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上课时要学会情感上的三步走,将“情”寓于语文课堂中:“温”情—“激”情—“抒”情。“温”情,就是给学生加温预热,慢慢培养他们想学的情感。“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抒”情,就是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或用口说,或用笔写。
关键词:“温”情 “激”情 “抒”情
新的一轮教学已经过去两年了,但对上一轮教学诗歌《蝈蝈与蛐蛐》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我上得最快乐的一节课。翻开当时的备课笔记,一眼就看到教案边附着的用胶水粘着的厚厚一叠学生习作,以及我的一段简短的教后反思。时空倒转,我仿佛又置身在那堂课上了。
我先给学生介绍了英国诗人济慈的诗歌特点,说济慈的诗想象极其丰富,绚丽多彩。如王维诗所获苏东坡的评价一样,济慈的诗也是“诗中有画”,色彩感极强,具有一种清丽温柔之美,如同那梦幻般静美清幽的月光。然后师生一边读一边赏析,大家都不由得在诗人笔下那盛夏的豪华,那严冬炉火暖气的温馨氛围中沉醉了,融化了。当我们赏析到诗的最后一句,用联想的手法写出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既然是周而复始、生命不息,而我们诗中又只写到夏和冬,那你们能不能模仿这首诗把春秋两季也写出来呢?”同学们大声地说“好”。看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乐了。
不一会儿,他们的作品就出炉了。我在班上读了先写好的作品,并做了评论。这是班长熊余东写的: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消亡
微风拂柳,燕子斜飞
对着蓝天呢喃
花草伴舞,溪水应和
轻吟浅唱春天之光
他选取微风、杨柳、燕子、花草、溪水这些意象来代表春天,语言优美,诗虽短小,但描绘出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景象。课代表杨承月写的是秋景: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不会死亡
当火红的枫叶纷纷飘落
蓝蓝的天宇就有一种声音在回荡
那是大雁在欢唱啊,自由地飞翔
风儿从他身边呼呼吹过
伴着他共献一曲秋歌
最让我吃惊的是张子月,还真有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味道。她平常表现得并不是那么出色,这次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写了两段,把春和秋都写了:
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消逝
春风拂面,杨柳微颤
黄鹂逸出盈盈笑语
燕子衔泥,穿梭于微风中
共同谱写春的乐章
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停息
秋风萧瑟,枫叶飘飞
大雁喑哑的歌喉
收割机爽朗的笑声
为秋镀上一层温暖的颜色
我把我从张子月的诗里感受到的惊喜传达给了学生:“看看这句写得多好啊,‘黄鹂逸出盈盈笑语’,让我们仿佛看到黄鹂娇俏欢飞的身影,仿佛听到它那婉转清脆的歌声,让人不由得感叹,春光多美妙。看看这秋写得也好,‘收割机爽朗的笑声’,不会让人有秋的悲凉之感,反而有一种丰收喜悦之情。”听着我的评论,同学们不由得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了张子月,羞得她低下了头,脸上却乐滋滋的。
在这节课上,不少同学给了我惊喜,受诗人济慈的优美诗句的感染,他们也写出了他们的力作,并积极地举手要求读他们的小诗,这在以前可是从没有过的。要知道七年级暑假之后升八年级,许多学生就玩起了“深沉”,信奉上课“沉默是金”,这会儿竟然这么积极?!这让我差点喜极而泣!
回首两年前的这堂课,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在课堂上练习写作嘛,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呢?其实不然。我比较了一下,我之前也经常在课堂上练习片段写作,但是就是没有收到这样的效果,为什么呢?于是,我反思又反思,把那一堂课梳理又梳理,蓦然发现,原来是 “情”字在课堂中起了作用。我整理了一下,觉得有三点可取之处。
1.“温”情
“温”情,即给学生加温预热,慢慢培养他们的情感。在上《蝈蝈与蛐蛐》时,我就很注意介绍作者尤其是他的诗歌风格,让学生知道济慈的诗想象丰富、色彩感和立体感强,激发学生赏读其诗的欲望,培养学生爱上这首诗的感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温”情呢?
首先,设计动情的导语。
设计动情的导语,轻松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好比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应这样,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吸引住。有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玩得很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呢?设计新颖且与文章内容契合的导语吧!成功的导语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催生“温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做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我们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写出这样的语言,从而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比如,韓愈在写作《马说》之前,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多次写信给宰相求擢用,结果等了四十多天无音信,自己亲自上门求见却被拒之门外。让学生了解韩愈这样的经历,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千里马遭埋没而怒发的愤慨之情。
2.“激”情
所谓“激”情,即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感情共鸣。
在《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中,作者分别选取了“骄阳”“严霜”来代表夏冬的意象,语言清新,确实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的感觉。因此我让学生多读它,并且还要饱含激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再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赏析,深层次地挖掘领悟作者隐含在文中的感情。这样,学生就在美读赏析中做到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以美传情,情满胸臆。 那么,如何做到“激”情呢?
第一,强调反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时,我们要抓住诗文句中的关键词,理解作者的感情。比如,我们读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抓住“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中的“杨花”和“子规”,因为杨花飘飞无定,子规啼声哀凄,让人有一种悲伤之感,再结合诗题中友人的“左迁”——降职,这样,就不难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中诗人的“愁”情,既有对朋友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忧虑,又有对老友远在他乡的恳切的思念和热诚的关怀。
第二,运用联想想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文中描绘的画面,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的目的。一般来说,诗人在写诗时特别注重意象的选择,因为这样能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脑中浮现画面,产生情感共鸣。读了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读者犹如置身于图画当中,感受到那种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难怪苏轼这样高度地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写景的诗如此,写人的文也一样,通过联想和想象秀出人物的风采。比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美女,曹雪芹赞美她 “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作者描写了薛宝钗的脸、眼、唇、眉,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感觉薛宝钗好像就在我们的眼前,正笑语盈盈地望着我们,是那么美。如果文章不直接写,而是用间接描写的手法写美女,比如“刚过去一美女,携着一阵香风,路人回头率百分之百,甚至有人一直痴痴地看着她的窈窕背影,‘砰’的一声,一头撞在電线杆上”,同样,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还是能再现人物的形象以及喜人的场景。
3.“抒”情
所谓“抒”情,即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或用口说,或用笔写。
南北朝文学家刘勰说得好:“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语言是心灵的图画,一个人内心的想法、情感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就需要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说出或写出自己所领悟的情感,展示自我。
还是拿我上《蝈蝈与蛐蛐》为例,说说“抒”情所产生的高效。当师生赏析到诗的最后一句,用联想的手法写出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时,我想起之前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有一位教师说过,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于是安排学生进行春秋的续写。有了“温”情和“激”情做基础,《蝈蝈与蛐蛐》的续写就比较好做了。同学们以己口抒己情,以己手写己心,显得那么驾轻就熟。他们展示了自我,有了自信,当然就一改之前的所谓“深沉”了,流露出少年的浪漫天性来。总之,一切都是“情”字的功劳。
歌唱寓于情感,歌曲好像注入灵魂,不再空洞;绘画寓于情感,作品就会显出画风,值得品味。语文课堂教学也一样,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懂得如何将“情”寓于课堂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最高的效率来。在未来的从教之路上,我会经常反思,将“情”寓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武银华.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导语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75.
关键词:“温”情 “激”情 “抒”情
新的一轮教学已经过去两年了,但对上一轮教学诗歌《蝈蝈与蛐蛐》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我上得最快乐的一节课。翻开当时的备课笔记,一眼就看到教案边附着的用胶水粘着的厚厚一叠学生习作,以及我的一段简短的教后反思。时空倒转,我仿佛又置身在那堂课上了。
我先给学生介绍了英国诗人济慈的诗歌特点,说济慈的诗想象极其丰富,绚丽多彩。如王维诗所获苏东坡的评价一样,济慈的诗也是“诗中有画”,色彩感极强,具有一种清丽温柔之美,如同那梦幻般静美清幽的月光。然后师生一边读一边赏析,大家都不由得在诗人笔下那盛夏的豪华,那严冬炉火暖气的温馨氛围中沉醉了,融化了。当我们赏析到诗的最后一句,用联想的手法写出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既然是周而复始、生命不息,而我们诗中又只写到夏和冬,那你们能不能模仿这首诗把春秋两季也写出来呢?”同学们大声地说“好”。看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乐了。
不一会儿,他们的作品就出炉了。我在班上读了先写好的作品,并做了评论。这是班长熊余东写的: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消亡
微风拂柳,燕子斜飞
对着蓝天呢喃
花草伴舞,溪水应和
轻吟浅唱春天之光
他选取微风、杨柳、燕子、花草、溪水这些意象来代表春天,语言优美,诗虽短小,但描绘出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景象。课代表杨承月写的是秋景: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不会死亡
当火红的枫叶纷纷飘落
蓝蓝的天宇就有一种声音在回荡
那是大雁在欢唱啊,自由地飞翔
风儿从他身边呼呼吹过
伴着他共献一曲秋歌
最让我吃惊的是张子月,还真有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味道。她平常表现得并不是那么出色,这次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写了两段,把春和秋都写了:
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消逝
春风拂面,杨柳微颤
黄鹂逸出盈盈笑语
燕子衔泥,穿梭于微风中
共同谱写春的乐章
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停息
秋风萧瑟,枫叶飘飞
大雁喑哑的歌喉
收割机爽朗的笑声
为秋镀上一层温暖的颜色
我把我从张子月的诗里感受到的惊喜传达给了学生:“看看这句写得多好啊,‘黄鹂逸出盈盈笑语’,让我们仿佛看到黄鹂娇俏欢飞的身影,仿佛听到它那婉转清脆的歌声,让人不由得感叹,春光多美妙。看看这秋写得也好,‘收割机爽朗的笑声’,不会让人有秋的悲凉之感,反而有一种丰收喜悦之情。”听着我的评论,同学们不由得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了张子月,羞得她低下了头,脸上却乐滋滋的。
在这节课上,不少同学给了我惊喜,受诗人济慈的优美诗句的感染,他们也写出了他们的力作,并积极地举手要求读他们的小诗,这在以前可是从没有过的。要知道七年级暑假之后升八年级,许多学生就玩起了“深沉”,信奉上课“沉默是金”,这会儿竟然这么积极?!这让我差点喜极而泣!
回首两年前的这堂课,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在课堂上练习写作嘛,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呢?其实不然。我比较了一下,我之前也经常在课堂上练习片段写作,但是就是没有收到这样的效果,为什么呢?于是,我反思又反思,把那一堂课梳理又梳理,蓦然发现,原来是 “情”字在课堂中起了作用。我整理了一下,觉得有三点可取之处。
1.“温”情
“温”情,即给学生加温预热,慢慢培养他们的情感。在上《蝈蝈与蛐蛐》时,我就很注意介绍作者尤其是他的诗歌风格,让学生知道济慈的诗想象丰富、色彩感和立体感强,激发学生赏读其诗的欲望,培养学生爱上这首诗的感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温”情呢?
首先,设计动情的导语。
设计动情的导语,轻松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好比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应这样,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吸引住。有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玩得很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呢?设计新颖且与文章内容契合的导语吧!成功的导语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催生“温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做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我们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写出这样的语言,从而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比如,韓愈在写作《马说》之前,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多次写信给宰相求擢用,结果等了四十多天无音信,自己亲自上门求见却被拒之门外。让学生了解韩愈这样的经历,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千里马遭埋没而怒发的愤慨之情。
2.“激”情
所谓“激”情,即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感情共鸣。
在《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中,作者分别选取了“骄阳”“严霜”来代表夏冬的意象,语言清新,确实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的感觉。因此我让学生多读它,并且还要饱含激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再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赏析,深层次地挖掘领悟作者隐含在文中的感情。这样,学生就在美读赏析中做到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以美传情,情满胸臆。 那么,如何做到“激”情呢?
第一,强调反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时,我们要抓住诗文句中的关键词,理解作者的感情。比如,我们读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抓住“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中的“杨花”和“子规”,因为杨花飘飞无定,子规啼声哀凄,让人有一种悲伤之感,再结合诗题中友人的“左迁”——降职,这样,就不难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中诗人的“愁”情,既有对朋友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忧虑,又有对老友远在他乡的恳切的思念和热诚的关怀。
第二,运用联想想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文中描绘的画面,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的目的。一般来说,诗人在写诗时特别注重意象的选择,因为这样能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脑中浮现画面,产生情感共鸣。读了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读者犹如置身于图画当中,感受到那种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难怪苏轼这样高度地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写景的诗如此,写人的文也一样,通过联想和想象秀出人物的风采。比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美女,曹雪芹赞美她 “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作者描写了薛宝钗的脸、眼、唇、眉,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感觉薛宝钗好像就在我们的眼前,正笑语盈盈地望着我们,是那么美。如果文章不直接写,而是用间接描写的手法写美女,比如“刚过去一美女,携着一阵香风,路人回头率百分之百,甚至有人一直痴痴地看着她的窈窕背影,‘砰’的一声,一头撞在電线杆上”,同样,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还是能再现人物的形象以及喜人的场景。
3.“抒”情
所谓“抒”情,即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或用口说,或用笔写。
南北朝文学家刘勰说得好:“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语言是心灵的图画,一个人内心的想法、情感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就需要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说出或写出自己所领悟的情感,展示自我。
还是拿我上《蝈蝈与蛐蛐》为例,说说“抒”情所产生的高效。当师生赏析到诗的最后一句,用联想的手法写出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时,我想起之前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有一位教师说过,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于是安排学生进行春秋的续写。有了“温”情和“激”情做基础,《蝈蝈与蛐蛐》的续写就比较好做了。同学们以己口抒己情,以己手写己心,显得那么驾轻就熟。他们展示了自我,有了自信,当然就一改之前的所谓“深沉”了,流露出少年的浪漫天性来。总之,一切都是“情”字的功劳。
歌唱寓于情感,歌曲好像注入灵魂,不再空洞;绘画寓于情感,作品就会显出画风,值得品味。语文课堂教学也一样,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懂得如何将“情”寓于课堂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最高的效率来。在未来的从教之路上,我会经常反思,将“情”寓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武银华.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导语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