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儿童创造力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也许不可以培养,但一定可以被扼杀,这就取决于我们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
  我们搜集了父母关于儿童创造力的各种疑问,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创造力研究专家施老师来一一解答。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吗?
  父母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创造力,这个答案显然是十分肯定的。但是在分析儿童创造力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创造力这个核心问题,否则对于儿童创造力的表现,就无从谈起了。
  关于创造力的界定
  虽然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创造力及创造力培养,但实际上人们对究竟什么是创造力,在认识上依然存在不同看法。在学术界,通常把创造力定义为“创造出新颖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思想或理论。有形的物品可以小到日常生活的新款服装、点心,大到飞机、卫星;无形的产品也可以小到自己头脑中产生的某个奇妙念头,大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创造力的核心要素
  创造力有两个非常核心的要素,也就是“新颖性”和“有价值”。
  ◎ 新颖性
  所谓“新颖性”,是指想法或产品必须是新的,也就是之前没有过的。但“新颖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比如青霉素的发现和制造;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是某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比如孩子从一开始不会说话,到会说话。当然,也可以介于这两者之间,比如对于某个单位、某个群体,或某个国家来说是之前没有过的。于是,就有了不同层面或不同水平上的“新颖性”。
  ◎ 有价值
  所谓“有价值”,是指想法或产品必须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当然,这个“有价值”或“有意义”或“有用”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可以是对整个世界有价值的,比如说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和生产;也可以只是对某个人是有价值的,比如孩子学会了用筷子吃饭的技能,成人学会了开车,等等。
  对儿童创造力的解释
  ◎ 每一点新知识的获得和每一种新技能的掌握都是创新
  对于儿童来说,不能要求他的想法或作品对整个世界是“新颖”和“有价值”的。因为那不现实。因此,在理解儿童创造力的表现时,我们要在个体发展的层面上去看。比如我曾遇到一位母亲向我吐槽,她那刚学会使用剪刀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把父母床单上的图案剪下来,并高高兴兴地向她展示。再比如不少刚学会拿笔的孩子,都会在家里的墙面上涂鸦。事实上,此类通常不被成人理解和欣赏,甚至还会让孩子受到惩罚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力。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点新知识的获得,每一种新技能的掌握都是新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都能为日后大的创造力生成做准备或打基础。
  ◎ 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拥有创造力,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成长。其实,确切地来说,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类的创造力,即人类的创造力实际上就是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因此,儿童作为人类个体的早期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适应环境并活下来。简单地说,每个孩子被生下来时,都是想活下去的。因此,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哭就是这个新生命的第一次创造性活动。哭就是孩子的本能,就是孩子用于呼救的本领。他用哭来告诉父母,他或是饿了,或是困了,或是不舒服了,一个人的创新之路也从此开始了。
  ◎ 孩子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
  综上所述,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而且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环境,包括家庭環境、学校环境,甚至大的社会环境,充其量只是为这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天赋提供适宜的条件而已。就像每一颗正常的种子都具有生命力,但是,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或者长大成材,就看能否为这颗种子提供持续适宜的环境了。因此,我认为,创造力也许不可以培养,但一定可以被扼杀,这就取决于我们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了。
  ◎孩子的创造力水平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的创造力水平也是有差异的。这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同样是有生命力的种子,有的只是默默生长,有的能开出美丽的花,有的却可以成为参天大树。
  创造力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实际上,无论创造力也好,智力也好,人类个体的发展都遵循着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在讨论创造力的发展规律时,我们需要先把创造力界定在人类的创造力发展这个范畴内。虽然,其他动物也需要适应环境,有时候也需要对环境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造,例如,很多小鸟在产卵前会先筑巢,有些巢的结构还很复杂,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避雨功能。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人类的创造力。既然讨论的是人类的创造力,自然需要先了解人类个体本身的发展。而在了解人类个体的发展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人类个体的本质。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先了解人是什么,确切地说,要先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对人的本质都不了解,就根本无从谈起人类的创造力。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呢?
  ◎保持生命体征和生命的活力
  首先,从生物的分类学上看,人属于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人科动物。因为是动物,是生命体,所以人的发展具有和很多其他动物相似的过程:出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作为一个生命体,保持生命体征和生命的活力是最重要的。之前人们常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这里的“革命”可以被理解成更广泛的变革—创新。
  ◎社会性发展良好
  其次,从生活或行为方式来看,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性动物。人类社会性本质的形成是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个体在力量上比不上大象,在速度上比不上猎豹,在凶猛上比不上狮虎,在敏捷性上比不上猿猴,在嗅觉的灵敏上比不上狗,在视觉上比不上鹰,其他动物的新生命在出生后不久就可站立、行走并自己觅食,但人类的新生命出生后很久才能行走、说话,直至独立生活,这样的个体只有在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关系的环境中才能存活。社会性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亲情、友情和爱,以及更广泛的博爱、仁爱和责任心都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就是发展社会性。   ◎智力水平高
  最后,从智力水平的角度来看,人是万物之灵,属于高度智慧的动物。而象征智慧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以及基于语言和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形式。
  对人的本质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创造力的发展规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孩子的智力水平越高,就意味着孩子的创造力水平越高吗?
  在我看来,创造力与智力的本质是一样的,从生存的角度来看,都是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当然,这种本能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智力和创造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
  创造力是智力活动的表现形式
  创造力与智力也有所不同。智力可以被看成是人的潜能,而创造力可以被看成是智力活动的表现形式。从数量上看,一个人的创造力总是小于等于这个人的智力。因此,创造力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人的潜能(智力)在现实中的发挥程度。
  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个人的态度
  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智力潜能在现实中的发挥。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取决于这个人的态度,而态度是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的。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如果说智力是跟先天条件密切相关的,那么,非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则与后天培养的关系更加紧密些,可以着重培养。
  根据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非智力个性特征很多,但其中有6个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特征是抱负、独立性、好胜心、坚持性、求知欲和自我概念。
  除了非智力个性特征外,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鼓励孩子提问
  经常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鼓励他们提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跟孩子一起玩下面的一些游戏。
  假如: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假如我是爸爸,该怎么办?假如我是树,会怎样?假如我们人不需要吃饭,会怎么样……
  例如:例如锅盖是圆的,杯子盖是圆的,还有什么是圆的……
  比较:比较不同东西之间的异同。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在一起做比较,苹果与西红柿,袜子与帽子,筷子与剪刀……
  替代:让孩子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例如米饭可以用什么来替代?杯子可以用什么来替代……
  除了:用“除了……还有什么”这样的公式启发孩子。比如交通工具,除了汽车还有什么;服装,除了衬衫还有……
  相信孩子,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无论是创造力培养,还是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信孩子都是优选策略。通过下面留守儿童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相信的力量。
  从2009年开始,我们一直从事流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也经常去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那些把留守儿童看成是不仅能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且还能在生活中帮助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的好少年的地方,留守儿童常常也表现得非常积极。比如2016年4月初,我们随北京一个国际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云南巍山县远郊的一个希望小学,这个学校大约有1/3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个学校的校长在平时就很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鼓励,比如经常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不在你们身边,你们却能照顾好自己,还能照顾弟弟妹妹,真是太棒了。”这些鼓励的话,增强着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他们都很积极向上。因此这位校长也认为,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各有优势,在活动安排上,不是一直让城里的孩子们给当地的孩子提供帮助,而是会安排一些能展示当地孩子优势的活动。比如我们当时要去一个离学校10多公里远的学生家里家访,全程只能走山路,校长就指派了4个高年级的学生给我们带队。出发前,校长对他们说:“今天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这些城里来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去你们的同学家进行家访。你們一定要记住,他们都是从城里来的,对山路不熟悉,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们!”就这样,几个山里娃,带着校长的嘱咐,想方设法地为大家寻找近路,竭尽所能地照顾好所有人不掉队,高效又有创意地完成了任务。
其他文献
思考力是孩子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帮助他连接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桥梁,通过灵活地调用各种知识、经验、资源等,实现解决问题的终极目的。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离不开工具的支持,而工具就在生活里,可以从绘画、阅读、思维导图3个方面入手。  学会思考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但孩子的思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思考能力不是单一发展起来的,而是基于观察、聆听、感受后聚合形成的一种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呢?我们的建
期刊
创新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印象中,灯光灰暗、死气沉沉的博物馆如何能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去玩耍的地方?这需要运营,更需要创新思维。  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博物馆—安吉馆  受访专家︱兰国英(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馆长)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是一座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博物馆,在满足家长和孩子休闲体验需求的同时,也把建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传递给了他们。  带孩子深入认识自
期刊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进行探索,再逐渐培养孩子持续热爱的能力,才有可能激发孩子成为创新型人才。  跟随“神舟十二号”飞船去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无论是在太空拆快递,还是在太空吃苹果、在太空跑步、在太空打乒乓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同时,因为能直接通过视频看到他们在太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对于太空的好奇和想象。如何能从孩子对太空领域的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创新与
期刊
用画笔在光秃秃的墙壁上绘制起伏的山水。灵动可爱的动物、生动传神的人物,这是美化环境的方式,更是根植于平凡生活中的创新。  对外行人来说,墙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行业,但是作为一个学画画的人来说,这其实就像雕塑、油画一样是未来的就業方向之一。毕业后我到美术机构当老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孩子画画,每天相同的生活节奏,让我觉得生活有些过于安逸了。在工作间隙,一些做墙绘工作的同学有时候会叫我去帮忙,从这时候起,我
期刊
美术学习是否有关键期,该怎样给孩子选美术班,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学习素描?关于美术学习,父母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期刊
希望您“实验”入围的图画书,将您与孩子共读之后的故事和感想发送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并将在年终评选“阅读小博士”,为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奖品,资深的读者还有机会成为父母评审员代表,参与童书排行榜的评选!评选时间:投稿常年有效,10月份进行评选及揭晓。  参与邮箱:fumubidu1980@126.com  原创特别推荐  《图瓦人的木房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贝贝熊)  在那遥远的喀纳斯湖
期刊
果我们观察那些自主投入绘画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总是一边画,一边嘴中念念有词,有时候还会停顿、发呆,然后又像想起了什么,兴奋甚至激动地迅速完成作品。最后,孩子都会拿着自己的“大作”到处问:“看我画得怎么样?!”其实,孩子真的不是在问自己的画好不好看,而是在问:我用画笔构建出的世界怎么样?  儿童画,更像是孩子的“思维过程”  儿童绘画的发展,与他的生理、心理发展是相符的,尤其与感知觉的发展密切相关。
期刊
海洋豆荚学院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陪伴方式,很值得分享给其他父母们。也许每位父母都可以从身边开始,尝试搭建一个独具特色的豆荚学院。  豆荚学院是诞生于疫情期间的一个“新物种”,之所以称之为豆荚,是因为学院小到可以只有五六个孩子,是一种互助学习型组织,孩子可以随意进入或退出。我所创办的海洋豆荚学院经过3年3个版本的迭代,终于初具雏形,但是随着孩子要升入五年级了,豆荚学院依旧面临着新
期刊
礼仪不仅仅是礼貌,它还包括得体的穿着、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优雅的体态。它也不局限在只有亲朋好友的家中,公共场合更是彰显一个具备王子、公主仪态的地方。  1美好的一天,微微笑  宝宝情绪良好的时候,让他抓着你的一根手指,微笑着对他说:“笑一下,笑笑。”引他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妈妈坚持每天早晨醒来都这样和宝宝微笑,让他从小就喜欢上这样微笑着开始每一天。  效果:学习微笑待人,也是给自己一份美好的心情。 
期刊
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好系统的创造力培养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的创新发明家。  幼儿园的孩子能发明创造吗?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可能吧?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一批小小创新发明家,他们还屡次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小小会员”的荣誉称号。这次程淮教授围绕巧思法解读了幼儿园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秘籍。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的发明创造。  帮助色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