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朗读教学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而朗读则是感悟和再现这些美的最好办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涵泳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学习的兴趣。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朗读的运用。
  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仍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大用早已被叶圣陶、吕淑湘等前辈批判的逐句翻译的方法。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这里既有观念的问题,也有习惯和操作技术的问题。可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逐字逐句串讲翻译,满堂灌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表面上看,学生像完全懂了,但却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一种不动脑筋地获得,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也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朗读的作用:
  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 、引发兴趣
  文言文采用朗读法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同时,.教师在布置朗读前对课文的讲析尽量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 对朗读的要求也不宜太苛刻,使学生在朗读前没有什么思想包袱,朗读的整个过程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此外,朗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效果。同时通过学生涵泳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学习兴趣。在美感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是对学生不作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岳阳楼记》里这样一段文字: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里,“四年春”、“巴陵郡”、“人和”、“百废”、“作文”等词,同今天语言的词性、词组结构形式都差不多,读时就不必再有大的拓开。像“谪守”、“越”这些词。其语义、用法在今日已不常见,读时应把它与别的词语有所拓开为好。 除了根据理解上的难易情况来把握朗读中的拓开与否以外,当然还应依据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延续和转换的需要来掌握。
  二、在朗读中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和生动形象地描述,从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例如讲授《促织》中成名捕蟋蟀一节,用轻声朗读“侧听徐行”,“如寻草芥”,“冥搜未已”,用急促声朗读“逐而得之”,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朗读,结合自己捕捉蝈蝈儿的情景产生联想,再现出成名捕虫难,失虫心焦,复得而喜的人物形象。
  三、在朗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必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语言,可以说文言文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文言文朗读教学则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以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樊哙闯帐的一番话,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樊哙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
  四、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例如课文《项脊轩志》通过老妪追忆母亲。写母亲只用短短的两句,“几寒乎?欲食乎?”教师用轻缓低调朗读,那因儿而哭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回忆往事,怀念亲人,体现作者极为悲痛的心情,也能体会到作者是用生活琐事用真情感编织成文的特点。
  总之,把朗读推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法,不仅需要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高手。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
  
  
其他文献
一、概述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次上参与和支持了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现状,使得人们在谈论“信息系统”或“管
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管理的性质、研究对象、手段、流派,分析了它与许多相关领域的关系,并剖析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核心在于提出了信息管理的微观、中观、宏观三层次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能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思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词汇和新句型,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谈论将来计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单词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环节,若不处理好单词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及英语成绩的进步与提高。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一、当前初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期刊
摘要:路基是公路的主体部分与路面共同承受着交通荷载的作用,所以路基施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本文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浅析。  关键字: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一、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公路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以及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公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由路面传来的各种行车荷载,是公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在进
期刊
摘要:格丽特·德拉布尔(193一)是当今英国文坛的焦点人物。她多次荣获文学大奖,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主要围绕她的小说《针眼》,以波伏瓦的女性主义理论为工具,分析其中女主人公罗斯在宗教训诫束缚下的精神困境,和她的“他者”地位,并着重探讨她为摆脱精神困境,实现自我精神突围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针眼》;精神困境;“他者”  Abstract: The focus of
摘要:本文结合在二灰碎石施工中的实践,从中摸索出的一套较成熟的施工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二灰碎石;施工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   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厂拌法生产、摊铺机铺筑。在拌合场还准备了足够的堆料场地,并进行了“硬化”处理。以防集料被泥土污染。对不同规格集料分开堆放,已拌和好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实行覆盖闷料措施。获得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铺筑方案和施工工艺,在铺筑试验段取得成功后,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