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统揽扶贫开发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ovey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地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具有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赣南人民曾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各方面的原因,贫困落后一直成为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对赣州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革命老区而言,贫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让贫困人口从穷困的沼泽中走出来,让已经脱贫的农民不再返贫,成为赣州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精神,把扶贫开发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改善民生和夯实“三农”基础的战略举措,着力提升赣南苏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特别是,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贫困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贫困状况得到缓解。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335.98亿元,财政总收入180.32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7.9%,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地方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达110.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256元提高到4684元。全年农业总产值过375亿元,粮食总产量278.04万吨,耕地复种指数为2.4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优质品率达到60%以上。按照原贫困标准测算,全市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02万下降至2010年的19.5万,贫困发生率由15.29%降至2.71%。通过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生产生活有所改善。“十一五”以来,仅仅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投入2.5亿元,拉动社会资金10亿元以上,全市扶贫重点村新修乡村道路近10万公里,修建桥梁300多座,彻底改变了1050多个贫困村无水泥公路的历史,使200多万人行路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新建饮水设施300多处,铺设饮水管道30多万米,新建水陂、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1000多处,解决了20多万人、15万头大牲畜饮用水问题;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基本耕地面积0.5万亩。同时,在结合新农村建设扶持重点村6600多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7500多户农户改建了卫生厕所,新建公厕110多处。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投入中小学建校资金21.4亿元,新(改、扩)建校舍213.6万平方米,较“十五”末增加123万平方米,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9.9%、98.8%;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2万人,在校生15.6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2.49万人和7.02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筹集新农合资金25.67亿元,参合人员达662.74万人,参合率94.19%;现有乡镇卫生院321所、村卫生室3467个,注册乡村医生0.85万人,全市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1.21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五年共完成400多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兴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498个,建成文化信息基层服务点2396个;全市行政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从88.8%、85.86%皆上升为100%。
  ——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共投入近1亿元资金,撬动5亿元贷款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5万户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致富增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市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一批以资源开发为主,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的产业基地和支柱产业,脐橙、生猪、蔬菜、油茶、毛竹、花卉等扶贫重点产业已具一定规模,其中脐橙种植面积达181万亩,产量达140万吨;年出栏生猪达573.64万头,重点村“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是尽快解决群众温饱,完成扶贫攻坚计划战略目标的关键措施和组织保证。赣州以干部“三送”活动、单位定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建设了一大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发展了一大批农村党员,培育了一大批致富能手,组建了一支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村级班子后备队伍,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干事、会干事的村民充实到村支两委,推广了一系列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实现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章管事、有室议事。“十一五”以来共修建村部及社区活动中心4.2万平方米。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组织市、县、乡2万多名干部下基层开展“三送”活动,积极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好基层基础建设,被誉为“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二)
  新阶段扶贫开发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为巩固和开创全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赣州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注重转变扶贫理念,坚持在遵循科学规律中实施扶贫开发。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在理念上不断创新,才可以从根本上带来行为的进步。同时,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举措。积极谋划贫困地区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以科学发展为总抓手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的有效路径。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全省库区移民大市,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基础先天薄弱。立足市情实际,赣州积极寻找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坚持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统领,在遵循科学规律中实施扶贫攻坚。一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科学发展相结合。扶贫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脱贫致富。因此,赣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加速在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实现新跨越,努力把赣州打造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特色产业的聚集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谐发展的示范区。既充分认识发展的紧迫性又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把扶贫移民纳入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将扶贫开发与科学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来推进,以发展的理念看待扶贫移民工作,从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对贫困地区进行全方位剖析,找准症结,理清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使扶贫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规划相适应。通过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库区移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扶贫等方式,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外界倾情帮扶与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赣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中,赣南老区大力发扬苏区精神,正确处理国家扶持与自身投入的关系,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内部的艰苦努力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依靠自身努力,不断改善农村贫困面貌。建立了各级党政领导联系扶贫工作制度,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点示范,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扶贫工作规划,细化分解部门任务,把部门扶贫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作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进行奖惩。坚持实行群众苦干,自觉参与扶贫开发,从规划到项目实施,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让群众自觉投工投劳,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好扶贫开发。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扶贫资金筹措上,逐步建立以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为主导,以农户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实现各种扶贫资源的优化组合。扶贫开发项目安排上,引入竞争机制,哪个地方的项目好、发展思路好、群众积极性高,就重点倾斜,优先安排。在扶贫产业开发上,将市场需求与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传统技术、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注重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在整合资源中实施扶贫开发。实施“大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贫困地区协调发展、稳步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有效途径。赣州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相当艰巨,如果仅仅依靠国家无偿投入和党政机关的帮扶是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必须整合各类扶贫力量,形成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各方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一是实行单位定点扶贫。先后下发了《关于明确市有关领导联系扶贫开发村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安排部分市直及驻市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开展定点扶贫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制度,规定市、县两级四套班子成员必须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村,市、县、乡(科)三级领导干部必须结对帮扶贫困户,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并有1个以上省直、市直或县(市、区)直单位定点帮扶。“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国土资源部1个中直单位、53个省直单位和61个市直单位以及一大批县(市、区)直单位分别在各个重点村开展定点扶贫,实现了全市1047个重点村均有1个以上省直、市直或县(市、区)直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二是扎实推进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通过开展“赣南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发布《呼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封公开信》、搭建联系协作平台等形式,动员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移民工作。五年来,全市有252个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了“企业帮村带户”活动,共帮扶贫困村450个,帮扶企业投入生产性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3.2亿元,发展种养项目720个,带动36774户农户受益,就地带动劳动力就业44451人。同时,积极创新爱心人士捐赠工作机制,努力搭建受捐平台,为爱心人士和贫困户之间的帮扶活动牵好线、搭好桥。五年来全市共接受各类社会捐赠资金5亿多元,社会扶贫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如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公司“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健康扶贫办公室向会昌、全南、石城、于都、龙南等县捐献医疗设备共折捐资2亿多元。三是整合资金项目推进扶贫。坚持把扶贫和移民当作一项亲民、惠民的民生工程,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在确保上级项目资金全额用于扶贫移民事业外,还千方百计捆绑有关资金到扶贫移民项目中,将项目做大做优,扩大辐射面,使更多的贫困群众和移民受益,捆绑的资金超过了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特别是,“三送”工作开展以来,采取市级领导挂县(市、区)、县级领导挂乡镇(街道)、科级领导包村(社区)、干部结对联户的方式,实现了群众工作和扶贫开发全覆盖、常态化,至目前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93万件,解决实际困难12.84万件,送上帮扶慰问资金2.07亿元,争取项目扶助资金7.75亿元。通过整合资源实施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合力抓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3、注重优势资源转化,坚持在培育优势中实施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外在力量是有限的,发展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灵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赣州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局部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优势。赣州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立足贫困地区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创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并通过采取村级扶贫互助资金会、小额到户贴息贷款、科技扶贫、项目贷款等扶持方式,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变特色优势为特色经济。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高产油茶、桂花苗木、工业原料林、生猪、蔬菜等特色产业,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1家,新增农民合作社446家。二是大力培育生态优势。赣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赣江、东江的源头,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6.2%。贫困地区大多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恢复。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在确保群众眼前生活不受影响、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基础上,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脐橙等生态产业,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让更多的群众在绿色产业中得到实惠,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扶贫开发可持续推进。在扶贫开发导向上,摒弃唯经济增长论的思维定式和评价办法,在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划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坚持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确保赣州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时,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新型能源,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和生态保护区的能源结构。为保护好生态,近五年来关闭和搬迁了2540家企业,同时拒绝了3150多个对环境有破坏或污染的准备新建产业投资项目。为保护河流水质,对主要河流沿岸企业实行搬迁,并禁止新上企业,江河沿岸1公里以内没有企业。三是大力培育人文景观优势。赣州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红色故都、客家摇篮、南国宋城等美誉。贫困地区大部分是革命老区,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不少被列入国家物质、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赣州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注重与保护、利用、开发客家文化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保护好农村历史文脉和文化根基,把贫困地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如会昌县文武坝镇文武坝村,当年毛泽东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词章《清平乐·会昌》,如今这里打造成了红色文化主题村,村民们都依托红色旅游发展民俗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龙南县畲民新村将自身的民俗、自然文化等个性与现代时尚巧妙“联姻”,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板块不断壮大,兴起了以脐橙为主的果业开发热潮,建起了畲族风情园,形成了集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经济模式。同时,借助贫困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环境,在注重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前提下,变自然资源为旅游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创业增收。2011年全市旅游收入达138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约1800万人次,分别增长43%和28%,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时期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8.17%、19.2%。   4、注重转变扶贫方式,坚持在标本兼治中实施扶贫开发。赣州始终坚持一手抓“治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积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输血”。目前,全市98%以上的贫困村通了公路,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入学、就医等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同时,一手抓“治本”,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素质,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造血”。一是着力提高基本人口素质。坚持计生、优生脱贫的扶贫工作思路,加大贫困计生户“奖、优、免、补”力度,使贫困计生家庭在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地位,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积极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优质计生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贫困地区基本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二是着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三定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模式,近几年累计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1827人。积极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在全市8个国定贫困县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867人。同时,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实现了济困助学体系的全覆盖,建立了残疾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救助机制。经过努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从源头上打破了贫困“循环累积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三是着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谋生、就业本领,解决贫困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缺乏转移就业技能滞留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坚持短中长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加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职业教育机构,实施重点村“一村一名”中专生、贫困户“一户一名”中职生培养计划等,采取订单培训、校企联训等多种形式,加大智力扶贫力度,既培育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产业农民,提高贫困地区群众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科学种养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也为城镇培养了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转移培训资金2600多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800多期,累计培训农民21万多人次。
  5、注重转变扶贫机制,坚持在精细管理中实施扶贫开发。扶贫开发是一项惠民工程。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同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而只有把好脉问好诊,建立完善扶贫机制,推行精细化扶贫,贫困地区才可能真正走上经济内生增长道路。赣州注重考虑基层实际,贴近经济薄弱地区和贫困农户的真实意愿,强化责任考核,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制定订单式扶贫机制,大力在转变机制中实行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实行台帐式扶贫,实行责任考核新机制。认真摸清每户贫困家庭的贫困成因,针对性地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到每户一本台账,每户一个扶贫计划,每户一名责任人。根据农户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路径,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差异性扶持措施,根据农户不同的贫困程度,实行不同的扶贫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把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加收入能力作为地方政府人员的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地方政府部门“真扶贫、扶真贫”的责任感,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坚持阳光化操作,推行资金项目管理新机制。先后出台了《赣州市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赣州市移民扶贫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建立健全了封闭运行制、专户管理制、扶贫资金报账制、项目公示制、贫困户参与制以及项目审计制等一系列扶贫监督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操作,加强扶贫项目监管,优化扶贫资源配置,既维护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又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同时,为使扶贫移民项目能有效的实施,各地均建立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规划小组、执行小组、监督小组,对确定的项目在各所在村村口建立永久性牌、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因地制宜,推进订单式移民搬迁扶贫新机制。赣州是全省库区移民大市,有很多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人口和库区移民人口,他们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为使扶贫开发取得实效,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群体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策略,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机制。为使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缺乏生产条件的地方的贫困人口尽快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稳妥有序的移民搬迁扶贫,从根本上改观了这些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搬迁后移民群众的收入普遍增加30%以上,相当一部分集中安置点都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亮点和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已有88859人实施了移民搬迁,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571个。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赣州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现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8个,省级扶持贫困村1119个,分别占县、村总数的45%和35%,全市贫困人口占江西贫困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贫困发生率是全省的2倍。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从根本上改变赣南苏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统揽扶贫开发对我们有诸多启示,当前赣南苏区的脱贫致富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站在新的起点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赣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要与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有力推进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加快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统揽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赣南苏区918万人民与全国如期迈进全小康社会。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关键都靠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没有综合实力的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贫困地区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一个地方的群众也很难奔小康。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外在力量是有限的,发展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赣州始终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要求,加快发展着眼于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实力;转型发展着眼于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重点推进高端矿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十个方面做大做强”。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快发展、进位赶超,努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但由于战争创伤等原因,赣南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落后依然是基本特征。据初步测算,2011年赣南苏区小康目标实现程度仅为71%,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须保持在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在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在1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以上。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谋划贫困地区的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寻找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发展支撑。面对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全市上下要要牢牢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紧抓发展要务,围绕主题主线,全力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实现赣州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以苏区精神为引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区人民战天斗地,在战争留下巨大创伤的基础上,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致力改善老区贫困面貌,夺取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当前,在推进苏区振兴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很突出,彻底改变革命老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目标,尤其需要我们将苏区精神这个最大的优势发挥好,以苏区精神为引领,武装头脑,把“苏区精神”从概念变成观念,把“苏区精神”作为一面精神旗帜,把观念变成行动,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出“苏区精神”。要坚定信念。不断增强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始终保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毫不懈怠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创造性的工作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抢抓发展机遇,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尽心尽职。要求真务实。立足赣州发展实际,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改革和创新中,解决扶贫开发存在困难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速将人口地域大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要一心为民。把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全力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全覆盖常态化,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最充分调广大人民群众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领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轨道上来,形成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质,以良好的形象和风清气正的环境凝民心聚民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要勇争第一。以“第一等的工作”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多思会干,真抓实干,谋发展之策、鼓争先之劲、立创新之志、求务实之效,化压力为动力,聚众力为合力,变潜力为实力,努力实现赣南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赣南苏区是全国比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比其他一些贫困地区还要贫穷。赣南苏区人民尽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没有放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尽管点着油灯、住着土坯房,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房间里下小雨,却仍然记着毛主席好、共产党好。这块红色的土地,始终有着对党、对国家的朴素感情,始终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加快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既是老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贫困农民要摘掉“穷”帽,走向富裕之路,除了自身要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还得靠外力的作用。这个外力除了“户帮户,村帮村”之外,还得靠党委、政府的主导和引领。尤其是基层党组织是群众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其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如何,对一个地方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绝大部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的原因,与那里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尤其是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的赣州,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基础先天薄弱,贫困程度较深,贫困点多面广,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很多,单靠其自身能力难以在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摆脱贫困。解决这些贫困农户的温饱和脱贫致富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也是每位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加强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扶贫开发尤为重要。赣州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市各级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传统,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尤其是积极抓好重点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抓好村级干部的培训和教育,重视和帮助重点村配备、选拔一个好的支部书记,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当前,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事关长远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赣南苏区人民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当前重大的历史机遇,尽快改变赣南苏区发展滞后的状况,坚定不移推进扶贫攻坚,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尤其是,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大力壮大村居集体经济,提高村居对贫困户生活生产进行扶助的经济实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动经济发展有民生情怀、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贫困乡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撑。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激活广大群众的主体内在活力。群众的问题要从根本上靠群众的参与来解决。苏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是苏区振兴发展和扶贫开发的主体。实现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依靠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一大批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帮助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一部分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某些地方存在着扶而不起,越扶越穷的现象。所以,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贫困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就是“空话”。对于贫困人群来说,党和政府的扶持不是永久的,只有提高自我的素质,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抵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赣州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把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上,把工作成效放到助民致富上,坚持多做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把外界支持发展的积极性与本地干部群众谋发展、求发展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千方百计为农民创造了增长财富的机会。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踊跃投工投劳参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项目等效果十分明显。可以说,赣州的实践,就是变党委政府决策为群众共识的实践,变农民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的实践,变迫切愿望为现实行动的实践,其核心价值就在于群众做主,激发了主体的活力。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是一场硬仗,按照老的战术,旧的模式进行显然难以取胜,这就得要有新的谋略,新的武器实施。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并依托自身优势,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关系到扶贫开发甚至全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目标任务能否实现。赣州根据扶贫和移民新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小额扶贫贷款等专项扶贫等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较好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行业扶贫方面加大力度,确保扶贫到户,努力使扶贫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人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条经验启示我们,要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在政府主导的条件下,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和扶贫开发成效为目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扶贫开发机制。首要之点在于转变职能,变简单的管理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变单纯的输血为多方造血,再则,要摸准农村的脉搏“对症下药”,了解农民需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个补,既要从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助,更重要的是用新技术、新观念去引导和指导,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如,在思想帮扶方面,要通过积极与贫困户谈心交心,沟通感情,转变贫困户因长期贫困而形成的消极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树立致富为荣贫穷可耻的观念;在基础帮扶方面,要重视贫困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夯实基础;在产业帮扶方面,要充分利用特色农业优势,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着力构建大扶贫新格局。当前,赣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扶贫开发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但扶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工程,要真正持续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投身扶贫开发。赣州在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中,充分调动本地区各类企业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挖掘扶贫潜力,整合扶贫资源,形成强大的帮扶开发合力。事实证明,在扶贫攻坚战中,一定要着力构建大扶贫的格局,通过集合社会各方智慧、凝聚大家力量、形成整合力。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制定扶贫规划要先行,重点解决脱贫过程中的“经济发展难”及贫困户“创业难、住房难、治病难”等问题,着力搭建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农户创业融资平台、长者养老保障平台、学子教育资助平台、特困安居保障平台、医疗卫生救助平台、产业扶贫开发平台、致富领航孵化平台。继续按照“对口到县、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惠及到户”的要求,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各地驻军组成扶贫集团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包干,限期完成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将对口帮扶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对本级机关和下一级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同时,加强对市扶贫基金会和扶贫协会指导,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我市扶贫开发事业。要通过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实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把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纳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目标任务范围,构建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构建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良性互动,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党建扶贫工作的机制,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推动扶贫开发必须大力转变干部作风。各级干部是事业发展的“主心骨”、“火车头”,干部作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赣南苏区能不能振兴,能不能实现新的崛起,扶贫开发能否取得实效,干部的作风、干部的工作,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贫困地区,不怕经济贫困,就怕思想贫乏、作风松垮”。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赣州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先后通过“三送”活动(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干部“三治”(治庸、治懒、治散)和城市“三治”(治脏、治乱、治堵)等载体来转变干部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动员广大干部在扶贫开发中再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进而推动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如今,苏区精神已经融入到广大领导干部血液之中,政治责任感、工作自觉性增强了,作风有了大转变,落实力、执行力有了新提升。全市上下“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更多精力花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上,把基层当课堂,拜人民为老师,切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从群众最急、最难、最忧的事情做起,倾斜财力、倾斜政策、倾斜资源,从基础建设到产业发展,逐项、系统地帮助解决,步步深入,把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作风问题不是小问题,不是虚问题,真正抓好了,抓实了,就会极大地促进赣南苏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推进赣州新一轮扶贫攻坚,广大干部必须树立“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的扶贫理念,不把贫困群体当做包袱,不忘衣食父母之疾苦,强措施、出实招,真扶贫、扶真贫,满怀深情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不断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群英荟萃绘宏图,巨擘擎天振苏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承载着赣南人民数十年、几代人的追求与梦想。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如今在国家层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赣南苏区开启了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机遇。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除贫穷。”扶贫开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为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面对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要继续弘扬苏区精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乘势而上、负重拼搏、奋发有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扶贫机制的构建,推动赣南苏区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示范区,努力谱写赣南苏区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
  (执笔:黄明哲、陈晔明)
  [作者简介]
  黄明哲、陈哗明,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程文燕
其他文献
[提要]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大一阶段的英语学习的困惑,提出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在独立学院学生中开展适应性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其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准确定位学生英语水平,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实施自主化学习,顺利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过渡阶段  [作者简介]周萍(1981—),女
期刊
[提要]晋商题材的电视剧把家族剧和主旋律剧融为一体,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受众面。晋商剧《乔家大院》和《走西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晋商剧不仅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的题材,丰富了中国电视剧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提高观众的人文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晋商剧;艺术特色;乔家大院;走西口  [作者简介]温娟娟(1987—),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学生。(江西南昌330000)   
期刊
90年风雨沧桑,90年铸就辉煌。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中去。  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全面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紧密结合
期刊
“谢谢党,谢谢政府。”水库移民卢佳梅紧紧握住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熊盛文的手,连声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由衷的感激。  这是发生在2011年7月6日江西省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的感人一幕。  今年52岁的卢佳梅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家里生活一直很困难。2008年其所在的分宜县芦塘村古岭组被列入水库移民示范村后,她一家的生活才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她享受了农村低保,住上了崭新的三层小楼房
期刊
在水乡古镇小纪,有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始终与“创业标兵”、“光彩之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搏击商海20余年,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将一个小作坊式的化工厂发展成为年产值近2亿元的江都市重点企业,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创业标兵”、“优秀党员”,今年5月又当选为“江都市劳动模范”。他,扶贫济困20余年,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累计为地方公益事业、弱势群体捐助资金300余万元,被地方党
期刊
编者按:江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关于江西省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对江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详实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肯定性批示。现将报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根据省政协201 1年:工作要点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带领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
期刊
吉安县永和镇是一座千年古镇,面积69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人,耕地2.6万亩。永和镇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曾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由于种种原因,永和镇贫困状况依然突出。到2005年底,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30%农户还生活在年人均收入1500元绝对贫困线以下。  2001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
期刊
我市“十一五”期间把社会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支持贫困村建设,改变贫困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认真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在社会扶贫工作中创新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五年来,我市共筹集社会扶贫和公益项目建设资金近5亿元,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直接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就达1.5亿余元,为我市的扶贫开发作出
期刊
2011年,江西改善民生的步伐走得坚实有力,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诸多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江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就改善民生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记者的专访。  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改善民生是最大的
期刊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希望产业,生态旅游业更是欠发达地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省。党代会给上犹发展旅游业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上犹作为四省边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该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笔宝贵的财富,打造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休闲养生后花園。  一、发展生态旅游,上犹有天然的禀赋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