,作画者在绘画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整体印象的重要基础。聋生更是凭第一印象来绘画美术作品,聋生的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的完整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只有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聋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绘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观察表现活动,观察表现活动比之其他活动更需要自己积极而独立的思维活动,也就是观察、思考、判断和表现。因为美术绘画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推断,而且带有许多感性因素,只能凭直觉和感受,感官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同时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美术经验。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感官去分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最初拿到周国平的《经典闲读》,心里充满悬念,什么样的“闲读”才能被称为“经典闲读”呢?读罢才知道,书名透露的其实是作者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阅读。不得不承认,读这本书是吃力的,因为书中谈到的绝大多数的经典著作我并未接触过,但这又似乎并不妨碍我追随周国平先生的注解来读经、
期刊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的文章选材、结构都不错,但语言平淡、枯燥,读来索然无味,影响了作文的得分。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让作文语言充满魅力而亮丽起来,应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运用比喻可使被描绘的事物显得生动、形象,独特新颖的比喻更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
期刊
人之初所受的教育必然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发展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家长素质低下导致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严重阻碍着孩子的良性发展。偏远农村问题尤其严重。有专家曾愤激地说,农村的家庭教育岂止是缺失,简直就是零!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品德教育现状  1.家长自私心理严重,其严重程度影响了孩
期刊
一、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1.文学经典阅读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要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光靠教科书中有限的单篇文章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就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  2.文学经典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学生大都是只
期刊
教学班是学校育人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活动的基地,班集体教育意在突出“人”,突出“人的发展”,也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班主任是班集体教育的主要教师,班集体教育以班主任为主导,班主任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内的学生,班主任是引导、帮助促进班内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要想使学生能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班主任就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可从以下
期刊
三级跳远是速度和力量型项目,助跑是三级跳远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获得最快的速度是助跑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最新技术表明,助跑速度和上板速度是取得三级跳远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动力。世界三级跳远行家们都围绕这一速度为核心,以减少水平速度损失为前提,以提高三跳成绩为突破口进行训练。有关研究表明,中国三级跳远成绩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绝对速度水平普遍低,所以三级跳远中必须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提高助跑速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的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的能力。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训练朗读能力,感受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
期刊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写字要求:1.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其中一年级识字任务重,上学期会认400字,会写100字,下学期会认550字,会写250个。加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对机械的识字不感兴趣,导致了学生识字慢,忘得快,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但是,学生再愁,再难,识字仍是教学
期刊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那拉。  1924年5月,泰戈尔和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这次日本之行给徐志摩留下了一个纪念品,便是《沙扬娜拉》。也许是受泰戈尔耳提面命之故吧,《沙扬娜拉》这首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在文体上,都明显受到了泰翁田园小诗的影响,所短的只是长者的睿智和彻悟,所长的却是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
期刊
师生生命活力的丧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缺失之一。我觉得“游戏精神”的宣扬,是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一条良好途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志愿自觉的精神,是一种逾越功利、愉悦快乐的精神,是一种体验、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一种同等加入、相助互动的精神,是一种交换对话的精神。我认为我们要宣扬这种游戏精神,让我们成为"游戏"的主宰,拓展语文的"游戏"天地,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由创新,看重体验,勉励想象理想,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