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新诗格律的试验与讨论——梁宗岱与《大公报·文艺·诗特刊》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宗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诗特刊》(1935年11月-1937年7月)是1930年代平津文坛上一份重要的诗歌专刊。该刊有意提倡和试验“发见新音节和创造新格律”,反映了当时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1920年代的“新格律诗”不同,他们意在打破中国新诗惟“自由体”独尊的局面,通过发起对诗歌“格律”和“音乐性”问题的讨论和创作实践,重树一种汉语现代诗的写作策略,发现、认识并运用现代汉语自身特有的音乐性,以期形成一种兼顾现代汉语语言特征、旧诗传统、西方“纯诗”理想三者统一的“新诗”观念。
其他文献
孙毓棠是现代著名诗人,但相当长时期内并无完备的诗集行世,其高足,历史学家余太山为完成老师遗愿,经长期收集,于1992年出版《宝马与渔夫》,这是孙毓棠诗歌的首次全面整理,但
本文以梁宗岱1923年8月20日发表的《杂感》一文为线索,查阅当时报刊,找到梁宗岱《夜深了么》、《登鼎湖山顶》、《深夜的Violin》三首集外诗,进而分析梁宗岱早期诗歌创作的不同
作为京派理论家和著名学者,朱光潜主编《文学杂志》和天津《民国日报》副刊“文艺”的实绩,至今未能受到应有的评价,本文就朱光潜主编的天津《民国日报》副刊“文艺”作相应的梳
为了探索新育成的糯稻三系不育系黔糯1 A的开花习性,加速其在生产上的繁殖与制种应用,对黔糯1 A的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贵阳自然条件下,黔糯1 A群体开花历时9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既是高一思想政治第七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说它是难点,难就难在如何将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性与思想道德教育统一起来,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要点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