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多种感官,能促进学生大脑形成关联,而这些关联可以促进学习的过程,增强记忆。小学课堂中,合理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耳眼口到,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记忆。
  【关键词】多感官 动手操作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41-02
  运动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关联,而这些关联又可以促进学习的过程,增强记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要经过具体操作-表象操作-形式操作三个阶段。教师如果能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耳、口、眼、手脚等多种感官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中,这将会使学生课堂上思维更活跃,能加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运用多种感官,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要求学生从观察具体事物,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这一章中,我首先让学生由观察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开始,如卷纸盒、足球等,重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对几何概念的形成,让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一起说一说,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这四种形状的特征,形成初步的形状观念。接着,我再进一步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由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接着,设置了“变一变”环节:展示不同大小、位置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摆放实物来“辨一辨”它是何种图形,这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相似图形。在做习题:四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什么样的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摆出一个大的正方体.我也是让学生自己数学学具,动手操作,并让学生自己上台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性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二、运用多种感官,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形式化等特点,学生必须准确理解数学里的符号、图形、表格、公式、方程式、以及文字等准确含义。但是,一年级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容易形成数学学习上的形式主义,难以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将数学语言的形式与具体内容正确联系,更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及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授“+”含义时,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圆片、小棒等学具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算式与情境相结合,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利用几何直观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再如学习《9的加减法》一课,上课时,我给学生发了九宫格卡,规定两人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让学生在图形的帮助下,在涂、写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9
  9-□=□
  又如练习题9+( )=12这道题,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问题,而理解题意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先出示了12个○,9个△一一对应,两种形状个数一样多,那△还需要画几个?然后再让学生画一画,填一填。并提出问题:你为什么画3个△?以此帮助孩子们突破难点。
  ○○○○○○○○○○○○
  △△△△△△△△△
  三、运用多种感官,有助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在做口算题时,学生最初往往要借助手指头、摆弄小棍、圆片等学具来理解数的分与合,数的加减,形成数感和理解算理。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如13+5=□,17-6=□,14-10=□,即使学生已经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最初遇到这些数字相对较大的题目时,都不知如何解答。这就需要学生明白此类算式的算理。在做这类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知识建构规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伴随着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能将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过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立数学模型。上课时,我借助数学学具来实现教学目的,先让学生通过波动计算器上的珠子,来完成课前研学,让学生自我摸索,此类计算题,首先应将对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掌握数理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运用10以内的口算基础,快速的解答出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适度配上音乐,配上动作,也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在设计数学题目时,将题目的形式变一变,让学生涂一涂,画一画,也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对题目的理解和记忆。或者将体育活动与数学思维相结合,让学生边跳绳边进行口算.....总之,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能有效的开展课堂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学具,借助教育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给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参与数学活动,就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重点提出了实验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探讨了如何开好实验课,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会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让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
随着司法改革进度的推进,司法公开的进程也是更加深入,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概念更是持续深化和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司法公开不但是人们对于司法公正的核心需求之一,更是司
分析了现有电工电子在操作、设施、组织等方面具备自选自助式实验的可行性.对自选自助式实验的概念、作用进行了研究,阐述自选自助式实验要注意在内容、范围、设施、安全、节
【摘要】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之一。幼儿绘画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绘画构图是整个绘画过程的基础,构图对于绘画之所以重要,在于画者是通过构图来将形象、颜色等进行组合,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主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构图能力的培养。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教师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绘画构图能力,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师指导 中班幼儿 绘画构图 策略研究  【中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方法分析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几点做法。结果在麻醉药品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有效的管理经验。提高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
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已成为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对政府政策制订与研究机构辅助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提出建设滨海新区社会科学实验室。阐述了该实验室建设的时代背景,综述了政策模
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总结过去几年来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一种以能培养学
壮族绣球,承载着壮族上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随着各个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相异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导致文化趋同现象十分普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获得机遇的同时面临着考验,壮族绣球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滨水景观设计一直都是城市建设的热点,塑造一个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区域至关重要,它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