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法国钢琴家亚历山大·塔霍在国家大剧院的独奏会上看谱演出,这个非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国内音乐界很大的争议。2014年5月,塔霍来上海举行独奏会,在演出前的媒体见面会中,我向他提出了这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原本担心他会斥责一番这个业内所谓“约定俗成”的规则,然而,他只是平静地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近十年来,我的记忆力开始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不看谱的话,我就无法继续演奏音乐会了。我别无选择。”
如此毫不掩饰的坦诚回答顿时让在场的所有记者肃然起敬。的确,在现场音乐会中,听众更需要的是对音乐的体验,而非钢琴家对记忆力的炫耀。只要演奏出的音乐足够打动人,我们又何必纠结于看谱还是背谱的问题呢?
1968年出生的亚历山大·塔霍是新生代钢琴家中的佼佼者、法国钢琴学派最杰出的继承人。他五岁学钢琴,十四岁开始就在国际大赛上屡屡获奖。十七岁时,塔霍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塔霍的钢琴音色晶莹剔透,乐句深情优雅,尤其擅长巴赫、肖邦、舒伯特及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在他身上,既有法兰西的浪漫深情和古典乐的荡气回肠,又有被解放的创意灵感。所有这些元素集合在塔霍的钢琴音乐中,一个个音符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般,给人带来无穷的美感与体验。塔霍的音乐里总是有着源源不绝的奇思妙想,即使是最耳熟能详的作品,也因他的诠释而变得与众不同,外国媒体曾评论他“拥有当今驾驭琴音的最高水准”“真正能叫人感受到现代钢琴是一百种乐器的人”。
虽然在欧洲,亚历山大·塔霍早已是一位声名远扬的钢琴家了,但中国的乐迷认识他,大多是因为那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爱》。在这部节奏平缓的电影中,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用冷峻克制的镜头描述了一对退休音乐教师夫妇平静而琐碎的生活。在一个个沉默安详的镜头之下,涌动的是病痛、衰竭、死亡的悬疑阴郁气息,而塔霍是唯一一抹象征明亮的色彩。他在影片中饰演教师夫妇的学生,亲自上阵弹奏了舒伯特的即兴曲、巴赫的《众赞歌前奏曲》和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等曲目,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那一段段优美的钢琴声,如同塞纳河的细流,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入每个人的心田……
当时在筹备新作《爱》时,导演哈内克一直希望寻找一位“最合适的钢琴家”,他并不需要一个纯粹的演员,而是“一个同时能担当演员角色的钢琴家”。在塔霍之前,哈内克已经找了三十多位钢琴家试镜,但一无所获。而塔霍最终没有让哈内克失望,在试镜后的三天内便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内容。“一个艺术家在镜头前的表现,不一定尽如人意。演员面对镜头既要有控制力,又要很自然,不会用力过猛。”对于钢琴学生这个角色,塔霍可以说是本色出演,“电影中所演的几乎都是我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事”,现实中的塔霍也有这么一位九十高龄的女老师,他会定期去探望。参演《爱》之后,塔霍接到很多片约邀请,但他都拒绝了,“因为我不是一位演员”。他之所以接受《爱》,是因为演的就是他自己。“我以后不会再参演电影了,除非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打电话给我,也许我会考虑一下。”他调皮地开玩笑道。
塔霍对肖邦的乐曲一直有着特别的偏爱。“肖邦是和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我纠缠不清的一个人,是我在巴黎音乐学院读书时一直陪伴我的作曲家。”对塔霍来说,肖邦的音乐是伴随他一生的。“从孩提时代开始演奏肖邦到现在,我可以感受到他在不同时期给我的不同影响。青少年时期,肖邦就像你一个亲密的朋友,肖邦的作品一方面很忧伤,另一方面又很激烈,就好像在向青少年说话。当你成年后,你可以感觉到肖邦的音乐是可以用一生去演奏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还不足以找到最好的或是尽可能多的演奏方式。”
塔霍在练习肖邦作品时,往往会去巴黎的第九区。“因为那里是巴黎的肖邦区,他在巴黎时住过那里二十多处房子。在那里演奏,我能感受到肖邦的气息,有时伴随着旋律,我甚至能听到他在我耳边低吟。”塔霍甚至会探访到那些祖上认识肖邦的人,跟他们聊有关肖邦的一切。作为一个波兰人,肖邦十七岁离开波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正因为如此,塔霍觉得肖邦的音乐是非常怀旧的。“我在演奏肖邦的音乐时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思念。我很幸运,我在法国有一个自己的家,而同时我又能体会到一个人远离家乡的感觉,因为我一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演出,我对背井离乡时对家乡的怀念非常感同身受。肖邦的音乐带给我一种距离感,一种远离家乡之感。”
十五年前,塔霍把家里的钢琴卖掉了,一方面是想给自己留一些私人的空间,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家里有钢琴,我就一刻也忍不住要去摸它,去弹奏肖邦”。因此他觉得家里不放钢琴更好,这样他就可以去巴黎的各个地方工作,只需要带着这次工作所需的乐谱。他去朋友家练琴时,也会提前告诉他们,把和他将要练习的曲目没有关系的谱子拿走,“在一个不属于我自己的环境中,工作反而会更加集中精力”。直到现在,塔霍的家里仍然没有钢琴。一位钢琴家家里居然没有钢琴?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塔霍真可以算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钢琴家了。
塔霍表示,自己并不想局限在古典钢琴家这个僵化的身份里,“我随时准备解放,让自己悠游在充满创意的世界中”。前几年,他做了一个“钢琴之歌”的音乐计划,以此来向流行音乐致敬。因为在塔霍的认识里,流行音乐是和古典音乐一样严肃的,“音乐家有权利去表现任何形式的音乐”。追溯起来,塔霍的祖父是活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小提琴手,不仅和古典交响乐团合作过,还在餐厅和舞会上演奏。“我的祖父表演各种形式和风格的音乐,所以我从小受到的音乐熏陶也是如此,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被赋予同等分量的意义。”
这个“钢琴之歌”的音乐计划是向一些作曲家进行委约,让他们每个人基于流行歌曲创作一首钢琴作品,其中包括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等。每首曲子长短不定,短的有一分多钟,长的有七分多钟。总共大概有十五首左右的作品,最后集合起来举办了一系列的音乐会。那么对此创举,观众反应如何呢?“观众觉得非常有趣、有创意,而且非常惊讶,因为将流行歌曲和现代音乐联系起来的作品很少。”
塔霍还到巴黎的酒馆寻找音乐家的遗作,发行了《屋顶上的牛》(Boeuf sur le Toit)专辑。“屋顶上的牛”是位于巴黎第八区的酒馆,“我听祖父说了很多关于这家小酒馆的历史。当时几乎所有的巴黎人都喜欢这家小酒馆,有很多不同职业的人到过这里,包括卓别林、可可·香奈儿等”。那儿有二十架钢琴,每天晚上爵士钢琴家们都会聚集在这里,大家吃喝、讨论、演奏、碰撞,寻找音乐的灵感。这份长长的名单包括了拉威尔、格什温、米约和杜赛特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都在这家酒馆上演,“‘屋顶上的牛’是那时巴黎的全部”。
为了在《屋顶上的牛》专辑中勾勒出一幅二十世纪法国巴黎的风貌,塔霍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和寻找历史资料,力求完整地呈现当年在小酒馆中演奏过的音乐。“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当年演出的节目单,我们也很难知道当时实际演奏的状况,但是幸好乐谱还是有留存下来的,而且有许多人都亲历过那时的情景。”塔霍请教了很多专家,包括当年乐谱的收集者等,希望能原汁原味地还原出旧时巴黎令人迷醉的斑斓色彩。“这也是我想在我的专辑中表达的。我的唱片是向这个场地致敬,没有这个酒馆,也就没有法国音乐的今天。”
如此毫不掩饰的坦诚回答顿时让在场的所有记者肃然起敬。的确,在现场音乐会中,听众更需要的是对音乐的体验,而非钢琴家对记忆力的炫耀。只要演奏出的音乐足够打动人,我们又何必纠结于看谱还是背谱的问题呢?
1968年出生的亚历山大·塔霍是新生代钢琴家中的佼佼者、法国钢琴学派最杰出的继承人。他五岁学钢琴,十四岁开始就在国际大赛上屡屡获奖。十七岁时,塔霍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塔霍的钢琴音色晶莹剔透,乐句深情优雅,尤其擅长巴赫、肖邦、舒伯特及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在他身上,既有法兰西的浪漫深情和古典乐的荡气回肠,又有被解放的创意灵感。所有这些元素集合在塔霍的钢琴音乐中,一个个音符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般,给人带来无穷的美感与体验。塔霍的音乐里总是有着源源不绝的奇思妙想,即使是最耳熟能详的作品,也因他的诠释而变得与众不同,外国媒体曾评论他“拥有当今驾驭琴音的最高水准”“真正能叫人感受到现代钢琴是一百种乐器的人”。
虽然在欧洲,亚历山大·塔霍早已是一位声名远扬的钢琴家了,但中国的乐迷认识他,大多是因为那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爱》。在这部节奏平缓的电影中,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用冷峻克制的镜头描述了一对退休音乐教师夫妇平静而琐碎的生活。在一个个沉默安详的镜头之下,涌动的是病痛、衰竭、死亡的悬疑阴郁气息,而塔霍是唯一一抹象征明亮的色彩。他在影片中饰演教师夫妇的学生,亲自上阵弹奏了舒伯特的即兴曲、巴赫的《众赞歌前奏曲》和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等曲目,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那一段段优美的钢琴声,如同塞纳河的细流,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入每个人的心田……
当时在筹备新作《爱》时,导演哈内克一直希望寻找一位“最合适的钢琴家”,他并不需要一个纯粹的演员,而是“一个同时能担当演员角色的钢琴家”。在塔霍之前,哈内克已经找了三十多位钢琴家试镜,但一无所获。而塔霍最终没有让哈内克失望,在试镜后的三天内便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内容。“一个艺术家在镜头前的表现,不一定尽如人意。演员面对镜头既要有控制力,又要很自然,不会用力过猛。”对于钢琴学生这个角色,塔霍可以说是本色出演,“电影中所演的几乎都是我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事”,现实中的塔霍也有这么一位九十高龄的女老师,他会定期去探望。参演《爱》之后,塔霍接到很多片约邀请,但他都拒绝了,“因为我不是一位演员”。他之所以接受《爱》,是因为演的就是他自己。“我以后不会再参演电影了,除非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打电话给我,也许我会考虑一下。”他调皮地开玩笑道。
塔霍对肖邦的乐曲一直有着特别的偏爱。“肖邦是和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我纠缠不清的一个人,是我在巴黎音乐学院读书时一直陪伴我的作曲家。”对塔霍来说,肖邦的音乐是伴随他一生的。“从孩提时代开始演奏肖邦到现在,我可以感受到他在不同时期给我的不同影响。青少年时期,肖邦就像你一个亲密的朋友,肖邦的作品一方面很忧伤,另一方面又很激烈,就好像在向青少年说话。当你成年后,你可以感觉到肖邦的音乐是可以用一生去演奏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还不足以找到最好的或是尽可能多的演奏方式。”
塔霍在练习肖邦作品时,往往会去巴黎的第九区。“因为那里是巴黎的肖邦区,他在巴黎时住过那里二十多处房子。在那里演奏,我能感受到肖邦的气息,有时伴随着旋律,我甚至能听到他在我耳边低吟。”塔霍甚至会探访到那些祖上认识肖邦的人,跟他们聊有关肖邦的一切。作为一个波兰人,肖邦十七岁离开波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正因为如此,塔霍觉得肖邦的音乐是非常怀旧的。“我在演奏肖邦的音乐时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思念。我很幸运,我在法国有一个自己的家,而同时我又能体会到一个人远离家乡的感觉,因为我一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演出,我对背井离乡时对家乡的怀念非常感同身受。肖邦的音乐带给我一种距离感,一种远离家乡之感。”
十五年前,塔霍把家里的钢琴卖掉了,一方面是想给自己留一些私人的空间,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家里有钢琴,我就一刻也忍不住要去摸它,去弹奏肖邦”。因此他觉得家里不放钢琴更好,这样他就可以去巴黎的各个地方工作,只需要带着这次工作所需的乐谱。他去朋友家练琴时,也会提前告诉他们,把和他将要练习的曲目没有关系的谱子拿走,“在一个不属于我自己的环境中,工作反而会更加集中精力”。直到现在,塔霍的家里仍然没有钢琴。一位钢琴家家里居然没有钢琴?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塔霍真可以算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钢琴家了。
塔霍表示,自己并不想局限在古典钢琴家这个僵化的身份里,“我随时准备解放,让自己悠游在充满创意的世界中”。前几年,他做了一个“钢琴之歌”的音乐计划,以此来向流行音乐致敬。因为在塔霍的认识里,流行音乐是和古典音乐一样严肃的,“音乐家有权利去表现任何形式的音乐”。追溯起来,塔霍的祖父是活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小提琴手,不仅和古典交响乐团合作过,还在餐厅和舞会上演奏。“我的祖父表演各种形式和风格的音乐,所以我从小受到的音乐熏陶也是如此,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被赋予同等分量的意义。”
这个“钢琴之歌”的音乐计划是向一些作曲家进行委约,让他们每个人基于流行歌曲创作一首钢琴作品,其中包括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等。每首曲子长短不定,短的有一分多钟,长的有七分多钟。总共大概有十五首左右的作品,最后集合起来举办了一系列的音乐会。那么对此创举,观众反应如何呢?“观众觉得非常有趣、有创意,而且非常惊讶,因为将流行歌曲和现代音乐联系起来的作品很少。”
塔霍还到巴黎的酒馆寻找音乐家的遗作,发行了《屋顶上的牛》(Boeuf sur le Toit)专辑。“屋顶上的牛”是位于巴黎第八区的酒馆,“我听祖父说了很多关于这家小酒馆的历史。当时几乎所有的巴黎人都喜欢这家小酒馆,有很多不同职业的人到过这里,包括卓别林、可可·香奈儿等”。那儿有二十架钢琴,每天晚上爵士钢琴家们都会聚集在这里,大家吃喝、讨论、演奏、碰撞,寻找音乐的灵感。这份长长的名单包括了拉威尔、格什温、米约和杜赛特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都在这家酒馆上演,“‘屋顶上的牛’是那时巴黎的全部”。
为了在《屋顶上的牛》专辑中勾勒出一幅二十世纪法国巴黎的风貌,塔霍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和寻找历史资料,力求完整地呈现当年在小酒馆中演奏过的音乐。“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当年演出的节目单,我们也很难知道当时实际演奏的状况,但是幸好乐谱还是有留存下来的,而且有许多人都亲历过那时的情景。”塔霍请教了很多专家,包括当年乐谱的收集者等,希望能原汁原味地还原出旧时巴黎令人迷醉的斑斓色彩。“这也是我想在我的专辑中表达的。我的唱片是向这个场地致敬,没有这个酒馆,也就没有法国音乐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