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学的天空里遨游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导语】
  “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经、史、子、集以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博大精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传承。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国学的天空,走进一组与国学有关的美文里,感受国学魅力,积累国学知识,学习写作技巧。
  【选文一】
  千年的徽墨
  余显斌
  笔墨纸砚,自古被称为文房四宝。
  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一脉贯之,这四宝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缺一不可。一个文人,手执羊毫,蘸墨,运笔,云烟落纸,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因之活色生香,也因之水汽淋漓,也因之成为一种美。
  笔,在文房四宝中最早出现,也最早成为一种文化。砚台后来居上,放在文人案头,有端砚、歙砚、澄泥砚、洮河砚,四砚登场,难分高下。至于纸,应以玉版纸为最。
  而墨呢,一直显得一般,显得普通。
  这时,徽墨出现了,它如一个绝色女子,登台一唱,倾国倾城;却扇一顾,让人沉醉。从此,墨中代表,以徽墨为最。
  徽墨一出,历代文人赞不绝口,吟之诗歌,见之史册。
  何薳在《墨记》中提起徽墨,感慨道:“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他赞颂的是徽墨大家李廷珪的墨,更是赞颂徽墨的贵重、稀有。
  大文豪苏轼,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用遍墨锭,最重徽墨,贬谪海南,竟童心发作仿制徽墨不成,引起大火,烧掉自己的房子。徽墨高手中,他首推潘谷,在其酒醉落水死后,写诗悼念,“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将潘谷与李白并列,将徽墨与诗歌并重。
  对制墨大师赞颂最高的,莫过于大文人董其昌。谈到著名制墨大师程君房,他不吝赞美之词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这是赞颂程君房之名流传千古,也是说徽墨将成为历史的一座丰碑。
  今天,当我们仰望这座丰碑,犹能嗅到千年翰墨的馨香。
  这,简直是墨中传奇。
  更为传奇的是,《遁斋闲览》道:“大中祥符中,有贵族尝误遗一丸于池中。逾年,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这,即使放在今天,以化学为之,亦难达到。
  随着徽墨一天天发展,墨的制造也一日日精良,“龙香剂”“松丸”,材料不同,制法不同,效果各异,但有一样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文人的爱物。
  有人赞徽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是说其色质。有人说徽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谈的是手感与视觉冲击;也有的赞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则说其结实耐用,效果绝佳。
  徽墨若是女子,其骨清奇,其色妙绝。
  徽墨若是文章,其内涵深广,耐人品评。
  徽墨不说内里质地,单就外形,也是一件艺术品。周作人收藏的徽墨,不是用于写作,他舍不得,而是藏于书房木格中,视作珍宝,劳累后拿出来看看,养养眼,润润心。
  徽墨,重视质地,更重视外形,它将绘画、书法、雕刻集于一体。因此,徽墨书写时为墨,清闲时为观赏小品。其形其态,精美绝伦,以至于古人谈到也惊叹不已:“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
  一锭墨,浓缩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一锭墨,是一门国学。
  一锭墨,将中国雕刻、装饰、艺术浓缩在一块儿,让人叹为观止。
  徽墨,不仅仅是一锭墨,是徽文化的一枚邮戳,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枚邮戳。
  今天,当我们翻过几千年的文字,行走在汉文化的小巷里,也不由在心里慨叹,是谁,让这些历经数千年的文字,仍黑亮如新,仍馨香四溢?
  数千年的汉字,书写着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历史的书写,离不开墨工,离不开墨,尤其离不开精妙的徽墨。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9期)
  [解 读]这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源远流长的徽墨文化,徽墨的神奇,与文人墨客的赞叹融为一体,令人叫绝。作者由笔墨纸砚入笔,层层烘托,引出徽墨;然后列举许多与徽墨有关的奇闻轶事,巧妙地将徽墨的名贵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点出了徽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十年如石,一点如漆”等特点,突出了千年徽墨文化的深厚,让读者油然而生爱意。一锭徽墨,这时候已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传神,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充满诗意,深深打动人心。
  【选文二】
  几回花下坐吹箫
  曹雅欣
  箫,现为八孔,与笛同源,同属于材质以竹制为主的、不加簧片的单管类吹奏乐器,鼻祖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因此,很多人感觉笛与箫较难分辨。
  事实上,箫古称“篴”,发音为“笛”,笛箫确实容易混淆。直到唐宋以来,才明确称呼竖吹而无膜的为箫或洞箫,横吹而有膜的为笛。因此,一横一竖、有膜无膜,便彻底区分开了笛与箫。
  这区别,便形成了箫不同于笛的特色。笛膜震动形成了竹笛清脆明亮的声音,而由于无膜,箫的声音在竹管里荡漾而出时,音色就偏于悠远、深邃、柔美、沉郁,就像苏轼《赤壁赋》里所说: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之下、江水之上,当箫声起奏,缥缈如天外仙音,不绝回响于天地间,哀婉泣诉,引逗蛟龙的起舞、触动嫠妇的哀思。
  箫就是这样深邃,虽音量不大却影响力强劲。这种幽幽沉沉、缠缠绵绵、飘飘荡荡的气韵,正是独属于箫的气质。它的引导能使人沉浸在深层体味中,开启人的心扉,触动人的灵魂,是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深沉力量。
  所以洞箫与竹笛就形成了一阴一阳的区别:笛像是属阳的乐器,脆生生激越于阳光下;箫像是属阴的乐器,意绵绵悠扬于月光下。
  事实上,听箫,正是在月下才最有意境。比如清代黄景仁的《绮怀》所写: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独立风露夜,唯凭箫声幽咽为此生永隔的相思递诉;十五月圆夜,唯有箫声入酒抚慰披星伴月的断肠人。
  箫的阴性特征,使它的音乐大多都不是攻击性的、直来直去的表达,而像是婉转低回的、悠远轻柔的诉说。洞箫声转,如在耳边幽幽长叹,如清风徐徐拂过,而轻轻带走了人的心。
  所以箫声也最合忧伤的情绪,箫管里释放出淡淡的愁绪、绽放出幽然生香的夜之花。伴随着箫的心绪,是伤亦是美。
  箫声正如人声,动情于中,深情于外,似乎这样的音乐不是演绎出来的,而是诉说出来的、叹息出来的,甚至,是哽咽出来的。比如苏轼就形容箫是“如泣如诉”,箫声如呜咽,送别伤逝,追远怀古,哀远道尘烟,思别离情苦。说“箫声如咽”,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容。
  不吵不闹、沉静幽深的洞箫声,如一束澄澈的白月光,如一双女性的温柔手,如一道静夜的花间风,它奏响的不是耳畔的热闹,它是在与人的内心深处对话,牵起人心中角落里的柔情。
  所以箫的阴柔化,也符合女性化的特征。
  与箫最相合的乐器是古琴。琴箫合奏时:琴声清丽,箫声悠扬;琴声如珠玉,箫声如引线;琴如阳刚之男儿,箫如婉转之女子。琴箫和鸣,天衣无缝。
  (《醒狮国学》2015年第10期,有删节)
  [解 读]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吹奏乐器,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这篇文章从箫与笛的区别入文,引出箫的悠远、深邃、柔美、沉郁;然后借助引用,让读者感受箫声的独特魅力。细品读这些文字,如泣如诉的箫声仿佛就在耳畔响起,再浮躁的心也能沉静下来。
  在描写箫声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譬如“如一束澄澈的白月光,如一双女性的温柔手,如一道静夜的花间风……”这一句,让无形的洞箫声变得有形,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
  【选文三】
  汉字竖写有玄机
  董寅生
  据说,在西方意象派诗人眼里,汉字不仅是图画,还可作相当浪漫的解析。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第75章,将《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作:“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吗?”
  学习的习,如何成白色的翅膀了呢?这大概是因为庞德所接触的《论语》是繁体竖排,繁体的“习”,上部类似羽毛的“羽”,下部是白色的“白”,如果自上而下看,不留神,确实有可能把这一字看成是“羽”“白”两个字。不仅外国人,就算咱们中国人,在读竖排的汉字时也不时会闹出类似的笑话。
  像《论语·述而》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就有人认为原本应为“子在齐闻韶音,不知肉味”,后人传抄时,偶将韶音的“音”,上下两部间隔稍大,后人以讹传讹,遂渐渐将“音”字误会成了“三月”。
  古人之文,直行竖写,确有可能导致某些粗心的人把上下结构的字错看成两字,或将紧挨着的两个独体字瞧成一字,由此而生的误会不一而足。
  明永乐皇帝朱棣,以藩王起兵,成功之后,对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官员深恶痛绝,尤其是对大儒方孝孺,尽管谋臣姚广孝事先一再恳求他高抬贵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终究也被灭了十族。
  这样的暴政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痛愤,嘴上不敢说,暗地却不免非议。朱棣对此心中有数,于是一面加强锦衣卫、东厂四处侦缉,一面大开书局,招徕文士为其修《文献大成》《永乐大典》以粉饰太平。
  朱棣怕别人说他滥施暴政,所以连带相关字眼也避之唯恐不及。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当主考将拟议中的前几名试卷呈其裁决时,朱棣打开第一名的试卷,见其名字是江西丰城人孙曰恭,立即冲天大怒:这人的名字好生可恨,竟叫孙暴。打开第二张,此人姓邢名宽,立即又转怒为喜,对大臣讲:本朝只许邢宽(邢、刑同音),岂宜孙暴!即传旨以邢宽为本科头名,将孙某降为第三。
  孙曰恭自然很是冤枉,放在今天,这“曰”“恭”二字一左一右,绝不会读错,可是放在从前,“曰”“恭”二字一上一下,在本有心病的朱棣看来,自然会将这两字看成是一个残暴的“暴”字。
  直行竖写,有时也可以用来惩恶扬善。元杂剧里有出《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公要杀为非作歹的鲁斋郎,可是担心其后台从中作梗,于是在上奏其不法行为时,并没用其真名,而是将这个罪犯的名字写作“鱼齐即”。
  等圣旨下发,批准将罪大恶极的鱼齐即正法后,包公迅速在文书上添了几笔,“鱼”下加“日”,变成了“鲁”;“齐”下加几笔,便成了“斋”;“即”上加点,变成了“郎”。圣旨下,处斩鲁斋郎。于是这个自恃有保护伞护体的家伙就因这几笔的添加一命呜呼了。
  若不是直行竖写,这三个字改起来就绝不会那么自然顺畅、天衣无缝。
  (《国学》2015年第8期,有删节)
  [解 读]古人竖着写字与在竹木简牍上刻字以及汉字特点、人的生理习惯有关,但这篇文章却不写这些内容,而是另辟视角,讲述汉字竖写所引发的一系列有趣的误会与故事,一下子就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轻松一笑中了解到古人竖着写字这一常识,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特别的小窗。全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环环相扣,通俗易懂,令人回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台南镇中学]
其他文献
有人说文章的主题如同人的灵魂,文章的材料如同人的血肉,而文章的结构就如同人的骨骼。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谈谈议论文如何展开思路、安排结构。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考试说明》评分要求;议论文基本结构类型;提升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一、《考试说明》评分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作文结构方面的要求:基本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发展要求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构思新巧”;一等文“结构严谨”,
期刊
唱红岩,歌蓝天,他一生都在歌唱,他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党的文艺事业,就是他躬耕一生的“美丽家园”。  八旬人生,千余热作品;半生戎马,弦歌感人肠。  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革命战士的风花雪月。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始终坚定
期刊
【主题导语】  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信仰,而一旦这个民族丧失信仰,其命运着实令人担忧。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也有人说,信仰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选文一】  信仰  蒋希  我知道一只猎豹。风抚摸着它带血的皮毛,它知道面前这只疯狂的野牛对已身受重伤的它意味着什么。它最后一次冲上去,
期刊
高考作文备考一定要储备丰富而广博的素材。考场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就是一门调动材料的艺术,我们所看到的优秀作文决非考场上刹那的灵光乍现,它们往往是瞬时的感触加上长期积累的鲜活的素材的灵活运用的结果,其过程就彰显了用“材”之道。  2015年高考湖北卷“厚积薄发,方能成功”这篇满分作文就是典范:  厚积薄发,方能成功  一壶绝品好酒,总要经过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存放,方可称为美酒。新酿出的酒总带着丝丝
期刊
在全国上下以2015年两套新课标卷作文试题为模板掀起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备考热”的大背景下,2016年高考,适用考区最广的全国新课标卷Ⅰ却出了一道漫画型材料作文,这让广大师生感觉自己被命题中心狠狠地“耍”了一把,究其原因,大多数师生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备考视角仅仅局限在2015年两套新课标卷作文试题的形式上而已。  其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除了2015年两套新课标卷作文试题的形式外,还有更多的
期刊
【主题导语】  人世间最美的感情,是亲情。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盏明亮的灯,把夜空照亮;亲情是一片宁静的港湾,为我们酝酿希望。亲情里,不仅有妈妈絮絮的唠叨,忙碌的针线;不仅有爸爸默默的身影,深深的牵挂;同时,也有兄弟那厚重的关爱,不遗余力的支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浓浓的亲情,如潺潺的流水,在心间流淌。就让我们守护亲情,守护这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选文一】  母亲的安全感  张军霞  母亲一辈子
期刊
【阅读导航】  燕子是人类最亲近的自然朋友之一。当蝴蝶的翅翼还没有张开,风的舞步还不太轻盈时,燕子就已经乘着一叶云舟,顺着遥远的天际线,急急地飞来。它用那明亮的呢喃声,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花草树木,还有那轻柔的雨、妩媚的山、清亮的河;它用那明亮的呢喃声,给人们带来了欢笑,那一刻,花开了,村庄沸腾了,连脚下崎岖的山路也笑出了声——  燕子呢喃溢满堂前  秦 慰  20年前的春夏之交,飞
期刊
自由与纪律  干国祥  某次朋友聚会。雨韵校长说起了她刚刚收到的一封信。信是一个未署名的六年级女生写的,她说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她敬爱并信任的杨校长能够答应:再过不了多久,她就要从小学毕业了,可是,这几年来每一次音乐考试总是只考音乐老师指定的课文中的歌曲。她觉得那些歌曲唱起来味道并不好,因此希望杨校长能够帮她说服音乐老师,在这次音乐考试中能够让她自己挑选一首歌来演唱。她还说,其他的同学也差不多
期刊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 毛)
期刊
【主题导语】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也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每个人对乡土的记忆总是美好的,每个人对乡土的思念总是真挚的,而每个人对乡土的记忆与思念都有一个载体,乡土的味道便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选文一】  故乡的味道  高学奇  故乡的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