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国内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现状,阐述论文研究现实意义;系统介绍导引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从导识系统地布置、形状及尺寸、色彩、文字、造型、材料及肌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出合理的城市导识系统,最后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研究;设计;实施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domestic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t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conception of the city sign system.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location, the shape, the size, the modeling, the materials and the texture of the sign system. It designs a reasonable city sign system. At last it gives a suggestion on how to implement.
  Key words: city, sign system, research, design, Implementation
  中途分類号:A7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目前我国城市现有的标识物、信息牌及导向牌没有整合设计,风格、材质、色彩和文字内容较杂乱,亟需规范。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需要建立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统一规划设计标标识物、信息牌及导向牌的内容、风格及安放位置。
  1导引标识系统设计理念
  一套完整的导识系统涉及到色彩、图形、字体、版式、牌子的高度、形状、材质、工艺以及整个系统的分布等诸要素。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对导识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在作导识系统的设计开发时要根据人体工程学对人的视觉习惯及不同环境中人群的行为习惯作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功能上做出合理的规划。标识的设计一定要根据需要来确定版面,防止信息遗漏、重复、看不清等情况的发生。
  2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研究
  2.1 导识系统布置
  标识因设置位置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只有让使用者能够看见,标识才具有价值。导识系统的布置分点、线、面三个层次,并且三个层次紧密结合。
  2.2形状及尺寸
  在标示设计中,一般图形比文字传递信息的速度快,而且具有感性直接的优点。在同等面积条件下,标识牌容易辨认的顺序依次是: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形、正八边形、锐角三角形。警告标识一般都采用三角形。表示禁止、强制、允许意义的交通标识用圆形。表示提示信息的标识用方形。
  2.3色彩体系制定
  颜色规范是为图形符号提供图片背景的第二种方法。在导识系统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色彩:红、黄、蓝、绿。红色代表禁止或危险;黄色表示警告;蓝色则用于公共信息,其中包括许可的概念;绿色表示紧急情况或消防用具。
  2.4文字
  仿宋体字和宋体字在静止或是近距离的状态下速读的效较好。黑体字在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距离内易于辩识。
  通常情况下,深底白字的效果比白底深字的效果扩张性强,传达信息的速度要快。在光线照射下,明度和纯度高的颜色反光或透光性强。
  汉语拼音的作用微乎其微,建议取消;英语注解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表2-1 标识设计中文字的参考尺寸
  
  
  2.5 标识造型
  建筑的内涵在标识上反映出来,使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更加直观。一个空间或建筑的出、入口标识,是人们对此地的第一印象,也表明空间或建筑的属性。不但要表明名称,让不熟悉的人明确信息,还要美化周围景观,增加人的愉悦感。
  2.6材料及肌理设计
  常用的标识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木结构、石材、复合材料、辅助和现代材料等。标识材料的运用要根据标识具体的设计目的和结构来选择,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标识材料的选择也有特殊的要求。
  肌理设计指物体材料的表面纹理,肌理的不同会产生复杂、简单、粗糙、发光、不发光等不同的效果。
  2.7无障碍设计及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指任何人都能够健康地从事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规划设计。体现在城市导识系统设计中,则是要尽量为这些感知、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用设计实现与人群的有效沟通,提高自立能力。
  3城市导引标识系统设计
  3.1城市导向标识
  3.1.1定位标识
  定位标识是城市导识系统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一项内容。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建筑物、广场及纪念碑等其存在本身就已经起到地标的作用。
  总体定位标识一般以大型尺度造成强烈的视觉关注度,因此其设置地点一般考虑相对开放的空间,以适于较长时间驻足观看,无视线遮挡为宜。
  3.1.2方向指示标识
  方向指示标识是明晰的导航工具。一般列出目的地,并伴有指向箭头或与目标地点间的距离,有助于人们在决定点的位置做出选择,并随时度量行程。
  3.1.3信息标识
  比较普遍的信息标识可能是关于开放时间、航班时刻表、货品、即将发生的事件等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日益重视,在标识中包含知识性、历史性、教育性等信息己经成为设计的一种趋向。
  3.2城市交通标识
  在设计交通标识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标识的可视性,以保证交通安全。在交通标识设计中,通常都需要考虑标识的颜色、形状以及内容。
  3.2.1信号灯
  设置在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是指导平面交叉移动的机动车和行人过街顺序的标识。增加等待时间显示可以缓解等待信号时的焦急。
  3.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现在的道路导识系统趋于国际化的统一规范。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的色彩以绿底白字为主,一般道路的交通标识以蓝底白字为主,旅游标识基本以咖啡底白字为主,这样的色彩规范,对于道路导识系统的可辨别性和世界通用性有很大好处。
  3.2.3交通枢纽
  在交通枢纽周边路网需要向司机提供前往交通枢纽方向的指路标识。周边路网上明确公交车辆进站入口以及公交专用道设置。通过在路面规定停车位的方式规范公交车辆,为乘客换乘提供便利。
  把信息进行分类,通过电子站牌等形式发布,提供出行前交通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不同需求的乘客。
  3.2.4公共交通
  普通公交本站名称应该是公交指示牌的最大字体。带有地图的公交指示牌可以指导乘客选择合适的下车站点及换乘路线。公共报站器、车内电子屏幕的使用,可以极大减少乘客坐错站的担忧。
  地铁出入口标识要鲜明,进站、出战线路明确。
  3.2.5人行过街天桥及地道
  通过在公交停靠站上标明最近的过街设施的位置及距离,指导行人过街。同时在过街天桥或地道前设立道路对面公交车站的线路图及过街天桥或地道的位置关系图及周边建筑分布图等。
  3.2.6停车场
  停车场标识必须醒目,能吸引人的注意,其次是标识易读性和易理解性方面的考虑。考虑夜间停车的停车场标识可以用闪光灯和鲜艳的光和色构成。
  3.3建筑标识
  门牌号是出入口常见的标识,对建筑的定位简单有效。
  据调查,92%的人表示在出行过程中有使用厕所的需求,但只有13%的人认为寻找厕所很方便。厕所除了在厕所门口有标识外,还要有厕所导向标识。
  合理的建筑设施导引可以让人们轻松的达到目的地。
  3.4安全标识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边框和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于表达与消防及其他人身安全有关的安全信息。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相应的警告安全标志。工厂、办公室、商场(店)、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网吧等公共场所,除规定张贴安全警告标识外,还应当地实际情况及危险等级设置相应的提示及警告标志。
  4实例分析
  4.1实例1
  这个交通标志是指路标志,汉字有英文注解,但这种注解根本没有用。这个指路标志中前方交叉道路字体采用0.5*40cm字高,符合GB5768.2,但对驾驶人来说,能够看清的字高必须大于20cm,前方交叉道路是最想知道的,但本指路标志内的前方交叉道路字体最小。
  建议:去掉英文注解,前方交叉道路字体采用1倍字高。
  4.2实例2
  公交指示牌的服务对象是公交乘客,公交乘客在站台需要知道公交线路、途径站点,在公交车内需要知道当前到站名称。图4-2公交指示牌的本站名称字体很小,在公交车内看不见;每一路公交指示牌都有本站名称(所有线路相同),线路起始站(与途径站点信息重复),线路示意图方便乘客换乘。
  建议:不管有几条线路,一处公交指示牌用一个本站名称,并且本站名称用最大字体表示,放置在公交指示牌的最上面。
  
  圖4-2 公交指示牌
  5结束语
  好的导向标识系统能够提高一个城市的档次和品味,它在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同时,已成为城市景观的点缀。同时我们应完善导引标识制作、安装程序,落实导引标识的管理责任,加强对导引标识系统的监管力度,才能使标识系统给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李伟著.城市地标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日)田中直人,岩田三千子著.标识环境通用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周锐,黄英杰,邹一了著.城市标识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 尹思谨著.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检测行业作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人們的关注。本文就检测行业的重要性、现存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作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能为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检测行业;意义;现存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testing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and integral part of t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当前企业发展的不适应,提出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不断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inadap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the curre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探究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要的。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方向,更要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模式,同时,在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基本的问题。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higher school effect
期刊
摘要:文章对高速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和常见维修工作进行了介绍,重点讲述了伸缩缝、桥跨及支座的维修,可供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 ; 养护; 维修  Abstract: the article on highway bridge s daily maintenance and common repair work is introduced, focusing on the br
期刊
摘要:从古猿到人类的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遗址和相关化石,在古人类演化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简要分析了不同演化阶段的古人类的社会、经济条件,并对我国古人类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古人类;演化阶段;思考  Abstract: from Australopithecus to human evolution has been the paleoanth
期刊
摘要: 水泥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软土与水泥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后发生硬结,不仅提高了基础强度,经咬合搭接搅拌形成的排桩还能起到防渗墙功能,两者效果都很明显。同一机械、同一班组即可完成两种不同作业项目,减少因不同方案所带来的施工管理任务,可很快进入下道工序,缩短了工期,事半功倍。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灌河北泵站  Abstract: Th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都市圈内县级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从句容市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对目前城市交通供给、需求、运行以及症结进行分析与测试,在区域一体化的对外交通发展、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规范摩托车交通安全发展、引导慢行交通友好发展以及推动小汽车交通安宁发展的交通战略指引下,制定对外交通、道路网络、公共交通以及特色交通四个方面的合理系统规划。  关键词: 都市圈; 综合交通; 发展战略; 系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应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并就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提出新的思路。近年来,我国各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加上社会就业结构不平衡、市场经济不景气、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避免在不利外部环境影响下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相互
期刊
摘要:压电陶瓷变压器是谐振体,只有在驱动电压的频率等于压电陶瓷的固有频率时,变压器才能处于谐振状态,进行有效的电压输出。而实际上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谐振频率常常受到负载阻抗、环境因数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了得到最佳输出,需要跟踪谐振频率的变化对驱动频率进行自动调整,另外又由于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阻抗很大,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随之变化,难以满足高压电源输出电压稳定性的技术要求,因此也需要一种调整电路对输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技术,论述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一些看法。  关键词:公路;安全设施;施工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