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财政预算作为基础环节需要进一步进行有效管理,其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发展的保证,本文通过几方面分析,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同时确立了相关发展策略,在行政事业单位,新预算法的实施,提高了财务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讨论,相关人士也要给予重视,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最大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在原先预算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与提高,在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方面都进行了强化,同时制度更加透明化,更具有统一性。从现阶段看,在明确新预算法前提情况下,也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与使用效率,下面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策略。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行政单位与企业相比,工作量不是很大,在经济业务方面也比较单纯,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更多些,作为人们利益的保护者,也因大众资金产权的不确定性,出现一些问题。简单的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不能够被有效监督。所以,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首先要以服务为目的,讲究公平性为前提,明确工作过程的高效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保障资产安全以及完整性,是内是外部审计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单位管理不足的手段,也就是说,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是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在新预算法前提下做好这些方面也是协调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能够促进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职能的强化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单位内部的各项业务,充分发挥其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职能。
2 新预算法变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加强
目前,行政事業单位一直运用着一年一算的预算管理方法,为了每年能交出漂亮的数据,往往会出现一些虚假数据,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新预算法提出跨年度平衡预算的政策,不得给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制定的目标,发展的同时还兼顾长远利益。这些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为今后的财政管理进行规划。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一一予以解决。首先应当解决思想问题,从根本上重视起全面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组织机构设置,增加人员配备;其次要合理安排预算时间,严谨预算过程,提高预算质量;再者就是改善诸如“基数法”之类的缺乏科学合理性的预算方法,最后就是为了确保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执行体制。
2.2 预算管理和核算的精细化
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往往都采用“两张皮”的对策,一套用以上报主管部门,另一套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对上缴的数据做出漂亮的处理,从而出现大量不真实的数据。新预算法采用的功能与经济分类双向管理,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立体化,这种“两张皮”的做法就难以继续执行了。如果出现内外预算不一的现象,预算就难以执行,资金也就难以支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新预算法的严控下,必须先在内部做好“几上几下”的校对预算,然后才能根据财政要求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做到内外预算高度统一。新预算法规定:“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这条规定对于会计的核算工作来说需要按照经济与功能双重要求进行分类。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中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除此之外核算化的精细程度也需要兼顾。
3 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更新财务理念,规范预算执行
新预算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经验,尤其是分税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践,总的来说它的颁布与实施有着承前启后的深远意义,他对政府今后财政预算管理的方向进行了明确,也为预算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保留了空间。新预算法在贯彻落实的基础上,需要与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相互衔接,全面落实好新预算法的相关配套制度,同财税改革工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不断的推动制度的规范性,制度与规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引领改革,改革完善制度。预算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于基本支出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和人员经费支出要落实到项,避免“其他支出”中出现超预算、超标准支出的现象;对于项目支出要严格按项目支出预算进行控制,将支出落实到账,不得虚设、多申报少使用。对于预算执行有严重偏差,而所在责任又是部门本身的情况,责任可以直接追究到部门的负责人身上。通过预算执行责任的落实和追究,真正得做好预算的执行工作,避免谎报预算、恶意多报以及擅自挪用等现象的出现,确保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
3.2 加强内部控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了提高其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强度,必须要有管理意识,从会计信息质量出发,把会计核算内容作为重点培养方面,营造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发展过程中更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明确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把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管理作为发展财务政策的重要方面,发现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单位内部职能,通过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建设的整体性。从监督入手,行政单位责任到人,坚持客观评价与奖励,明确激励机制,严格控制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作范畴,不折不扣的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到底。这样达到更好的内部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不断为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奠定更加坚实有效的基础。
3.3 提高财务素质,强化财务责任
随着时代发展,会计管理过程变得简化,计算机给行政财务人员工作带来了便捷性,但这种便捷性的应用工具,也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人才,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相关软件,也要明确新预算法下相关专业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自身觉悟,避免发展挪用公款、做假账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上,必须定期开展财务方面的教育,通过各种业务培训知识与专题培训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与思想品质,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业务不熟练的人员要细心给以辅导,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明确财务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核算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一些单位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合理财务人员分配,避免出现一人多岗或集中权力等方面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预算法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上,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工,同时也明确了相关工作内容,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看,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把财务管理工作与实际单位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对财务核算、监督、预算统筹等方面的探析,不断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此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性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峰.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邹霖.基于新预算法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在原先预算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与提高,在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方面都进行了强化,同时制度更加透明化,更具有统一性。从现阶段看,在明确新预算法前提情况下,也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与使用效率,下面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策略。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行政单位与企业相比,工作量不是很大,在经济业务方面也比较单纯,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更多些,作为人们利益的保护者,也因大众资金产权的不确定性,出现一些问题。简单的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不能够被有效监督。所以,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首先要以服务为目的,讲究公平性为前提,明确工作过程的高效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保障资产安全以及完整性,是内是外部审计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单位管理不足的手段,也就是说,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是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在新预算法前提下做好这些方面也是协调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能够促进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职能的强化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单位内部的各项业务,充分发挥其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职能。
2 新预算法变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加强
目前,行政事業单位一直运用着一年一算的预算管理方法,为了每年能交出漂亮的数据,往往会出现一些虚假数据,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新预算法提出跨年度平衡预算的政策,不得给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制定的目标,发展的同时还兼顾长远利益。这些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为今后的财政管理进行规划。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一一予以解决。首先应当解决思想问题,从根本上重视起全面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组织机构设置,增加人员配备;其次要合理安排预算时间,严谨预算过程,提高预算质量;再者就是改善诸如“基数法”之类的缺乏科学合理性的预算方法,最后就是为了确保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执行体制。
2.2 预算管理和核算的精细化
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往往都采用“两张皮”的对策,一套用以上报主管部门,另一套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对上缴的数据做出漂亮的处理,从而出现大量不真实的数据。新预算法采用的功能与经济分类双向管理,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立体化,这种“两张皮”的做法就难以继续执行了。如果出现内外预算不一的现象,预算就难以执行,资金也就难以支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新预算法的严控下,必须先在内部做好“几上几下”的校对预算,然后才能根据财政要求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做到内外预算高度统一。新预算法规定:“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这条规定对于会计的核算工作来说需要按照经济与功能双重要求进行分类。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中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除此之外核算化的精细程度也需要兼顾。
3 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更新财务理念,规范预算执行
新预算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经验,尤其是分税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践,总的来说它的颁布与实施有着承前启后的深远意义,他对政府今后财政预算管理的方向进行了明确,也为预算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保留了空间。新预算法在贯彻落实的基础上,需要与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相互衔接,全面落实好新预算法的相关配套制度,同财税改革工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不断的推动制度的规范性,制度与规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引领改革,改革完善制度。预算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于基本支出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和人员经费支出要落实到项,避免“其他支出”中出现超预算、超标准支出的现象;对于项目支出要严格按项目支出预算进行控制,将支出落实到账,不得虚设、多申报少使用。对于预算执行有严重偏差,而所在责任又是部门本身的情况,责任可以直接追究到部门的负责人身上。通过预算执行责任的落实和追究,真正得做好预算的执行工作,避免谎报预算、恶意多报以及擅自挪用等现象的出现,确保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
3.2 加强内部控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了提高其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强度,必须要有管理意识,从会计信息质量出发,把会计核算内容作为重点培养方面,营造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发展过程中更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明确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把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管理作为发展财务政策的重要方面,发现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单位内部职能,通过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建设的整体性。从监督入手,行政单位责任到人,坚持客观评价与奖励,明确激励机制,严格控制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作范畴,不折不扣的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到底。这样达到更好的内部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不断为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奠定更加坚实有效的基础。
3.3 提高财务素质,强化财务责任
随着时代发展,会计管理过程变得简化,计算机给行政财务人员工作带来了便捷性,但这种便捷性的应用工具,也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人才,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相关软件,也要明确新预算法下相关专业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自身觉悟,避免发展挪用公款、做假账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上,必须定期开展财务方面的教育,通过各种业务培训知识与专题培训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与思想品质,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业务不熟练的人员要细心给以辅导,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明确财务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核算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一些单位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合理财务人员分配,避免出现一人多岗或集中权力等方面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预算法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上,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工,同时也明确了相关工作内容,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看,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把财务管理工作与实际单位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对财务核算、监督、预算统筹等方面的探析,不断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此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性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峰.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邹霖.基于新预算法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