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及酮症酸中毒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儿童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儿童期糖尿病者均血糖、尿糖恢复正常,昏迷患儿在2~3天清醒,合并症相继好转。无严重的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结论:儿童期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的正确应用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饮食控制不宜过分严格,应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更应如此。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 ;胰岛素;酮症酸中毒
儿童期糖尿病一般是指15岁以前发病的糖尿病,其中绝大多数属I型糖尿病,少数为儿童期发病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起病急。1/3患儿病前有发热、感染史。多数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的方式起病;消瘦、多饮、多食、多尿等临床症状较成人为重;易致酮症酸中毒;久病未治可影响生长发育[1]。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兒童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儿童期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 3~13岁,平均9岁。病程2~4个月,主要表现为食欲亢进,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腹痛15例,右下腹疼痛1例,昏迷抽搐5例。
1.2 方法
1.2.1 胰岛素疗法 RI:0.4~1.0U/(kg·d)[首日以0.5~0.6U/(kg·d)为安全],平均分为3~4次,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的加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此种短效胰岛素制剂适于初治病例。剂量稳定后可改用每日二次混合NPH注射。混合,分2次,于早餐前20~30min注射2/3量,晚餐前注射1/3量,以防止夜间低血糖。
1.2.2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对酮症酸中毒应按危重急症及时抢救。主要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①迅速输液,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②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作用快速的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消除酮症。
1.2.2.1补液 根据失水量按中度脱水估计,应补液约80~120ml/(kg·d),再加继续失水量(尿量),于8h内输入计算液量的1/2,余量后16h~24h内输入。首先于1h内输入生理盐水20ml/kg,以后根据血钠浓度继续用生理盐水或改为0.45%的NaCl液,以后用液为每100ml液体中,含生理盐水20ml,15% kCl l ml,其余部分为注射用水,按1500ml/(m2·d)计算。如一个30kg患儿其治疗方案。
1.2.2.2补钾 需遵循缓给、早给、见尿补钾的原则。一般多从第二次输液开始,每次液体中均可加钾20~40mmol/L,相当于0.15~0.3%氯化钾。初期由于钾移向细胞外,血钾可正常,但随脱水及酸中毒的纠正、胰岛素及葡萄糖输入,钾大量返回细胞内,可引起致命性低钾血症。磷酸钾有利于氧从血红蛋白向组织释放,有助于酸中毒纠正,并能增强胰岛素作用,故推荐使用。但过多磷酸盐可致低钙血症,要注意血钙监测,及时补充钙剂。
1.2.2.3补碱 轻度酮症酸中毒,一般不需补碱。重症者,当血pH<7.2时,需补充碳酸氢钠1~2mmol/kg,即5%碳酸氢钠1.6~3.2ml/kg。
1.2.2.4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 多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按0.1U/(kg·h),计算出3~4h胰岛素总量,加入180~240ml 0.9%NaCl液中,以1ml/min的速度静脉滴注。1~2h测血糖1次,血糖降至16.6mmol/L(300mg/dl)以下时,先皮下注射胰岛素0.25U/kg,30min后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改用2.5%G.s,同时每加3g葡萄糖,静脉滴注胰岛素1U,以后改为每4~6h皮下注射胰岛素1次,用量按血糖(mg/ d1)/150=所需胰岛素单位/h。每2h测血糖1次,使血糖维持在11.1mmol/L(200mg/dl),尿糖(+)为宜。
1.2.2.5脑水肿的处理 儿童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较成人糖尿病多见,且常发生于病人血循环恢复,酸中毒已部分纠正,血糖正在下降,临床症状好转时,易被疏忽。临床表现为已清醒的病儿,又出现嗜睡、头痛,迅即昏迷,瞳孔散大。重者脑疝形成。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须立即静脉滴注甘露醇0.25g/kg,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促使过度通气,脑血管收缩,降低颅压[2]。
2 结果
30例儿童期糖尿病者均血糖、尿糖恢复正常,昏迷患儿在2~3天清醒,合并症相继好转。无严重的并发症和感染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一直以来,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被认为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而2型糖尿病(T2DM)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在近10年里,T2DM的发病趋向年轻化,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儿童发病的报道。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持续时间有关,早年发病预示着成人以后发生更多的健康问题,如果通过筛查在疾病的无症状阶段得到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达到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
儿童I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常由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诱发,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也有少数患儿饮食正常甚至食欲减退,有些幼儿表现为夜尿增多或遗尿,诊断时易被忽略。大多数患儿呈慢性失水、消瘦、体力虚弱、营养不良、生长迟缓。查体可有肝脏明显增太,可达肋下3~4cm,但质软,表面光滑,多系脂肪浸润所致,常见于病程久、糖尿病控制差的患儿。且常伴发育落后,故也被称为“糖尿病侏儒”。大多数年长儿童起病较慢,症状隐袭,类似成人的I型糖尿病。在出现症状后3~6个月,虽未用胰岛素治疗,但仍未出现酮症酸中毒,有人将此称为“年轻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若停用,即使在非应激情况下也易发展为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大至稳定量,遂进入“永久糖尿病期” [3]。时间多在发病后5年左右。青春期由于性激素干扰,对胰岛素拮抗,病情易有波动,胰岛素用量再次增大。青春期后病情又趋稳定,但遇感染或应激状态,病情又会恶化。
儿童期I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故对儿童I型糖尿病的治疗既要终身坚持正确的胰岛素疗法,使患儿的代谢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又要采取适合儿童生长的特殊饮食管理,配合适宜的精神心理治疗和体格锻炼,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和青春期发育,提高生活质量,使病儿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疏漏,须持之以恒,坚持终生。
随着糖尿病早期死亡率的下降,慢性病例增多,糖尿病儿童的保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糖尿病患儿的生活质量,避免致残致盲及青年期后肾功衰竭或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必须加强对病儿的管理。控制病情,①长期坚持、持续作好代谢控制;②认真进行每日家庭记录;③坚持胰岛素不间断的终身治疗;④密切观察血糖水平,行24h尿糖监测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定期监测。根据饮食、运动及应激状态而合理地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糖和尿糖控制在尽可能好的水平。做好定期复查,新病例出院后2~4周复诊1次。病情控制:空腹及餐后2h血糖应正常或稍偏高;②尿糖定性(-)~(++);③糖化血红蛋白<8%;这些项目可1~3个月复查1次。复查中应注意生长发育情况,观察身长、体重、血压、青春期性发育的连续变化;每6个月~1年查一次眼底、肾功和血脂,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42-2051.
[2] 余秀兰,饶钒,余德兵.儿童时期糖尿病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71-1072
[3]刘霞,陈寿康,陆小霞,董宗祈.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糖尿病20例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 2(1):019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 ;胰岛素;酮症酸中毒
儿童期糖尿病一般是指15岁以前发病的糖尿病,其中绝大多数属I型糖尿病,少数为儿童期发病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起病急。1/3患儿病前有发热、感染史。多数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的方式起病;消瘦、多饮、多食、多尿等临床症状较成人为重;易致酮症酸中毒;久病未治可影响生长发育[1]。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兒童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儿童期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 3~13岁,平均9岁。病程2~4个月,主要表现为食欲亢进,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腹痛15例,右下腹疼痛1例,昏迷抽搐5例。
1.2 方法
1.2.1 胰岛素疗法 RI:0.4~1.0U/(kg·d)[首日以0.5~0.6U/(kg·d)为安全],平均分为3~4次,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的加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此种短效胰岛素制剂适于初治病例。剂量稳定后可改用每日二次混合NPH注射。混合,分2次,于早餐前20~30min注射2/3量,晚餐前注射1/3量,以防止夜间低血糖。
1.2.2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对酮症酸中毒应按危重急症及时抢救。主要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①迅速输液,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②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作用快速的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消除酮症。
1.2.2.1补液 根据失水量按中度脱水估计,应补液约80~120ml/(kg·d),再加继续失水量(尿量),于8h内输入计算液量的1/2,余量后16h~24h内输入。首先于1h内输入生理盐水20ml/kg,以后根据血钠浓度继续用生理盐水或改为0.45%的NaCl液,以后用液为每100ml液体中,含生理盐水20ml,15% kCl l ml,其余部分为注射用水,按1500ml/(m2·d)计算。如一个30kg患儿其治疗方案。
1.2.2.2补钾 需遵循缓给、早给、见尿补钾的原则。一般多从第二次输液开始,每次液体中均可加钾20~40mmol/L,相当于0.15~0.3%氯化钾。初期由于钾移向细胞外,血钾可正常,但随脱水及酸中毒的纠正、胰岛素及葡萄糖输入,钾大量返回细胞内,可引起致命性低钾血症。磷酸钾有利于氧从血红蛋白向组织释放,有助于酸中毒纠正,并能增强胰岛素作用,故推荐使用。但过多磷酸盐可致低钙血症,要注意血钙监测,及时补充钙剂。
1.2.2.3补碱 轻度酮症酸中毒,一般不需补碱。重症者,当血pH<7.2时,需补充碳酸氢钠1~2mmol/kg,即5%碳酸氢钠1.6~3.2ml/kg。
1.2.2.4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 多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按0.1U/(kg·h),计算出3~4h胰岛素总量,加入180~240ml 0.9%NaCl液中,以1ml/min的速度静脉滴注。1~2h测血糖1次,血糖降至16.6mmol/L(300mg/dl)以下时,先皮下注射胰岛素0.25U/kg,30min后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改用2.5%G.s,同时每加3g葡萄糖,静脉滴注胰岛素1U,以后改为每4~6h皮下注射胰岛素1次,用量按血糖(mg/ d1)/150=所需胰岛素单位/h。每2h测血糖1次,使血糖维持在11.1mmol/L(200mg/dl),尿糖(+)为宜。
1.2.2.5脑水肿的处理 儿童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较成人糖尿病多见,且常发生于病人血循环恢复,酸中毒已部分纠正,血糖正在下降,临床症状好转时,易被疏忽。临床表现为已清醒的病儿,又出现嗜睡、头痛,迅即昏迷,瞳孔散大。重者脑疝形成。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须立即静脉滴注甘露醇0.25g/kg,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促使过度通气,脑血管收缩,降低颅压[2]。
2 结果
30例儿童期糖尿病者均血糖、尿糖恢复正常,昏迷患儿在2~3天清醒,合并症相继好转。无严重的并发症和感染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一直以来,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被认为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而2型糖尿病(T2DM)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在近10年里,T2DM的发病趋向年轻化,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儿童发病的报道。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持续时间有关,早年发病预示着成人以后发生更多的健康问题,如果通过筛查在疾病的无症状阶段得到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达到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
儿童I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常由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诱发,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也有少数患儿饮食正常甚至食欲减退,有些幼儿表现为夜尿增多或遗尿,诊断时易被忽略。大多数患儿呈慢性失水、消瘦、体力虚弱、营养不良、生长迟缓。查体可有肝脏明显增太,可达肋下3~4cm,但质软,表面光滑,多系脂肪浸润所致,常见于病程久、糖尿病控制差的患儿。且常伴发育落后,故也被称为“糖尿病侏儒”。大多数年长儿童起病较慢,症状隐袭,类似成人的I型糖尿病。在出现症状后3~6个月,虽未用胰岛素治疗,但仍未出现酮症酸中毒,有人将此称为“年轻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若停用,即使在非应激情况下也易发展为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大至稳定量,遂进入“永久糖尿病期” [3]。时间多在发病后5年左右。青春期由于性激素干扰,对胰岛素拮抗,病情易有波动,胰岛素用量再次增大。青春期后病情又趋稳定,但遇感染或应激状态,病情又会恶化。
儿童期I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故对儿童I型糖尿病的治疗既要终身坚持正确的胰岛素疗法,使患儿的代谢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又要采取适合儿童生长的特殊饮食管理,配合适宜的精神心理治疗和体格锻炼,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和青春期发育,提高生活质量,使病儿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疏漏,须持之以恒,坚持终生。
随着糖尿病早期死亡率的下降,慢性病例增多,糖尿病儿童的保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糖尿病患儿的生活质量,避免致残致盲及青年期后肾功衰竭或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必须加强对病儿的管理。控制病情,①长期坚持、持续作好代谢控制;②认真进行每日家庭记录;③坚持胰岛素不间断的终身治疗;④密切观察血糖水平,行24h尿糖监测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定期监测。根据饮食、运动及应激状态而合理地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糖和尿糖控制在尽可能好的水平。做好定期复查,新病例出院后2~4周复诊1次。病情控制:空腹及餐后2h血糖应正常或稍偏高;②尿糖定性(-)~(++);③糖化血红蛋白<8%;这些项目可1~3个月复查1次。复查中应注意生长发育情况,观察身长、体重、血压、青春期性发育的连续变化;每6个月~1年查一次眼底、肾功和血脂,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42-2051.
[2] 余秀兰,饶钒,余德兵.儿童时期糖尿病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71-1072
[3]刘霞,陈寿康,陆小霞,董宗祈.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糖尿病20例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 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