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把握时度效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主流媒体通过群像人物的媒体呈现传达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巡逻现场实录》为例,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其对时度效合理把握的全景式展现特点,具有较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关键词:《巡逻现场实录》 时度效 媒体呈现 中国故事
  《巡逻现场实录》是东方卫视推出的全国首创的全景式警务纪实片,从题材的选择上体现了对民警工作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揭示。该片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9年1月17日上午,《巡逻现场实录》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指出:“这个节目能够成功,在于把握好了‘时、度、效’。”
  一、把握好时机,具象化呈现
  新时代,主流媒体如何践行“四力”,把握好主旋律报道的时机,以真实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巧妙书写和柔性表达,增强主流媒体的纪实性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当前主流媒体节目生产与传播实践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选对题材,拉近警与民的距离。《巡逻现场实录》节目所选取的题材很讨巧,通过选择记录警察工作的全过程,不仅让群众了解到警察的日常工作,还能了解到他们脱下警服后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充满正能量。同时,节目在传达主题思想的过程中,没有选择使用灌输式呈现,而是用真实的案例细节拉近警察与民众的距离,用基层巡警认真负责的一面和其制服下普通人温情的另一面去讲述新时期的“警察故事”,消解警务工作在普通群众认知中的距离感。
  2.内外视角巧妙结合,架构真实情境。在节目第一集开篇的短短40秒中,首先通过一段客观陈述快速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凌晨四点半,上海市航空局警务值班队,执行早班巡逻任务的飞机即将出库,王飞是今天执行任务的主飞;机长潘学刚——飞行二大队大队长。”紧随其后是飞机起飞前“请示起飞”“航线确认”“可以起飞”等同期声,此时又插入了一段客观描述,简单介绍了上海的面积和人口规模,而后又自然而然地转到了王飞的同期声,间断地表述了他在巡航中对家乡上海的喜爱。这样一来,在紧凑的声音画面交织下就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场景,并在内视角叙事和外视角叙事的巧妙结合中,架构起了纪录片独有的真实情境,时机把握和叙事节奏都恰到好处,有效加深了受众对巡逻民警的认识。
  3.抓住故事精髓,重构主流叙事。基层巡警的日常工作,相对于惊心动魄打击刑事犯罪和冷静沉着侦破经济案件的刑事警察来说,要平常得多,基本都是在处理各种琐碎的居民纠纷。因此,节目为了避免琐碎工作由于过于枯燥而讲不出故事,在纪录片中以细腻且真实的讲述记录警察的工作。制作组在剪辑的过程中保持了适当的节奏,将平凡英雄不平凡的一面都呈现了出来,显得张弛有度,扣人心弦。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对电视画面节奏的合理把控,以往概念化的警察群体变得更加具象、立体,从而完成了对主流叙事的重构。并且通过个性化的视角和叙事,节目也还原了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使警察形象变得更加接地气,从社会意义上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
  二、把握好尺度,强化表达张力
  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个被奉为圭臬的观点,即“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大概因為所有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再创造,其来源也必然是现实的生活。无论在任何时代,人类的内心都有着同一种追求,即对真善美的深邃的眷恋和向往。现实主义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经验与心灵的探究,这种探究只有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才可以达到足够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才能够真正成为广为传唱的优秀作品。
  1.还原生活真实,创新叙事表达。纪录片在还原生活真实的同时,还要做好艺术化处理,对于记录什么、如何记录,都必须把握好尺度。国内许多法治节目中普法教育普遍存在两个极端问题:一是艺术渲染过于强烈,完全遮掩和拆解了事实,根本无法达到有效的普法效果;二是主题宣传过重,单调的画面呈现和脱离实情的解说,无法引发受众的共情,甚至还会造成受众的视听疲劳。实际上,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度”所导致。但在《巡逻现场实录》中,通过复调叙事的创新应用,不仅赋予了纪实叙事多个逻辑内核,而且还有效凸显了艺术表达的内在主题。
  2.进行复调建构,提升故事张力。在《巡逻现场实录》的每期节目中,基本上都会讲述7个小故事,而每个小故事中都包含有多种声音,并因为不同人物、不同观点以及不同诉求的相互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叙事集合体。而如何对这些故事单元进行有效整合,在“形散神不散”的关联中进行复调主题建构,就成了节目绝对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节目创作团队创造性地进行了复调叙事,依托故事的内在逻辑实施合理并置,并让每个故事都能各自在互文情境中产生更强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张力。如在第五期节目中,以2018年上海一个月内面临的三次台风侵袭为背景,节目首先指出这一气候现象是上海140年气象记录中的第一次,随后讲述了巡逻民警在台风防范期间,先后前往各地展开救助工作、安抚工作、疏导工作等,如劝慰疏导疑似自杀女、驾车一百多公里帮助“流浪男孩”回家、调解因情感挫折出现失控举动的男子等。两个警情事件单独存在,尽管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关联,但在台风来临前这一特殊背景下,两个故事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互文。节目组也在多向度传播中完成了两则故事的复调叙事,有效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3.全景式呈现,完整叙述警察故事。在画面内容的尺度把握方面,《巡逻现场实录》做得也十分到位,节目十分擅长以点带面,通过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与故事的趣味性、悬念性的有机结合,全景式地呈现了警务工作全覆盖的在场感,既向受众传达了丰富有用的信息,又突出了故事的真实性。但无论是对高科技警务系统的呈现,还是对紧张激烈的警匪冲突的呈现,或是对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呈现,节目都进行了“中性化”处理,该呈现的呈现,不该呈现的不呈现,杜绝色情、血腥、暴力等画面在节目中的出现。但为了更完整和更真实地呈现故事,节目也通过其他的叙事手段对这类场景进行了再现,这在把握好节目尺度的同时并没有影响节目的紧凑和张力。
  三、把握好效果,拓展价值空间
  节目透过一系列具体案例,反映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体现了政府对推进基层工作的坚定决心、对治安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基层巡警的鼎力支持。
  1.“软硬结合”的方式,提高普法教育力度。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普法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相对于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节目总导演蔡征用“软硬结合”形容纪录片的普法方式。在“软”的方面,在节目中由民警同志提炼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以事实为基础,让人民群众对空洞的法律条文产生最直观的认识;同时,将遵纪守法的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故事与现场之间,从而达到守法观念对观众认知的“软植入”。在“硬”的方面,节目通过灵活安插“治安小课堂”栏目,由民警宣讲专业的法律常识,从而达到对观众认知的“硬植入”,强化普法的教育效果。通过“软硬结合”的普法方式,与故事中潜在蕴涵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互补效果,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巡逻现场实录》其中一集的故事里,一名外卖员因违规骑行被民警叫停,本来他只是会受到罚款和教育的处置,但是因为这名外卖员为逃避惩罚,拖行了巡查民警将近十米之远,这一行为使他的违规行为变成了妨碍公务行为,处罚也由原来的罚款,变成了拘役四个月,淡薄的法律意识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娓娓诉说警嫂的心酸,体味不平凡中的平凡。除了普法工作,节目还试图让观众了解基层民警们的喜怒哀乐。那一身警服,不仅仅代表着光鲜亮丽,也代表着无数的艰辛、沉重的责任和默默的牺牲,而与他们共同默默承担背后这些心酸的则是他们的家人。比如,节目的最后一集就重点讲述了一位警嫂三年来不辞辛苦、默默照顾昏迷不醒的警察丈夫的故事。她的丈夫因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遭遇歹徒的抵抗,经过激烈的搏斗后,正义战胜了邪恶,歹徒们被绳之以法,但勇敢的警察同志却身负重伤,陷入昏迷,至今仍未苏醒。而警嫂则日复一日等待着他的醒来,泪水中她诉说着自己对于那些拥有着平凡幸福家庭的羡慕,也诉说着自己对于丈夫为了保护这种平凡幸福所做出的牺牲的赞赏。这背后,既有伤痛和泪水,也有担当和信仰,令观众动容。
  作者单位 山西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2020年,上海报业集团围绕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有力领导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聚焦“两手抓”“两手硬”“双胜利”,推动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双胜利”面前,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跑者蓝调”现象的出现。  一、2020年上海报业集团的成果  (一)彰显主流媒体职责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都面临着变革。“北京时间”作为互联网发展下半场才举旗进入新媒体竞争领域的新型媒体,凭着对时代期待的深刻领会、对风口级应用的及时把握、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初步构建了平台级新媒体的运营格局,形成了一份有价值的媒体深度融合的独特样本。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成立于2016年,是北京市级融媒体平台之一。“北京时间”以全形态融合、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短视频生产势头发展迅猛,成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微纪录片结合短视频和纪录片的特点,成为纪录片创新转型的新形式。人物微纪录片具有制作周期短、趣味性强的特点,相比其他视频形式,其对内容、制作和传播有更精细化的要求。本文将以《凌晨四点的南京》栏目为例,从内容定位、视频制作和多级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优质人物微纪录片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微纪录片 《凌晨四点的南京》 多级传播  2016
期刊
摘要: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传媒,承担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重任和媒体本职的舆论引导之责。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节目“高站位、深立意、担责任”,顺应传媒发展趋势改革创新,以恢弘的结构、深度的挖掘和朴素的故事,探索精准扶贫电视报道的创新模式,折射出中国精准扶贫之路的时代内涵和民生意义,书写了“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短视频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并从一种内容的形态逐步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一路高歌猛进,已然成为年轻一代的流量收割地。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进程的持续推进,视频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传播成为新形势下媒体传播的重要特征,主流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手段,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
期刊
摘要:2019年元旦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习平台和宣传阵地,它汇聚了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和内容,不仅为政治传播增添了新渠道,还成为海量优质资源的聚合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化解公众焦虑,持续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中发挥了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习强国 新冠肺炎疫情 内容聚合平台 政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建设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大突破口,但如何打造独具品牌特色的地方新闻客户端,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反哺”驱动,无疑是地方新闻媒体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大众报业集团的“齐鲁壹点”为例,从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和品牌管理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地方新闻客户端的品牌特色建构路径,希望能够为国内传统媒体运营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新闻客户端 地方新闻媒体 品牌特色
期刊
管理  十二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下简称《办法》),根据该《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
期刊
今年是人民网创办23周年,从1997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到后来改称人民网,再到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开启了党报媒体进军互联网的征程。23年来,人民网始终坚守“网上的人民日报”定位,在网络宣传、对外传播、媒体融合、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今媒体融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新闻网站积极投入其中,站在时代变革的潮头,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占领网
期刊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探寻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新的挑战。不少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本文拟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在新媒体静态视觉传播中摸索出的特色路径与创新经验,探讨主流媒体的这种创新对价值引导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闻海报” 新冠肺炎 人民日报 视觉传播 价值引导  当前,随着视觉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新闻报道呈现出视觉化转向。而视觉化信息具有冲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