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技法探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文化内涵。其中留白更是不可缺少的技法。当画家为了传达开阔的意境、朦胧不清的界面和明暗不定的场景时就偏向于加大对留白的利用。留白不仅让某些模糊和难以具象的东西得以传达,也帮助画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文主要阐述了“留白”的特点和相关定义,从而讲述了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运用,最后对留白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机构有所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留白;相关定义;技法运用;现实意义
  前言:
  留白在画作中随处可见,已是众所周知的画画技法。然而能完全了解并熟练驾驭和运用的人却并不多见。在色彩应用中,白和黑是比较基础的色调,也作为两个比较明显的对立色彩出现,但是黑白配却是各种场合里面的经典搭配,他们在矛盾的同时又是最和谐的融合关系。“留白”又被称为“布白”,一眼看起来就是简单的空白呈现,之所以因重要地位取胜是因为它形式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带给人无尽的联想空间。那么,何为留白,怎样做到精致高超的留白,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留白的定义
  (一)何为“留”
  要想精准地运用留白来为自己的画作增光添彩,就要做到了解含义的基础步骤,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果把留白二字拆开,按照词典的解释,分别寻找意思来看,“留”包括了耽搁、余下、停驻和阻碍等义项,“留”作为一个常见的行为动作词语,也反映着某一件事情完成和发展的动态与过程。引用到山水画创作中的“留白”而言,可以把“留”解释为是使笔墨和色彩长久停留在页面上,也可以解释为是使一种空白长久存留在纸张和画作上。
  (二)何为“白”
  针对“白”而言,据说是有清晰、亮丽、雪白等义项,在语言描写白雪等干净纯洁之物时常有运用,在绘画方面,就常常用白色来刻画山石向着太阳明亮的一面,或者天水澄澈洁净的画面,当然,在表现烟雾、道路等比较空旷和色彩感不是很鲜艳的事物时,也常常用白色。由此可见,白色在画作中可以表示很多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和场景。此外,为了表达一些模糊的概念、空虚的情感、缥缈的思想,也会常常利用白这个元素。白因其纯洁和白搭性质受到许多创作者的钟情于热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留”既是指在创作时,保留笔墨与色彩这样一种行为,也是指创作后在纸张上留下空白这样一种结果。“白”既是创作时运用的色彩,也是最后传达出的一种空白的效果揭示。在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创作中,无底色渲染,无其他事物填充的画面就是留白。黑与白是留白的主要效果,也因其表达的虚无性赢得了宽泛性和无限联想。这种强烈的视觉冲突也强化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知效果,提升了画作的品味。
  二、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运用
  (一)以追求意境为出发点
  中国山水画历史延绵,经过了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转变与交融。千百年来,涌现了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和代表画家。然而,不管有何变迁,追求意境都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和风格。这也是与西方画作出现很大区别的具体表现之处,西方画家往往以形似为首要要求,而中国则是随意挥洒、凭心勾勒,更多的追求神韵的传达。留白就是画家经过巧妙的构思、结构的布局,和场景的取舍和去留思考后,以“虚”的手法来烘托意境。
  留白之所以历经千年被各代名家利用并不断发扬与传承,便是因为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正是有留白的存在,帮助画家寻找灵感,寄托遐思。画面中充斥着较大比例的空白,任由观众调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领悟与理解,便如一本一读再读的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做好了水墨的构图和渗透,就可以通过一种宁静恬淡的韵律来营造意境。留白,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却胜似千言,利用好了就是画家出彩的一笔,但是也有不那么如意的个别例子,比如唐朝唐伯虎的名画《落霞孤鹜图》。整个画面看上去全是山林草木遮蔽,密密麻麻,尽管形似,却少了很多的意境和神韵。
  (二)留白位置布局
  在图像作品中,不管是画作还是摄影作品,都是讲究主体居中。但是为了使画面看起来更为生动活泼,往往会把主体往中间的侧边移动一些。为了增加开阔的视觉感受,会在居中位置留白。为了使画面更丰富和多样,会把来自于不同出处的场景融合在一个画面中,此为“移花接木”。当然,在留白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处留白的搭配和呼应,他们的性状和大小方面,相似之处不能过于重复,或者存在的差异不能太过冲突。圆形矩形等比较规矩整齐的性状的运用不能太过死板,适当的破开可以显得更为自然。留白的位置如果太过密集,就会显得画面稀疏没有内容,如果太过稀疏就会让画面透不过气来。所以,必须适当把握,科学布局。
  比如元朝王蒙的著作《轻便隐居图》,上下均有留白,搭配着画面中其他的山山水水,很容易让人脑补画面,上方的留白便一如那宽广的蓝天,下方的则是无垠的水域。作者用笔传神,构图得当,着笔深浅拿捏准确,使由此延伸出来的想象部分更为精准。相反,如果放弃留白,用所谓的蓝天白云大雁横飞来表现天空,就容易导致画面失衡,缺少了一些节奏和韵律感。
  (三)取舍得当、主次分明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笔法往往比较简单,但是格调清新,其裁剪和取舍都很有讲究。一幅画的版面是有限的,然而可表达的东西往往是无穷的,不可能尽善尽美,全盘纳入。所以,取舍和剪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代表性的山水画中,画家们通常选择“取长补短”的剪裁方法,并且注意把握画面主体和次要部分的结构。要把吸引观众视觉注意力的地方,尽量地摆放主体,而将对于表达主体而言可有可无的东西果断抛弃,代之以我们所熟知的留白。这里,留白就起着很好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版面的作用。不仅不会让人感觉内容不足,太过空乏,反而可以突出主体的地位,当然如果留白技巧运用不够娴熟,也容易导致四不像的尴尬场面,弱化主体地位,影响画作整体美感。
  (四)虚实的结合   提到画面的空间处理,不得不讲到虚实结合和虚实相生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中都有对此比较深入的研究。“实”常常是指具体可感的事物,而“虚”则侧重于那些主要靠发挥想象来完善的抽象性的存在。虚往往是在实的基础上成形,只有让观众看到实在的东西,才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完善虚的概念,同时,虚又往往是实的升华,中国山水画对画作和画家水平的判定,往往是看对虚的把握、拿捏和传达,不以形取胜,神似为最佳。
  留白和虚实的联系,就在于虚实的结合越为准确,那么留白所取得的效果也就是更加出色的。画家可以通过深浓的色彩、粗重的笔画和细致的线条描绘来表现“实”的具象,而用间接、粗略的勾勒来侧面渲染与烘托。山水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如水天相接、雾气升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宽宏空旷并且似有似无的场景,如果一笔一划来细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虚实结合,适当留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留白的现实意义
  (一)留白是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
  如前文所言,留白是作画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个重要技巧,也是增强画面美感的秘密武器。它的现实意义当然不可小觑。首先,留白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息息相关,文人墨客向来讲究胸中有沟壑,下笔之前闹钟已经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对于泼墨和笔画都有着方向性的思维指向。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这一点尤其有讲究,留白与虚实已经存在着一种为大众所默认的隐性关系。所以,在画画中,引入留白的概念和运用,其实也是对哲学思想的一种反映,是中国整体文化氛围影响的必然结果。
  (二)留白是画面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前,有一种专门以黑为主要研究和创作对象的文化潮流和门派,在这里,留白及与白关心密切的东西都是轻视的。不过,在中国的山水画当中,白和留白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画家们看到了黑白之间相互矛盾对立却又十分紧密相连的依存关系,从而在两者的结合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因此,中国的水墨画凭着大面积的纯黑墨水渲染和精巧的留白技巧的运用大放光彩。留白已经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画面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对画面结构的协调和完善,更是最大可能的在画面这个有限空间里实现了意蕴方面的无限的拓展,它在传达山水神韵、作者情感,丰富画面内涵的同时引起了大众的共鸣,激发了观众的想象。是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不可缺少的武器。
  (三)留白的时代意义
  留白虽然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看似无章可循,偏向作者的主观情感化,但是留白作品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者可以说留白是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的。在越色彩复杂和情绪多样的社会中,自己的活动轨迹和心境越是容易受到红尘的干扰,人们会不自觉的去和别人攀比和竞争,以至于引发一些影响价值观与生命情感的纠纷。留白这种思想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更像是一种极简主义的倡导。在现代社会,人们喜欢在格子间般的现实压迫下忙忙碌碌,看一些爽朗清新的画作不失为是一种对情操的陶冶和心理的安慰。吸收这种留白的心灵鸡汤更让压迫的神经得到尽可能的一丝丝的放松。由此看来,留白思想在当今来说也是尤其可贵的,它值得得到更广泛的发扬与传承,被赋予更全新的时代意义。
  四、结语
  总之,留白便如音乐里的余音绕梁一样,既是对画面的结构调整,对画面整体协调度的完善,也是对有限空间的无限拓展,激发了观众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要明确“留白”的特点和相关定义,弄清何为“留”、何为“白”;要把握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运用,以追求意境为出发点,在留白时注意位置的布局,取舍得当、主次分明,照顾整体布局,不能弱化主体地位,影响画作整体美感,要把握虚实的结合;最后,要明白留白的现实意义,留白是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也是画面重要组成部分,留白也是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不可缺少的武器,留白在当今还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莹波.分析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技法[J].艺术品鉴,2011:56-58
  [2] 安新东.景观设计中的虚实与中国画留白之关联性研究[J].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13:34-36
  [3] 肖萧.空纳万境——试论“留白”与中国画[J].美学艺术,2012:45-47
其他文献
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是高职生接受人文熏陶、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词教学应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为使学生有效学习,必须创设这些诗词的审美距离,包括准确
摘要:《木兰辞》是我国北朝时期产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描绘了一位代父从军,英勇机智,不慕容华,个性鲜明,精神饱满的北方妇女形象,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对《木兰辞》的研究已经不少,但透过《木兰辞》观察北朝形象却不多,本文试图通过《木兰辞》还原北朝妇女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木兰辞》;木兰;北朝;妇女形象  在中国历史上,普遍认为唐代的妇女最为光彩照人,她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自
一rn校门没有门,依然能把他们与长街分开.午前就将饭卡退了,有些零钱兜中在响.有德背着简单的行李向门口走去,很慢,教学楼的倒影铺在前行的地面,他享受着最后的阴凉.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雪夜林边小立》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被称为弗罗斯特的传记诗。弗罗斯特将他的人生经历内化于这首诗中,也可以说这首诗是弗罗斯特人生经历的体现。因此,本文试图将这首诗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进行对比,分别从视角、背景和主题三个方面对《雪夜林边小立》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弗罗斯特创作此诗的深层目的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向读
期刊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分析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5例健康产妇,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分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本雅明的《单行道》[1]是一本不管在文体和风格上都比较独特的一本著作,这本书不同于他以长篇论文格式写成的论文,也不同于后期他的回忆录,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本雅明个人及其批评方式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分析《单行道》的文体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分析该书中的现代性特征及其批评方式。  关键词:本雅明;单行道;片段;寓言;象征  汉娜·阿伦特说本雅明的“死后声誉”应该是
摘要:舞蹈创作中要求编导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思维能力等,具备这些才有可能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内涵、有意蕴、有情感、有价值的舞蹈作品。我们可以总结舞蹈创作中编导该具备的几点修养:要有高于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异于常人的独特思维能力、常于友人的专注构思能力、新于别人的创新编排能力、超于同人的高超技术技能、有别于人的独特审美品位。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创工作者应该具备从主观到客观的
开会是假,会情人是真.rn妻一边唠叨,一边给林杉收拾东西.收拾完东西,又给林杉熨那套新买的西服.会情人得打扮得漂亮点儿,不然她会笑话我的.汉子街上走,带着老婆一双手.
乌拉嘎部落里最强悍的猎手当属莫赫猛根.莫赫猛根在四十五岁的时候突然砸碎了猎枪,撅折了猎刀.从此他伤痕累累的手腕子上戴了一只红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