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警惕党内出现特权阶层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在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后,有鉴于苏联的历史教训,毛泽东认为,防止“和平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防止在党内和党政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他指出:“在苏联的干部队伍中是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阶层的”,“他们有权、有势、有钱,特殊于广大人民群众和一般干部”。赫鲁晓夫提出的系统化的错误观点,就是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要求的。他认为,这类问题在中国也是存在的,好在“我们正在开始认识,并着手解决。”
  为了防止形成贵族阶层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强调,必须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变了,国家政权等上层建筑也是或迟或早要跟着变的。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具体地论证过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个是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认为,一定要反对干部的特殊化。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特需供应报告的指示中说:“干部生活特殊,脱离群众,从眼前来看,会损害党群关系,妨碍我们带领群众来‘战胜困难’渡过灾荒;从长远影响上看,则势必对干部的思想发生腐蚀作用,发展下去就有出现‘特殊化’的危险。修正主义思想正是从这里找到自己滋生、蔓延的土壤的。‘殷鉴不远’,我们对此必须充分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党内外的广大群众,揭发和清除党内的阴暗面,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一切腐败现象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发动了“五反”(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运动,使之与“三反”斗争相配合,以遏制、堵塞干部贪污腐化的外部源头。终其一生,毛泽东从来都是同党内的任何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的。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认为,关心并严格要求干部子女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推荐人们读一读《战国策·赵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并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他由此引发了对现实生活的联想,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高度,提出必须“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这个问题。
  鉴于帝国主义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毛泽东说:“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如何防止修正主义,怎样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毛泽东说:“第一条,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第五条,自己有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对,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他并且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
  历史表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泽东是最先觉察到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并且号召共产党人同这种危险作斗争的领导人,后来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证明了他的有关思想是多么富有预见性。
其他文献
有着文坛“常青树”之誉的王蒙,近来再出新作。这本《王蒙谈文化自信》,荟萃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媒体、高校、干部培训与公共文化机构所发表的精彩论述,共分“综论”“历史的经验与责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四部分,集中体现了作者王蒙对家国、对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  书中探讨了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与实践启示,王蒙坦言自己不是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这本书只能提供一些学习心得。在他看来,中国的文化传
期刊
因为工作的需要,近两三年,一直行走在土乡互助的八个国家保护传统古村落里,调查这些村落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以及保护传承等。走访中,从老人们的口中收集到一些民间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一种民间意识,有助于换一种角度了解和研究土族传统文化。  ———题记  古堡里的土族人  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北庄村,有一座古堡格外吸引人,几次走访,我听到了这座古堡的一些传说,这传说一直口
期刊
时间:当代的一个夏天  地点:乐都区祁老三的养猪场  人物:祁老三,40岁,猪场老板  镇长,40岁左右  王萍,女,30多岁,县农科所技术员  【幕启】在青海乐都农村音乐声中,台上陈设简单,两把木凳,祁老三干完活上台,围一大围裙。  祁:这些尕猪娃,光知道吃,不知道长。把我看得泼烦死了。城里减肥的丫头们知道(好)气死(俩)!(幕外:老三,老三)  祁:谁?(镇长上)哟,是镇长吗?  镇:老三。 
期刊
初冬时节,暖阳普照。李永顺约我同去他的樱桃园灌冬水,我欣然前往。从县城行车二十分钟左右到了古锁阳城(今民和史纳)的最西头———老鸦峡的东出口。湟水南岸有一座小型发电站———峡口电站,矗立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老鸦峡口,像一位古代的武士拦住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湟水河,在崇山峻岭间煞是威武壮观。心中不由得慨叹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力。在电站厂房的尽头,向东一片二十多亩开阔的河滩地展现在眼前,金灿灿、暖洋洋的
期刊
说起河湟翻砂铸造文化,不得不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山城翻砂铸造手工业(旧称炉院),这是山城李氏家族独家经营的行业。这一行业过去在青海省为数不多,在民和县也是仅有的年代久远的行业之一。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山城村自古守望河湟谷地,抚摸巴州河水,把守米拉沟东山岭,得天独厚的铸造文化养育了民和县农耕文化,辐射周边区域,引领甘肃永登临夏等地。  山城村的东面是巴州河,河水潺潺流入黄河;西面是涛涛的湟水,
期刊
时轮匆匆,光阴荏苒。到今年12月1日,青海省原省委书记、省长黄静波同志离世已达三个年头。黄老1919年7月出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享年95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对党对人民奉献的一生。1982年7月到1985年8月黄静波任青海省委书记、代省长、省长。他在青海任职虽只有3年多的时间,却赢得了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好评,被誉为“人民的好省长”。他的功业和政治家的优良品质体现在多个方
期刊
海东河湟谷地每逢过年,村村皆以跳社火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说步入了21世纪,但那古老的乡村茅草社火,它以自己独具特色的魅力,表达着河湟儿女的欢乐与心愿,彰显着劳动人民的多才多艺,它深深地吸引着一代代土生土长的河湟儿女。虽说没有都市街头社火的壮观场面,也没有舞台服饰的精美绝伦,但那内涵深邃、人文娱乐兼顾的节目让其熠熠生辉,那自制的道具、独特的演出服饰、悠扬婉转的乡曲
期刊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都瓦族方言“ototean”,意为“他的亲属”或“他的图腾标记”。在远古人类发展到野蛮时代中期,每个氏族部落都曾以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而加以崇拜,进而产生了图腾崇拜的文化遗存。这些归属于古代氏族的稽原神话,大多以讲述本氏族、部落、民族始祖来源为内容,由氏族萨满或巫师代代传承,以最原始的物化形态和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讲述着认为本氏族与天神或某种自然
期刊
数字图书是通过互联网交互阅读平台,真正达到和实现全面的数字图书分享,将图书资源的本地化深度利用,将局域网图书馆、城域网图书馆一网打尽,架构给予互联网的深度服务,所具有的社会教育职责、公共服务职能,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提高公众素质、建设和谐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数字图书在促进全民阅读中发挥的作用方面,探讨数字图书平台与社会大众阅读间的相
期刊
一  伊丹才让先生1933年2月10日出生在今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亦是青海塔尔寺六部落中的祁家部落,是雪域宗喀人。这里是他双脚落地的世界,是高山擎起蓝天的地方。童年时因家境贫寒,度日如年。为帮助家庭解决生活补给,跟随父兄做放羊、种地、支差役等劳动。十几岁才开始上学,直到解放都没能念完小学。生活虽然艰辛,但苦难是艺术家的粮食,苦难的童年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原创素材,为他梦幻般的童年插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