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对教师素质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素质教育需求,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目前需要我们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 教师职业素质 素质建设途径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关于教师素质的问题,古今中外谈论的、研究的很多,目的是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对教师素质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素质教育需求,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目前需要我们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要求高校教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潜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既是通才又是专才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诸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教师职业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它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构成。概括地讲,对于一个身心健康、有较好文化底蕴的高校教师而言,决定其职业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师德修养、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师德修养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身教重于言教。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以及敬业奉献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志向、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培育灵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师德的基本要求。
2.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要对立心理内化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道德内化、知识内化与智力内化;第四,要树立创新观念,拓展多项思维,善于质疑,打破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创新技法。
3.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成才”的使命,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理论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二要掌握宽阔的跨学科知识,把握本学科与有关学科的交叉、互动;三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四要掌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要具有科研创新的能力。科研是最好的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他的科研能力。对高校教师来说,科研既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责任,它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4.教育教学能力
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把掌握的知识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把握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设计、组织管理、过程控制的能力,沟通、引导、协调的能力,等等。
三、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建设的主要途径
1.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已要有高尚的灵魂。教师是直面学生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修养,才能有力的说服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第一,经常反思,培养“自觉认知”的能力。大学教师的自觉认知和学术自觉是其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评价、反思,并通过反思来实现对自身职责的自觉认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教师职业作为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热爱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作为从教的目的,自觉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新理论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涌现,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师要在把握时代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以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积极实践,促进学术能力的提高。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进行科研立项,开展学术研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以提升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2.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第一,在制度保证、机制促进方面下功夫,鼓励教师的自我成长。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热情鼓励和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推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的自我成长,并在经验、培训、资格与升迁之间,形成一种较为清晰的联系。
第二,在教师的在职培训上下功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重视先进教育观念的讨论与学习。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组织先进教育观念的讨论与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融入“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统一”、“民主尊重与严格管理相统一”、“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相协调”的教育观念。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严格制度和抓思想教育入手,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有效利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并通过多种渠道如组织研讨、宣传典型、做专题报告等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为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广大教职工的育人意识。
(3)多渠道加强教师培训,如通过开展学术报告、观摩教学、教学比赛、教案或课件评比、专题讲座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通过选派教师学习进修、出国访问或参与学术交流等,扩大教师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4)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的临床诊断。由教育专家组成“教学诊断-评价-培训”小组,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
(5)以“科研促进教学、教改推进教学”为目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2 .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31.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 教师职业素质 素质建设途径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关于教师素质的问题,古今中外谈论的、研究的很多,目的是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对教师素质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素质教育需求,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目前需要我们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要求高校教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潜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既是通才又是专才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诸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教师职业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它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构成。概括地讲,对于一个身心健康、有较好文化底蕴的高校教师而言,决定其职业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师德修养、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师德修养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身教重于言教。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以及敬业奉献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志向、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培育灵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师德的基本要求。
2.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要对立心理内化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道德内化、知识内化与智力内化;第四,要树立创新观念,拓展多项思维,善于质疑,打破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创新技法。
3.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成才”的使命,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理论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二要掌握宽阔的跨学科知识,把握本学科与有关学科的交叉、互动;三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四要掌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要具有科研创新的能力。科研是最好的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他的科研能力。对高校教师来说,科研既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责任,它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4.教育教学能力
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把掌握的知识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把握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设计、组织管理、过程控制的能力,沟通、引导、协调的能力,等等。
三、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建设的主要途径
1.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已要有高尚的灵魂。教师是直面学生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修养,才能有力的说服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第一,经常反思,培养“自觉认知”的能力。大学教师的自觉认知和学术自觉是其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评价、反思,并通过反思来实现对自身职责的自觉认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教师职业作为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热爱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作为从教的目的,自觉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新理论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涌现,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师要在把握时代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以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积极实践,促进学术能力的提高。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进行科研立项,开展学术研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以提升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2.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第一,在制度保证、机制促进方面下功夫,鼓励教师的自我成长。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热情鼓励和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推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的自我成长,并在经验、培训、资格与升迁之间,形成一种较为清晰的联系。
第二,在教师的在职培训上下功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重视先进教育观念的讨论与学习。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组织先进教育观念的讨论与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融入“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统一”、“民主尊重与严格管理相统一”、“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相协调”的教育观念。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严格制度和抓思想教育入手,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有效利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并通过多种渠道如组织研讨、宣传典型、做专题报告等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为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广大教职工的育人意识。
(3)多渠道加强教师培训,如通过开展学术报告、观摩教学、教学比赛、教案或课件评比、专题讲座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通过选派教师学习进修、出国访问或参与学术交流等,扩大教师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4)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的临床诊断。由教育专家组成“教学诊断-评价-培训”小组,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
(5)以“科研促进教学、教改推进教学”为目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2 .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31.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