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建构拓展型课堂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去建构拓展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营造创新氛围,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
  二、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例如在学《乌塔》一课,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乌塔十分敬佩时,老师说:“假如乌塔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了和深刻的对话,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会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参与率
  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四、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淋漓尽致展现学生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如:人教版第七册《秦兵马俑》是一篇介绍世界遗产的文章,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环带,把学生带入情境,为整堂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在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陕西省有个农民挖井,这一挖可不要紧,挖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兵马俑!为什么它举世瞩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着播放兵马俑的录像,学生们在看时,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那气魄雄伟的气势,看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来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兵马俑太宏大了!”有的说:“我真想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有的说:“那些兵马俑很像真的,太像了。”……此时,我趁热打铁,“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带领大家一起去观赏兵马俑,好吗?”同学们无比兴奋地说“好”。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兴奋。接下来的教学,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枯燥乏味抽象的内容融入直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觉得生动有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只有创新,课堂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只有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焕发出创新教育的生命活力,这是培养
期刊
“投资9.2亿元!援建253个项目!”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巴东的战贫方阵中,这是一张来自首都北京对口支援巴东脱贫攻坚的成绩单.2020年4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巴东县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载入史册的巴东战贫答卷,也留下了“北京支援巴东县”这一篇章.
期刊
按照湖北省委的工作安排, 2021 年10 月10 日至11 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率领的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代理主席、拉萨市委书记严金海的陪同下,赴西藏山南市学习考察,并召开湖北? 西藏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进一步做好湖北对口援藏工作.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数学教学应让学_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引领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核心,一切学习
期刊
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数学学习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期,缺乏自觉摄取的能力。因此重视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1.预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往往流于形式,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
期刊
2021年9月6日,湖北省统战民宗系统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武汉召开.rn会议强调,要自觉把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基本要求和“看家本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准历史方位,抓实重点任务,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力量.
期刊
在全国各族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期刊
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结合我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蕴含的创新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更是直接地提供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十全十美的课堂是不存在的。组成课堂教学要素的教师与学生都是人的要素,都具有不可确定的动态生成。而课堂上的随机出现的错误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教育契机的流失,造成动态生成最佳教育时机的失误;但是,这些错误如果能被老师灵活机智地捕捉和运用,因势利导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生成的错误将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亮点,促成激发学生兴趣的生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成了脱贫攻坚、县城搬迁、飞地建园、交通巨变、生态领先等改写五峰历史的大事,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承诺,2020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誉称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