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当是编辑追求完美作品的最高理念。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出版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内容对整个作品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只追求出版物外在形式的精美包装,这就造成了读者对作品的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错位。
一 知性的内涵及编辑知性意识的缺失
“知性”的德文原文为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知性界定为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连接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认为,认识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而没有知性认识。事实上知性认识作为认识辩证发展的一个环节不但是客观存在,而且在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知性的表现就是“智慧”、“聪明”。综合起来讲,知性就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以及在感性基础之上运用这种能力,而达到的既不同于感性,又有别于理性的认识。所以说知性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没有这个阶段,人类的情感和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不完整的,达尔文的情感进化论就包含了对知性作为人类情感和思维进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的诸多论述。
当今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或者是过于感性化,或者只是经验性的,另外就是过于理性化。以编辑工作为例,当代编辑对出版物文化内容的选择就有这样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对文化的选择,那么知性化策略的要求就此应运而生,而且应当被人们尤其是作为文化传播“把关人”的编辑所重视。
二 对出版物文化内容实施知性化策略对于当代编辑的必要性
(一) 语言文字的转化与回归
文化基本的时空传播载体是语言和文字,它们作为文化符号,扮演着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传人,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优秀的学者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其中具有革命性的一举则是白话文运动。
现代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法的影响,逐渐服从于语法规范和语义逻辑的支配,为了追求文字表达严密的逻辑性、清晰易懂的语义,一改古典汉语超语法的特点,转而注重语法规范,不仅增加了人称代词、连词等句子成分,也使句子结构变得非常复杂。且在此基础上,现代汉语具备了日臻完备的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文字表达,侧重于简明易懂的口语——“言文一致”,因而在书面语中大量使用了虚词和双音节、多音节词汇。现代汉语内容上长于理性表达,具体表现在语义的连续性、思维过程的抽象性和意识上的时间性,而形式上则自由多变。
现代文化的知性化策略恰恰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现代汉语的上述特性易于与知性因素结合,就一本书而言,大到整个行文过程的谋篇布局,小到语言风格,都能够采取知性化策略。
(二) 完整学科体系构建的要求
笔者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编辑学教材,现存的也基本上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们多年的心得和笔记,经验性、可操纵性强,但却是零散的,不能建立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这是什么原因?知性认识可以作答。
上面在知性的定义中,笔者已提到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有两个阶段,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对于感性认识怎样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问题,则一直含混不清。另外,我们大都认为经验主义直接植根于感性认识,然而对于知性认识却知之甚少。“感性认识的方法是‘直感性’;知性认识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分析性;理性认识的方法是综合的辩证法”。编辑要做的就是在自己于实践中得到的关于编辑工作的经验(知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到有关本门学科的系统理论体系。
所以,在编辑的学科领域内,引入知性化策略,加强对编辑工作的知性认识,对于构建编辑学科完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三) 应对媒介融合的要求
强势媒体尤其是影视和网络对传统出版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能够为传统出版所用,如影视和图书的周期性互动规律,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以及悬疑类畅销书的大盛等(见表1)。
系列图书《山楂树之恋》的热销和最近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不无联系,当红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让人们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实力,悬疑类小说风潮从2005年奇幻武侠“诛仙”和蔡骏的“心理悬疑”系列,到2006年和2007年的盗墓小说,再到2008年的“藏地密码”一路不衰,这些只是其中的典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具备一些共同点,那就是文字的表现力和张力很强,文学构造力体现在全篇布局上讲求“机智”,即便是非虚构类图书也能在词语的行文的章法上翻新出奇,既不仅止于煽情的感性表达,也不一味地理性说教,而是通过机智幽默的文笔,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用密集的人性关怀、跌宕的故事情节和适宜的观点表露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失教育意义。所有这些无一不带有知性化的因素。
现代汉语要求文本表现力更加从容、缜密与曲折,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表达。“在这一过程之中,追求知性对经验的穿透,以知性对语言进行重构,使各种对立的、不调和的性质达到均衡或能够共存,增强文本的包容性与语言的张力效果”。
(四) 适应载体变更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载体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正进一步促进传媒业的巨大革新,手机、电脑和电子书等等媒介很大程度上,让受众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介的外在形式上对自身在选择阅读对象时的干扰,而文化内容渐渐回归到了主导地位。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13年全球电子书市场的销量将从2008年的70万部增加到2800万部,中国电子书市场也面临着一个机遇期,这对电子书的硬件设施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考验。2010年6月1日,盛大集团斥资一亿美元,成立了一人一书(0POB)基金,用于电子书硬件的研发和内容的补贴。这也对传统编辑和新型的网络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网络文学进行选择和加工被提上日程。
对文化选择的知性化策略,可一改电子书内容资源的零散、良莠不齐的缺点,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降低读者的时间成本,促进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的良性竞争与融合。
三 知性化策略在编辑工作中的演进之道
(一) 提高知性力: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
知性要求编辑要有对周围事物和 自身状况的客观认知,不断提升自身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自主地位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智慧”。所以要实施编辑对文化内容选择的知性化策略必须提高编辑自身的知性力,即“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冷静审视、独立思考并能创造附加性价值的能力”。
文化的全球化,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编辑既要开眼看世界,对外来异域文化进行筛选、择优,也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缓和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促进文化的双赢而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对文化选择的知性化策略,需要当代中国编辑具备这种对自己从属的本土民族文化的清醒的自知之明,看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处理好文化输出和文化引进的关系,争取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
(二) 发掘知性美:争做学者型编辑
知性化就要发掘知性美,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学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学者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底蕴,其思想、观念、性格、爱好等方面凝结成了某种具有文化气息的气质,并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使接触到的人都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从而流露出源源不断的魅力,这是知性美的一大特征。鲁迅、陈独秀、胡适、邹韬奋、张元济、恽铁樵、茅盾、钱杏邨、赵家璧等都是具有知性美的学者型名编辑、出版家。
“要成为学者型编辑,或者编辑家,必须有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学者化’过程,一个‘化’字表明,学无止境,‘化’无止境,我们从事各类媒体的编辑,要经过长期的不倦努力,甚至要用一生的心血,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积学酌理,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头脑清醒、嗅觉敏锐、学术涵养深厚、文化人格健全的编辑家和学者”。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知性化学者型编辑。
(三) 提倡编辑对出版物的知性阅读:知性化策略的最终实现。
出版物在发行之前,最先对其内容进行阅读的是编辑,那么编辑对出版物的知性阅读,就应该是编辑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作者的观点,与出版物反复对话,并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反思,以及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
这一环节是实施整个知性化策略的关键,是建立在以上两点之上的质的飞跃。这一过程中,编辑会调动一切自身业已具备的知性情感和因素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加工、筛选,并最终形成优秀的文化知识作品。
知性化策略是在当前大文化、大媒体的背景之下对当代中国编辑提出的新要求,它的实施将对我们整个传媒行业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对探索编辑工作的新出路,实现现代新型出版业对传统出版业的继承、颠覆与革新,争取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 知性的内涵及编辑知性意识的缺失
“知性”的德文原文为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知性界定为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连接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认为,认识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而没有知性认识。事实上知性认识作为认识辩证发展的一个环节不但是客观存在,而且在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知性的表现就是“智慧”、“聪明”。综合起来讲,知性就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以及在感性基础之上运用这种能力,而达到的既不同于感性,又有别于理性的认识。所以说知性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没有这个阶段,人类的情感和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不完整的,达尔文的情感进化论就包含了对知性作为人类情感和思维进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的诸多论述。
当今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或者是过于感性化,或者只是经验性的,另外就是过于理性化。以编辑工作为例,当代编辑对出版物文化内容的选择就有这样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对文化的选择,那么知性化策略的要求就此应运而生,而且应当被人们尤其是作为文化传播“把关人”的编辑所重视。
二 对出版物文化内容实施知性化策略对于当代编辑的必要性
(一) 语言文字的转化与回归
文化基本的时空传播载体是语言和文字,它们作为文化符号,扮演着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传人,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优秀的学者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其中具有革命性的一举则是白话文运动。
现代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法的影响,逐渐服从于语法规范和语义逻辑的支配,为了追求文字表达严密的逻辑性、清晰易懂的语义,一改古典汉语超语法的特点,转而注重语法规范,不仅增加了人称代词、连词等句子成分,也使句子结构变得非常复杂。且在此基础上,现代汉语具备了日臻完备的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文字表达,侧重于简明易懂的口语——“言文一致”,因而在书面语中大量使用了虚词和双音节、多音节词汇。现代汉语内容上长于理性表达,具体表现在语义的连续性、思维过程的抽象性和意识上的时间性,而形式上则自由多变。
现代文化的知性化策略恰恰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现代汉语的上述特性易于与知性因素结合,就一本书而言,大到整个行文过程的谋篇布局,小到语言风格,都能够采取知性化策略。
(二) 完整学科体系构建的要求
笔者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编辑学教材,现存的也基本上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们多年的心得和笔记,经验性、可操纵性强,但却是零散的,不能建立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这是什么原因?知性认识可以作答。
上面在知性的定义中,笔者已提到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有两个阶段,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对于感性认识怎样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问题,则一直含混不清。另外,我们大都认为经验主义直接植根于感性认识,然而对于知性认识却知之甚少。“感性认识的方法是‘直感性’;知性认识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分析性;理性认识的方法是综合的辩证法”。编辑要做的就是在自己于实践中得到的关于编辑工作的经验(知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到有关本门学科的系统理论体系。
所以,在编辑的学科领域内,引入知性化策略,加强对编辑工作的知性认识,对于构建编辑学科完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三) 应对媒介融合的要求
强势媒体尤其是影视和网络对传统出版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能够为传统出版所用,如影视和图书的周期性互动规律,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以及悬疑类畅销书的大盛等(见表1)。
系列图书《山楂树之恋》的热销和最近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不无联系,当红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让人们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实力,悬疑类小说风潮从2005年奇幻武侠“诛仙”和蔡骏的“心理悬疑”系列,到2006年和2007年的盗墓小说,再到2008年的“藏地密码”一路不衰,这些只是其中的典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具备一些共同点,那就是文字的表现力和张力很强,文学构造力体现在全篇布局上讲求“机智”,即便是非虚构类图书也能在词语的行文的章法上翻新出奇,既不仅止于煽情的感性表达,也不一味地理性说教,而是通过机智幽默的文笔,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用密集的人性关怀、跌宕的故事情节和适宜的观点表露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失教育意义。所有这些无一不带有知性化的因素。
现代汉语要求文本表现力更加从容、缜密与曲折,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表达。“在这一过程之中,追求知性对经验的穿透,以知性对语言进行重构,使各种对立的、不调和的性质达到均衡或能够共存,增强文本的包容性与语言的张力效果”。
(四) 适应载体变更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载体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正进一步促进传媒业的巨大革新,手机、电脑和电子书等等媒介很大程度上,让受众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介的外在形式上对自身在选择阅读对象时的干扰,而文化内容渐渐回归到了主导地位。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13年全球电子书市场的销量将从2008年的70万部增加到2800万部,中国电子书市场也面临着一个机遇期,这对电子书的硬件设施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考验。2010年6月1日,盛大集团斥资一亿美元,成立了一人一书(0POB)基金,用于电子书硬件的研发和内容的补贴。这也对传统编辑和新型的网络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网络文学进行选择和加工被提上日程。
对文化选择的知性化策略,可一改电子书内容资源的零散、良莠不齐的缺点,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降低读者的时间成本,促进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的良性竞争与融合。
三 知性化策略在编辑工作中的演进之道
(一) 提高知性力: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
知性要求编辑要有对周围事物和 自身状况的客观认知,不断提升自身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自主地位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智慧”。所以要实施编辑对文化内容选择的知性化策略必须提高编辑自身的知性力,即“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冷静审视、独立思考并能创造附加性价值的能力”。
文化的全球化,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编辑既要开眼看世界,对外来异域文化进行筛选、择优,也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缓和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促进文化的双赢而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对文化选择的知性化策略,需要当代中国编辑具备这种对自己从属的本土民族文化的清醒的自知之明,看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处理好文化输出和文化引进的关系,争取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
(二) 发掘知性美:争做学者型编辑
知性化就要发掘知性美,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学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学者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底蕴,其思想、观念、性格、爱好等方面凝结成了某种具有文化气息的气质,并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使接触到的人都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从而流露出源源不断的魅力,这是知性美的一大特征。鲁迅、陈独秀、胡适、邹韬奋、张元济、恽铁樵、茅盾、钱杏邨、赵家璧等都是具有知性美的学者型名编辑、出版家。
“要成为学者型编辑,或者编辑家,必须有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学者化’过程,一个‘化’字表明,学无止境,‘化’无止境,我们从事各类媒体的编辑,要经过长期的不倦努力,甚至要用一生的心血,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积学酌理,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头脑清醒、嗅觉敏锐、学术涵养深厚、文化人格健全的编辑家和学者”。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知性化学者型编辑。
(三) 提倡编辑对出版物的知性阅读:知性化策略的最终实现。
出版物在发行之前,最先对其内容进行阅读的是编辑,那么编辑对出版物的知性阅读,就应该是编辑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作者的观点,与出版物反复对话,并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反思,以及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
这一环节是实施整个知性化策略的关键,是建立在以上两点之上的质的飞跃。这一过程中,编辑会调动一切自身业已具备的知性情感和因素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加工、筛选,并最终形成优秀的文化知识作品。
知性化策略是在当前大文化、大媒体的背景之下对当代中国编辑提出的新要求,它的实施将对我们整个传媒行业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对探索编辑工作的新出路,实现现代新型出版业对传统出版业的继承、颠覆与革新,争取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