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点滴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怎样集信息手段和其它教学手段于一体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多媒体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在日常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基础。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兴趣就会更浓厚,思维就会更活跃,而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就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了。教学媒体是用声音、画面等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特技效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增加感知深度,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我在教《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对秋雨的感受不深,没有什么体验,就采用多媒体画面秋天的雨景来导入新课:“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优美的画面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是一首欢乐的歌。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识字能力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单调、枯燥。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教师教起来枯燥,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无味。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能愉快地探索知识的奥秘。我时常下载或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如“摘苹果”、“找朋友”等,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学得开心,记得也牢。还有写字教学,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给学生们做出最好的示范,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开拓视野
  小学生生活阅历不深,因此对课文表达的情感体会得不够深入。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如果只凭借教材这一本书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视频、音乐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情感积累,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情感的体验。多媒体中超文本链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查阅相关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入学习。如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只学习几篇课文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媒体资源搜集图片,再让同学们自己上网去了解,最后把收集的资料图片整理好。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但学到了书本以外的大量知识,而且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加开拓了视野。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快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特别喜爱,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练的语言和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于一体,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利用这一点,要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进而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录像展示出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洋生物的丰富多彩。这时学生兴趣浓厚,在美的画面与音乐中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尤其像我们西部地区的孩子,有机会看到海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大海不一样的风情。
  总之,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长期深入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小学每学生运动场地不宜小于2.3㎡,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凡是生均体育活动场地低于国家教育部要求的,狭义上我们称之为“小场地”。从广义上来说,如果因为学校场地硬件设施不足、课时安排不合理、班级人数多以及天气等原因造成体育教学用地的紧张状况,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也称之为 “小场地”。在当前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普遍存在不足与缺乏的状
期刊
一、引导发现感悟,注重尝试性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
期刊
新课标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多媒体教学易于化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易于引导和训练学生的立体思维,易于知识的渗透、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现代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他们的主体人格的教学,将两者整合就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存在“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导致其教学效果不明显。将优秀的音乐作品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音乐 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
期刊
体态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其产生和运用要早于有声语言,在有声语言产生以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加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教师的体态语言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概有站姿、手势、举止、眼神、面部表情等几种。它有时还包括距离和服饰。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体态语言的应用艺术:  一、站姿  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仪表直接影响到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情绪、性格、品味等心理特
期刊
摘 要:在多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做法:一、培养兴趣,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二、精讲多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三、因材施教,充分发展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1.因“材”施教,如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等;2.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四、及时反馈,不断激励。五、端正理念,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期刊
多媒体介入教学,为英语教学开创了新的天地。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具有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传输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受教师的欢迎。但是教学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的影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英语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英语的各种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
期刊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与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一改“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局面,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入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思维、激活语文课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沉寂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清新、醉人的风”。但是这股“清新、醉人的风”吹着吹着,让人“醉”了,摸不着头脑了,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变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振兴中华的迫切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人机交互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掌握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课程 课堂教学过程 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