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创业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类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使用创新工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类课程通过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环节,将体验教学、影视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型人才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是“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开设系列“创新创业类课程”,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创新和创业是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以自我谋职能力为核心的拓展事业功能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执行功能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基本功能。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来讲,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等五个方面;创业能力除了包括创新能力外,还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实践证明,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支持下,西南交通大学按照课程的内在逻辑设计了9门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主要包括“知识经济与创新”、“发明创造与技巧”、“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等,已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提倡一至二年级选修“知识经济与创新”和“发明创造与技巧”,三至四年级选修“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自2000年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以来,已有万名本科生选修,其中“知识经济与创新”是学校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通识教育模块中的限选课之一,为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大量本科生选修。“知识经济与创新”课程从科技创新史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入手,揭示社会历史形态更迭的动因,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知识经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讲述创新的基本理论。“发明创造与技巧”课程集中讲授创新思维的特点与方式、创新方法的种类与应用技巧,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方法训练。“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课程在系统讲授TRIZ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辅助创新(cAI)工具,将世界专利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对有关教学软件的使用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技能,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业学”课程则从树立学生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技能、解决当前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出发,着重讲解创业学基本原理,并对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管理进行案例式和模拟式讲解。总的来看,四门课程具有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的教学设计特点,已形成了“创新理论和观念——创造技能和方法——创造平台和工具—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四部曲的课程体系,着力于学生创智、创新、创造、创业等“四创”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课程必须首先“创新”:应用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实施创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将体验教学、影视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1,体验教学法
  创新创业课程知识是扎根于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之更容易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比如,在“知识经济与创新”课讲解“知识经济的发展观”部分时,我们请同学们联系自己身边的事例,借助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工业经济的发展予以反思,激发学生领悟知识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在“发明创造与技巧”课讲解“系统科学方法”部分时,我们让去过都江堰的同学(学校所在地成都市辖都江堰)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及其整体功能,认识这一伟大的系统工程中蕴含的系统科学知识和方法;在“创新方法与应用(TPdZ)”课讲解“物场模型分析”部分后,让同学们分析身边的一种行为(如坐在椅子上的人、钢笔写字、踢足球等)的物场模型结构。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对教育情镜进行体验,来认识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授课效果。
  
  2.影视教学法
  围绕教学活动,我们除了使用公共邮箱、网站留言、飞信、QQ群辅助教学外,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影视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过于平面化甚至枯燥无味的现象。为此,我们精心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优秀影视作品,逐渐建立起课程教学的影视资料库。比如,在“知识经济与创新”课讲解“知识经济的科学技术”部分时,我们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讲的“在人类攀登五座科学高峰所派生出来的八大类高新技术体系”内容,选择了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数学对其他学科和高科技的影响”(中科院院士杨乐主讲)、“火星探测和生命起源”(美国促进中国科普协会会长李杰信主讲)、“超导的魅力”(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主讲)等影视资料;在“发明创造与技巧”课讲解“科学创新思维”内容时,我们选择了Discovery Channel的科学发明之科学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现系列、发明与生活等影视资料;在“创业学”课中播放有关科技英才依靠创新完成创业的短片。我们安排每门课程播放3次影视资料,每次时间约为65分钟,课程余下时间,请学生根据影视教学内容谈观后感。同时,我们还注意在PPT制作时根据需要适当插入一些影像剪辑资料。
  影视教学法的实施,极大地延伸了学生眼、耳、脑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摆脱了枯燥的死记硬背,朝着多样性、综合性、趣味性方向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
  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成功的案例教学也不可能实现。在教研活动和教学准备工作中,我们非常注意从网络、报纸、电视、杂志、书籍以及各类专业的案例库中选择教学案例,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再开发再设计。比如,在“知识经济与创新”课中,我们根据“铱星为什么成为流星”的网上案例材料,对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的设计、市场前景、技术成熟度、经营决策等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翔实讲解案例材料。同时还与有关单位(如高新区、科技管理部门、高新企业)联系,尽量保证案例的时效性。在“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课讲解“40个发明原理”时,我们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来说明嵌套原理、 预置防范原理、中介物原理、复合材料原理在其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使学生可以深入这些真实案例之中,如同进入现实情景,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把所学知识与理论链接到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成积极的追问者与主动的思索者。
  
  4.研讨教学法
  研讨教学法重在师生平等对话,针对某个问题,开展研讨,以不同的思维方式、问题视角来展示各自的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将研讨教学法具体分为明确选题、探索思考、交流讲评、总结提高四个步骤。在明确选题阶段,教师主要讲清“如何从问题到选题”,明确问题的背景、问题的清楚表述及问题的解决构想等内容;第二个阶段,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去查阅资料,梳理观点,产生想法,进行创造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尝试;第三个阶段,通过小组交流、班级讲评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讲出来,并对他人的观点予以评论,进行“研”与“讨”;最后是总结提高阶段,教师点评,完善问题解决思路。例如,在“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课讲解“物理矛盾”内容时,第一步先从理论上弄清物理矛盾的含义(对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一个部件,同时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解答域及解决思路,给出问题“如何通过斑马线而使司机全程低速通过一条穿过校园的马路”。第二步,同学们经过思考探求,得到了三个备选方案:全部路段都画上斑马线,改造成波浪形(z字形)曲折道路,在普通道路上画上扭曲的斑马线。第三步,同学们进行交流讲评:第一种方案虽然花费较少,但成效差;第::种方案代价昂贵,但相对牢靠;第三种方案将前两种方案相结合,花费不多,也相对安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完善,在普通道路上画上扭曲的斑马线看起来就像波浪路面上的斑马线一样,司机大脑中的条件反射精确地产生作用,达到价格上和效果上的最优结合,从而实现了物理矛盾的现实解决。
  研讨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的传授,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有利于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让他们学会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模拟教学法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致力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需要通过实践而真正被掌握,理论教学过程有待延伸到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落足点在于“实践”。由于条件环境的局限,一方面,我们有意安排学生到高新区、企业参观,获取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更加注意运用模拟教学法来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提供了模拟教学活动的理论指导,而模拟教学则是对理论教学的应用。一般而言,我们将理论知识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比如,我们要求完成“创业学”课程学习的同学利用电子商务模拟创办企业(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小组)。首先是对创业企业具体所在地的创业宏微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寻找与识别商业机会。其次要求调查市场、竞争者,进行财务分析,完成计划摘要、产品(或服务)介绍、市场预测、市场营销计划、生产和运营计划、人员及组织结构、财务计划等等。如果创办高科技企业,还需进行创业融资和风险管理分析。最后是对选定的创业计划的执行。其中,教师作为模拟公司的顾问发挥指导作用,最终的考核重在过程的评定。
  模拟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讨论或者假设案例的实施,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模拟与专题研讨达到应用理论、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管理技能的目的。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从课堂效果看,“创新创业类教育系列课程”选课学生众多,每学期可达700人;到课率较高,平均达80%;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可达50%。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工作中,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明确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专设了‘创造学’、‘发明创造与技巧’、‘知识经济与创新’等选修课程,规定了创新教学和实践学分,引导和激励学生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创造技能和方法
  在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和“发明创造与技巧”课中,基于创新思维发展规律,我们重点讲述创造发明的技巧和方法,重点讲解类比与模型、机遇与灵感、想象与知觉、发散与收敛、系统科学方法以及技术创造过程的理论,详细探讨仿生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组合创新法、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变异创新法和智力激励法等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其他创造过程中予以学习和借鉴,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创新的技能方法,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实现率。
  
  3.使学生熟悉了创造平台和工具
  在“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建成了拥有170台电脑的实验室平台系统。教师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教学,在系统讲授TRIZ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靠实验室平台建设,应用计算机辅助创新(CAD工具,将世界各国专利与设计发明创新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学生使用创新工具的能力。
  
  4.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在“创业学”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创业者素质特征、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计划的编制、创业融资、创业企业市场营销组织与管理、创建企业、创业企业的组织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风险管理、创业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问题的讲解,结合学生的模拟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居全国高校前列。
  
  参考文献:
  [1]杨学军,张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
  [2]戴育滨,张日新,张光辉.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分类与能力特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41-42.
  [3]蒋笃运,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2):39-41.
  [4I何丽君,唐玉光.研讨式教学:高等学校教学的新走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45-147.
  [5]郭汉民,李永春,田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试析研讨式五步教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40-143.
  [本文系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P09071)及西南交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09)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践中各学科对多媒体教学使用有不同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必须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密切联系。本文分析了近些年来大学生学习行为出现的新变化,根据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点与教学内容,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进行了若干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经济学;课件;信息化    一、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互联网与电脑用户数量每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空
期刊
摘要:创业与大学教育相互促进,创业教育应该是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科目,作为学生学习和大学办学的主要目标。创业是一个基本的转化过程,是从想法到实业,从实业到创造价值。创业在美国大学教学中已经蓬勃开展,正在成为大学自身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创业教学与音乐教学一样,都可以从专业学习延伸到业余学习。创业教育是一种理想的通识教育,他可以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将原来毫不相干的学科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创业要成为真正
期刊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制于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方案的设计中出现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层层错位。改变这种错位,首先需要理念的转变,继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重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期刊
摘要: 两大法系的教育模式各有优长,我国传统的大陆法系教育模式应扬长避短地借鉴英美法系的教育模式。烟台大学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具特色的英美法教育模式。在机制创新方面,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烟台大学英美法研究中心”,并设置了专门的英美法实验班;在制度保障方面,在正式的教学计划中纳入了专门的英美法方向课程,并实现了双语或全英语授课;在授课方法方面,成功采用了颇具英美法特色的“案
期刊
摘要: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但现有的研究对于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存在较大争议,例如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职业道德的形成,这一问题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以高校会计学专业为例,以会计学专业与非会计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与在职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基于Cohen量表设计实验问卷并进行实验研究,就影响会计师职业道德判断标准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摘要:河南大学深入开展了契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精神和体现学校实际和特色的“本科教学优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本文总结了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质量工程;教学改革;优质工程     河南大学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1万余人发展到今天的近4万人,规模扩大了3倍,对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水平、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如何面对新的发展
期刊
摘要:以浙江树人大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为例,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精准应用型目标定位,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精干的面向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完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大胆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就本科高校而言,除传统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外,相当一部分高校一般都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解读,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活动的探究等,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叉学习理论;项目教学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意义    项目教学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在真实情境中
期刊
摘要: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是本科生中的优秀人才。在推免生中实施本科阶段过渡到硕士阶段的衔接教育符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本文以语言学科为例介绍了本硕衔接教育的目标、实践方案,以及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成效。 关键词:本科;硕士;衔接教育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既有区别,又紧密相关。读完本科阶段马上攻读硕士的学生有两类。一类是攻读本硕连读
期刊
摘要:使用“教室应答系统”这一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发展。我们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它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教室应答系统;合作学习;人才培养     一、目前课堂教学面临的困难及教室应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