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各型腺瘤的声像图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甲状腺囊腺瘤;超声诊断;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74-02
  为了探索甲状腺各型腺瘤声像图改变的病理学,对66例患者进行了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和滤泡的大小及排列方式,以及血管和纤维组织的含量及分布状态决定了腺瘤的回声强度的不同,而腺瘤的出血和囊性变常导致声像图上腺瘤多以混合性肿块出现。
  临床表现
  ①数目较少:肿瘤常单发,多发性结节较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包膜内外组织形态较一致,因其在临床上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稍有不适或肿块达到1 cm以上甚至更大而发现,这种情况下,只有做B超才可以发现肿块。②潜伏期长:发病时间较长,一般为几个月或者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甲状腺腺瘤包膜外多为单纯萎缩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内外形态不一。③症状明显:肿瘤一般长度为数厘米,甲状腺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肿瘤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不多见。④危害较重:巨大瘤体可使邻近的气管受到压迫,使器官移位,呼气困难,还有的病情严重者,会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导致局部胀痛。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
  资料与方法
  本组66例甲状腺腺瘤,系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女56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42岁。首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GE200,探头频率10.0 MHz,用直接探测法。分别记录甲状腺腺瘤大小、数目、发生部位、肿瘤边界回声、内部回声等特性。手术后对肿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记录肿瘤大小、数目、肿瘤包膜、外观、颜色、切面肉眼观及镜下组织学特征等。最后,将声像图与病理改变进行分析,对照观察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
  结 果
  66例中,腺瘤单发者45例,多发者21例。腺瘤大小0.3~5.6cm。本组甲状腺腺瘤分为三种回声类型,其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的病理学改变如下。
  一、实质回声型
  共12例,占18.1%。于甲状腺内见低回声结节、等回声结节或高回声结节,以低回声结节多见。腺瘤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少数回声不均匀。病理改变为:腺瘤有包膜,切面呈鱼肉状,灰红色。镜下见大小不等的滤泡,滤泡细胞较小,呈立方形,滤泡分散于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病理属滤泡性腺瘤和非典型腺瘤。
  二、混合回声型
  共44例,占66.7%。呈实质性和液性相混的混合性肿块。实质性成份回声均匀41例或不均匀3例,液区透声良好,少数液区中见散在细小光点,病理改变为:有包膜,切面由实质性和液性囊腔构成,囊腔不规则,其内为棕褐色、咖啡样液体或胶样物,部分为血性。镜下瘤细胞呈低立方形, 内有少量胶质,间质疏松,内有丰富的薄壁血管。病理属滤泡性腺瘤出血或囊性变,少数为非典型腺瘤。
  三、囊性回声型
  共10例,占15.2%。表現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液区,透声好,内壁可见小的乳头状突起。病理改变为:切面呈囊状,囊腔内见棕褐色液体,囊壁见粗糙的细颗粒状乳头突起。镜下见肿瘤由分支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中央为血管纤维索,表面被覆单层立方细胞,排列整齐。病理属乳头状腺瘤。
  讨 论
  一、回声类型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实质回声型中,可为滤泡性腺瘤,也可为非典型腺瘤。囊性回声型则与乳头状腺瘤有关,本组5例囊性回声型的病理分型皆为乳头状腺瘤,其病理基础为整个腺瘤以单一囊腔出现,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内为棕褐色液体。腺瘤的液性成份则由腺瘤的出血及腺瘤的囊性变所致。出血和囊性变在声像图上的鉴别较为困难,一般囊性变较为多见,出血较为少见,且出血导致的液区其透声性较囊性变稍差,其形态也欠规则。
  二、腺瘤的回声性质与病理基础的关系
  腺瘤实质性成份的回声强弱、均匀程度与光镜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凡细胞和滤泡较大、胞浆较丰富、排列松散的腺瘤,其回声强度较低;而细胞和滤泡较小、排列紧密者,其回声强度较高。间质中含较丰富的血管及纤维组织者,其回声强度较高。腺瘤的液性成份则由腺瘤的出血及腺瘤的囊性变所致。出血和囊性变在声像图上的鉴别较为困难,据我们观察,囊性变较为多见,出血较为少见,且出血导致的液区其透声性较囊性变稍差,其形态也欠规则。
  参考文献:
  [1] Simeone JF, Daniels GH, Mueller PR, et al. High-resolution real-time sonography of the thyroid. Radiology, 1982,145∶4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应对呼吸机相关肺炎采取的科学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收治的应用呼吸机的病患3602例,从2013年开始对其实施科学优质化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感染率分别为25.6%、20.2%、15.45%及7.93%,由此表明,护理措施实施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2014年、2015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访视过程中,新生儿较为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2015年在本院接受产后随访并且出现问题的120例新生儿为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产后访视过程中常见的新生儿问题,并且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新生儿中,共计56例新生儿出现黄疸,共计31例出现脐部感染,共计33例出现湿疹;经对症护理干预之后,新生儿黄疸、脐部感染以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护理运用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2年,本组的27例患者中,21例恢复良好,占77.78%;5例中度残疾,占18.52%;1例重度残疾,占3.7%,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上将品管圈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随机从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诊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竇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速方面的诊断率,动态心电图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科实施FTS后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58例为FTS组,实施FTS前三年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6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FTS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负压吸引技术应用在手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手部创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换药后植皮手术修复治疗,观察组34例行负压吸引后植皮手术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植皮存活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1.18%、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低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我院无明显剖宫产指征的低龄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70)。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产时疼痛评分等。结果: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程度、第一、二产程时限、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初产妇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产前焦虑和抑郁,减轻产时宫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
期刊
【摘要】目前认为低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葡萄糖转运与2型糖尿病、低氧运动与葡萄糖转运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低氧运动;葡萄糖转运;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70-01  1.葡萄糖转运蛋白与2型糖尿病  1.1葡萄糖转运蛋白  人体内游离的葡萄糖要想进入组织内,不是单纯的自由扩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 年11月进行颅脑手术1278例患者,比较不同种类的病种手术的感染率及手术进行时间和感染率。结果:脑室外引流、脑脓肿 、高血压脑出血感染率等明显高于其它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
期刊
【摘要】糖尿病患者在肾脏损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难于被发现,等确诊肾损伤后为时已晚,因此及早诊断肾脏损伤情况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医疗价值。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的检测,此项检测可以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肾损伤情况提供科研数据和治疗依据,在科研和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肾损伤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