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的场所回归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人住宅位于高淳县凤山石臼湖边,是诗人进行创作和居住的场所。文章是对张雷老师所设计的诗人住宅的一次探访体验,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探讨建筑于此时此地的场所回归。
  关键词:诗人住宅;院落;材料与建造;场所
  1 引子|集市与“敞篷车”
  2011年一个初春的早上,我和朋友有幸来到高淳,去参观张雷老师的“诗人住宅”。从高淳出发的中巴车向着凤山方向驶进,距终点接近一半路程,因A镇的集市而被迫停下。在习惯了城市的拥堵后我们只能选择步行穿越,而穿越的正是一个充满着用当地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的集市——淳朴而热闹,也愈发的让我们对终点产生好奇。穿越的最后是面对着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的尴尬,这时正好一个老乡驱车路过朝我们招手示意,于是,我们搭上了当地特有的“敞篷”三轮车。
  2 “内”与“外”的对立统一
  诗人住宅处在通向石臼湖岸边的一条公路的尽头,房子有机的融入了周围的乡村环境。两座宅子分别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如图1),同时置于临湖的高台上,房子本身就有了观景的属性。院子向湖面开敞,向街道封闭,诗人不希望被世人打扰的心绪和渴望亲近自然的浪漫主义,通过院落的虚实关系,实现了“内”与“外”的对立统一。
  这种“内外”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上,冥想院、入口前院、采光天井这种存在于建筑内部的次一级的庭院与主庭院也产生一种独特的内外差异,后者是对环境的吸纳,而前者更多的是对诗人内在情绪的包容。内外逻辑在建筑表皮上的体现则是通过对外墙体的开放程度的控制。临近街道的墙体整体而封闭,只有少数窗户点缀;面向庭院景观的外墙则被大面积的窗洞所取代(如图2,图3),使院落作为建筑和湖面的中介成为了诗人的精神空间。
  “内”与“外”、“实”与“虚”、“新”与“旧”、“开放”与“封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立统一的思想,正如张雷老师所说,我要做的是“简单的复杂性,熟悉的陌生感”[1]。
  3 融入“情感”的材料与建造
  由于现代居住对保温的需要,房子在建造层次上便分为两部分:一是内附保温层的结构本身;二是附着于结构的砖砌表皮。包裹着建筑的红砖通过凸半砖、凹半砖的不同砌筑组合和无规律的窗洞共同进行着立体主义式的抽象编织,其背后正是建筑师对于材料内在逻辑的娴熟控制。同时砖表皮所呈现的多种砌法(如图4,图5),既强调了材料本身的存在感,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对话。砌筑所用的红砖则直接取材于当地的砖窑,至今周围仍有几处砖窑在正常运转,供应当地农房的建设所需。
  诗人住宅和张雷老师的另一个项目“三间院”在材料上都使用了红砖,然而用张老师的话说,三间院“并没有诗人住宅成功”,原因在于建筑的不同建造方式。三间院是由建筑施工队负责建设,而诗人住宅是由当地的农民自己参与建造(如图6),他们对于盖房子有着独特的情感。平时的村房都是村民集体建设,他们娴熟的传统技艺以及集体的归属使他们对于建造诗人住宅充满了成就感。只有项目的参与者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工作过程当中,材料才有意义,意境才会显现。[2]
  4 “无意识”的在场
  正如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谈到,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建筑基本的行为是了解场所的使命。[3]而诗人住宅作为基地中的“新建筑”,正是基于对现有场所的回应,给人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在场感受。首先是对自然场所的回应,石臼湖作为一个特定的景观包被了基地的东面和北面。作为水岸的基地隆起,建筑在此时此地最大限度的吸纳湖景,尤其表现在临湖一面的开放程度上,也就是院子和窗户的朝向。其次是对人为场所的回应。背湖一侧为废弃的厂房,此时,建筑所呈现的是尽量保证完整性的实体感,立面上尽量少的开窗,这种做法似乎是在强调建筑的私密性,同时以这种极具雕塑感的形态呈现更凸显出厂房的历史价值,废弃的厂房的虚体和住宅的实体在这里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在空间效应上,其实是为厂房这种室外场所的限定围合了边界(如图7)。
  5 此时此地的“失忆”
  顺着凸砖的墙面爬上阳台,建筑与身体也发生了关系。广阔的湖景伴着西下的夕阳映入眼帘,我惬意的享受着此时此地建筑给人的愉悦与亲切,却对即将回归的城市产生了“失忆”。
  诗人住宅更多的是在向我们展示此时此地的材料表达,通过院落组织、砖砌构筑、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回应,让我们看到建筑既满足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同时又以低技的手段建造了一个和环境相协调的居住场所。这也是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需要学习的,此时此地,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周庆华,张雷.对立统一张雷教授访谈[J].时代建筑,2013,01:68~71.
  [2]付蓉,张雷.张雷:融合情感的材料与建造[J].城市环境设计,2010,07:138.
  [3][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公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对一个国家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方式中,与其他方式相比,公路的投入较小,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少,公路是最便捷、最普遍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公路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更直接的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具有多交叉路口、行车种类多、车速不一、配套设施不齐全等特点,使得公路很容易收到损坏。在这样一个重视公路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公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管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研究热环境的角度出发,以广西大学为例,总结了校园内灰空间的四种不同的类型,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并对高校校园灰空间的热舒适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此作为今后研究夏热冬暖地区灰空间的热舒适为和建筑的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灰空间;动态热舒适;校园  引 言  良好的热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涉及到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因此,建筑师开始意识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这就使建筑行业成为当今热门的行业之一,建筑的安全和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影响,建筑自身可能会出现裂缝,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中的注浆技术,阐述了它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施工;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结构的加固方法,经常使用在房屋建筑上。注浆
期刊
摘 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建设资本多等因素影响,使公路工程自建设初期到交付使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建设项目费用过于庞杂。传统公路工程概算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使其与工程决算之间存在很大偏差,最终导致公路工程在发展中受到很多限制。公路工程概算调整对施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概算调整减少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之间的偏差,从而为公路工程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管理支撑。本文就公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很大程度上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应不断的优化施工技术,改善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简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意义及相关的措施,望能对同行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
期刊
摘 要:探讨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问题,指出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是搞好新型农村社区的有效方法,并结合小巨滩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例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作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农村产业规划  定边县贺圈镇小巨滩村是榆林市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之一,立足于小巨滩村庄现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根据农村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达成居住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实现农村地区规划也成为了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将发展特色产业与农村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以遵义县山盆镇落炉村为例,对于发展特色产业与农村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特色产业;农村经济;农村规划;农业经济
期刊
摘 要:公共租赁房具有保障性、准公共性、定向性、过渡周转性、非赢利性和产权属政府等特性,其入住对象为收入较低、暂时缺乏住房购置能力的较困难户,暂时需要公共租赁房予以过渡,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困难的要求。  关键词:租赁房;经济性;适用性;灵活性;模块化;人文关怀  1 项目概况和总平面布局  蒋村地块公共租赁房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小区内住宅的形式主要为60m2、50m2住宅和35m2宿舍三大类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宜兰乡村近年出现的农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分析,揭示其背后人,土地政策,建筑与水鸟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针对观光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提出设计策略,平衡需求。  关键词:乡村;农舍;环境;赏鸟  1 背景知识  1.1 概 述  2012年的11月底至1月份底的两个月,在台湾的宜兰县度过。作为赴台交换生,在宜兰得到黄声远建筑师每周的评图指导,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在地调研与设计的课程。
期刊
摘 要:萧山区人民法院审判办公综合大楼设计结合杭州市萧山区独特的人文背景、历史文化与地域建筑特点,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打造以实体的建筑形式,衬托出了法院的精髓——秩序与公正。本文以现代手法诠释了司法建筑的独特性,重点分析了司法建筑的设计理念、整体规划设计以及建筑造型设计、功能组织等多个方面,提炼司法建筑特征中的开放性、独特性并存的气质,创造出既严肃、公平、亲和的法制建筑形象,且营造出浓郁的法制文化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