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全民关心的、最大的以人为本的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性健全、素质全面、追求卓越的社会,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是责任价值,责任是和谐社会的“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有位名人说过:“一个可以让学生找到归属感的校园,一个能够给学生创造发展空间的校园,一个令学生身在其中乐融融的校园,便是学生所渴望、所呼唤、所向往的学习之所、心灵家园。”的确,学校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之地,其职责就是引领人生,使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产生对人格健全、人生卓越的强烈追求,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行为、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健康的心态、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的素养,实现自身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而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教育部将“师德教育年”的主题确定为“爱与责任”,显然,教师、教师的爱与责任就成了抓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应热爱教育,增强责任感,奉献爱心,自觉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怎样让爱心与责任服务于教育教学?
根据我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第一,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意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关爱学生的意识就决定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最终必将影响到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呼唤心理健康、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另外,教师队伍的素质也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爱心、责任心。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关爱学生的意识。记得在四川地震时,有位优秀教师,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他在作这种选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教师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就不会乐于从事教育事业,那就搞不好教育。教育的育人特点和自身效益、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内在地决定了它的从业者要能够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做到:一要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自觉增强教育责任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就能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二要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从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领会自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使命,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三要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四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全在于他们,这种实有责任的教育事业会促使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负责任才能立于天地间。”负责任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负责任的学生,才会形成负责任的民族,才会使中国成为一个对全世界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老师应当加强责任意识,用心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思考未来,努力服务于教育事业。
第二,教师要用热爱与责任去经营我所从事的事业。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懂得教育不仅仅需要奉献,还需要用爱心、责任和智慧去精心经营我所从事的事业。我崇尚带着一颗神圣的心去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热爱教育,增强责任,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热爱教育才能增强责任,增强责任能强化热爱教育。热爱教育是增强责任的内在动因,是增强责任的动力和能源,增强责任是热爱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满足热爱教育需要的基本途径。是否热爱教育,影响着是否能够做到增强责任;是否增强责任,反映着一个教师是否热爱教育。可见,热爱教育,增强责任是制约教师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内在因素。只有热爱教育,增强责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因此,责任是胜于能力的,无论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能够让教师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要让爱心与责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敬业精神、责任心和爱心。”试想,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教师的心理都不是很健康,能教出健康发展的学生吗?若老师都没有用“心”去教,怎么能让学生做到用“心”去学呢?现在许多教师教学中仍处于诸多“不知”状态——不知自己处于何种位置、达到何种水平,不知如何发展自己,不知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不知如何去转化学生等。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真诚、深刻、丰富而且能把握住教学目标的。现在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是:没有责任心的任务式教学,缺乏爱心的教学,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效果很不佳。其实,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要让爱心与责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实现五个“还给”:把提问与质疑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还给学生;把知识运用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交流与分享的快乐还给学生,真正用爱心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我们每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
第四,要带着强烈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有责任去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与纽带,我们要关心爱护公每一位学生,尤其对学困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等。但是,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又是参差不齐的,我们不能只教优生而忽略学困生,为了顾及每个学生,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坚持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在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教育要求和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用我们的爱心让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第五,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体现爱心与责任。教育具有育人功能,学校教育应当坚持“德育为首”,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感,形成服务他人、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志向,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真正把学校建成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对于思想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我们教师有责任去教育好他们,应用我们的爱心和情感去感化,去转变他们,而不是鄙视他们,甚至不负责任地把他们赶出校门,推向社会。每个教师都要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担当起责任,都应当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教育需要推行素质教育,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位,培养出21世纪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的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教育教学,让这份爱心与责任常留校园!
收稿日期:2012-12-22
怎样让爱心与责任服务于教育教学?
根据我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第一,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意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关爱学生的意识就决定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最终必将影响到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呼唤心理健康、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另外,教师队伍的素质也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爱心、责任心。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关爱学生的意识。记得在四川地震时,有位优秀教师,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他在作这种选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师。”“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教师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就不会乐于从事教育事业,那就搞不好教育。教育的育人特点和自身效益、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内在地决定了它的从业者要能够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做到:一要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自觉增强教育责任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就能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二要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从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领会自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使命,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三要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四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全在于他们,这种实有责任的教育事业会促使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负责任才能立于天地间。”负责任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负责任的学生,才会形成负责任的民族,才会使中国成为一个对全世界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老师应当加强责任意识,用心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思考未来,努力服务于教育事业。
第二,教师要用热爱与责任去经营我所从事的事业。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懂得教育不仅仅需要奉献,还需要用爱心、责任和智慧去精心经营我所从事的事业。我崇尚带着一颗神圣的心去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热爱教育,增强责任,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热爱教育才能增强责任,增强责任能强化热爱教育。热爱教育是增强责任的内在动因,是增强责任的动力和能源,增强责任是热爱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满足热爱教育需要的基本途径。是否热爱教育,影响着是否能够做到增强责任;是否增强责任,反映着一个教师是否热爱教育。可见,热爱教育,增强责任是制约教师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内在因素。只有热爱教育,增强责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因此,责任是胜于能力的,无论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能够让教师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要让爱心与责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敬业精神、责任心和爱心。”试想,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教师的心理都不是很健康,能教出健康发展的学生吗?若老师都没有用“心”去教,怎么能让学生做到用“心”去学呢?现在许多教师教学中仍处于诸多“不知”状态——不知自己处于何种位置、达到何种水平,不知如何发展自己,不知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不知如何去转化学生等。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真诚、深刻、丰富而且能把握住教学目标的。现在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是:没有责任心的任务式教学,缺乏爱心的教学,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效果很不佳。其实,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要让爱心与责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实现五个“还给”:把提问与质疑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还给学生;把知识运用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交流与分享的快乐还给学生,真正用爱心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我们每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
第四,要带着强烈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有责任去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与纽带,我们要关心爱护公每一位学生,尤其对学困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等。但是,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又是参差不齐的,我们不能只教优生而忽略学困生,为了顾及每个学生,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坚持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在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教育要求和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用我们的爱心让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第五,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体现爱心与责任。教育具有育人功能,学校教育应当坚持“德育为首”,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感,形成服务他人、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志向,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真正把学校建成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对于思想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我们教师有责任去教育好他们,应用我们的爱心和情感去感化,去转变他们,而不是鄙视他们,甚至不负责任地把他们赶出校门,推向社会。每个教师都要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担当起责任,都应当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教育需要推行素质教育,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位,培养出21世纪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的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教育教学,让这份爱心与责任常留校园!
收稿日期: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