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一、导入“设境置悬”,激发阅读兴趣,“走近”文本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生动的“开课”,能创设美妙的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能使学生主体有种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较快地进入角色,“走近”文本。
1.在配乐朗读中“走近”文本
动听的音乐,美妙的声音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再现真实情境,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二泉映月》委婉连绵,抑扬顿挫,催人奋进。课文再现了盲人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知道了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沉浸在乐曲旋律中的学生带着一种感动,一份投入,很快地进入了角色。
2.在夸张板画中“走近”文本
形象的夸张板画配上恰当、合适的悬念设置,不仅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直觉,而且能激发探究阅读的欲望。《狼和小羊》一文,开课以狼和小羊形象、直观、夸张的两幅板画的出示,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凶恶的狼和温和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的问题中“急不可耐”地“走近”了文本世界——初读。
3.在影像资料中,“走近”文本
有些课文,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所限,要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如果借助影像资料,这一困难便会迎刃而解。《海天骄子》一课导入时,教者播放《新闻联播》“海天骄子——柏耀平”影像资料片段,学生很快建立了相关军事知识储备。
二、精读“以读攻读”,读中感悟,读中建构
阅读时,学生在多向、多元的对话中建构知识,形成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中的这种对话,它的基础和核心只能是读,只能是学生自己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建构。
1.读而诵,在读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诗教学应重视朗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诗句意境优美,充满童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多形式的朗读中增加古诗文积淀,感悟古诗的音乐美、韵律美、意境美。
2.读、做交替,在读做中加深理解
朗读的同时借助身体语言,辅助适当的动作,在做中体验,在读中加深理解,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狐假虎威》一文中的“窜”“扑”“跟”“带”“扯”等体现老虎凶狠,狐狸狡猾的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做一做,利用形象直观的动作来体会,而后再引导他们读一读。这样在读与做的互补交替中,丰富体验,加深理解。
3.读而思,在“对话”中增加积淀
阅读课堂不仅要书声琅琅,更要静思默想。不仅要读更要“阅”,用眼看,用心想,全身心地融入文本世界,理解、揣摩。《二泉映月》语言优美、含蓄、隽永,真挚感人。精读时我引导学生带着“他在二泉边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问题静心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
三、“结课”耐人寻味,“曲终”而情未了
所谓“结课”,是指一节课的结尾。“结课”是否“出彩”、恰当,也是一门艺术。阅读课堂应重视课的结尾艺术,好的结尾往往是“言虽尽而意无穷”,“曲终”而“情未了”。
1.评头论足,升华认识,深化主旨
课的结尾,引导学生从文中走出来,评评文中的任务,谈谈读后的感受,能升华认识,深化主旨。《狐假虎威》一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结课时引导学生评评狐狸和老虎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课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结课”环节中设置的问题,紧扣文本,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了学生思维火花与文本整体的撞击和融合,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全面、深刻的方向发展。在“跳出文本”的同时,提高了认识。
2.延伸课外,开阔视野,丰富阅读
从课内走向课外,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望月》一课,文中出现多句描写月亮的語句。结课时,我让学生一方面查阅古诗补全文中出现的诗的前两句或后两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分类积累所学的有关山的、水的、季节的诗,丰富古诗的“内存”。
3.循文练笔,在续写中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狐假虎威》两文结课,我留下一个回味性的假设——“如果小骆驼与小红马再次相遇”“狐狸和老虎再次碰到”,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同学们想象一下,课后续编一个故事。这种循文练笔的实践,充分利用了“课例”,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我们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正确地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以读为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一、导入“设境置悬”,激发阅读兴趣,“走近”文本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生动的“开课”,能创设美妙的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能使学生主体有种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较快地进入角色,“走近”文本。
1.在配乐朗读中“走近”文本
动听的音乐,美妙的声音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再现真实情境,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二泉映月》委婉连绵,抑扬顿挫,催人奋进。课文再现了盲人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知道了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沉浸在乐曲旋律中的学生带着一种感动,一份投入,很快地进入了角色。
2.在夸张板画中“走近”文本
形象的夸张板画配上恰当、合适的悬念设置,不仅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直觉,而且能激发探究阅读的欲望。《狼和小羊》一文,开课以狼和小羊形象、直观、夸张的两幅板画的出示,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凶恶的狼和温和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的问题中“急不可耐”地“走近”了文本世界——初读。
3.在影像资料中,“走近”文本
有些课文,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所限,要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如果借助影像资料,这一困难便会迎刃而解。《海天骄子》一课导入时,教者播放《新闻联播》“海天骄子——柏耀平”影像资料片段,学生很快建立了相关军事知识储备。
二、精读“以读攻读”,读中感悟,读中建构
阅读时,学生在多向、多元的对话中建构知识,形成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中的这种对话,它的基础和核心只能是读,只能是学生自己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建构。
1.读而诵,在读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诗教学应重视朗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诗句意境优美,充满童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多形式的朗读中增加古诗文积淀,感悟古诗的音乐美、韵律美、意境美。
2.读、做交替,在读做中加深理解
朗读的同时借助身体语言,辅助适当的动作,在做中体验,在读中加深理解,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狐假虎威》一文中的“窜”“扑”“跟”“带”“扯”等体现老虎凶狠,狐狸狡猾的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做一做,利用形象直观的动作来体会,而后再引导他们读一读。这样在读与做的互补交替中,丰富体验,加深理解。
3.读而思,在“对话”中增加积淀
阅读课堂不仅要书声琅琅,更要静思默想。不仅要读更要“阅”,用眼看,用心想,全身心地融入文本世界,理解、揣摩。《二泉映月》语言优美、含蓄、隽永,真挚感人。精读时我引导学生带着“他在二泉边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问题静心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
三、“结课”耐人寻味,“曲终”而情未了
所谓“结课”,是指一节课的结尾。“结课”是否“出彩”、恰当,也是一门艺术。阅读课堂应重视课的结尾艺术,好的结尾往往是“言虽尽而意无穷”,“曲终”而“情未了”。
1.评头论足,升华认识,深化主旨
课的结尾,引导学生从文中走出来,评评文中的任务,谈谈读后的感受,能升华认识,深化主旨。《狐假虎威》一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结课时引导学生评评狐狸和老虎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课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结课”环节中设置的问题,紧扣文本,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了学生思维火花与文本整体的撞击和融合,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全面、深刻的方向发展。在“跳出文本”的同时,提高了认识。
2.延伸课外,开阔视野,丰富阅读
从课内走向课外,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望月》一课,文中出现多句描写月亮的語句。结课时,我让学生一方面查阅古诗补全文中出现的诗的前两句或后两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分类积累所学的有关山的、水的、季节的诗,丰富古诗的“内存”。
3.循文练笔,在续写中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狐假虎威》两文结课,我留下一个回味性的假设——“如果小骆驼与小红马再次相遇”“狐狸和老虎再次碰到”,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同学们想象一下,课后续编一个故事。这种循文练笔的实践,充分利用了“课例”,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我们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正确地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以读为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