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00例.在放疗前完成人口学信息采集.在放疗前、放疗第1、2、3、4、5、6周对患者进行MD安德森症状量表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放疗各周期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应用层次聚类法考察各周期的症状群.结果 随着放疗的时间进展,出现各种症状的人数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强.>90%患者从放疗第3周开始出现口干、疼痛、食欲差、疲乏、苦恼和睡眠不安等6个症状,且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其中最严重的症状是疲乏和口干,第6周平均评分为(6.36±2.84)分和(7.9±2.4)分.观察到两个症状群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第1组是头颈部肿瘤特异性症状群,包括疼痛、口干、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睡眠障碍、疲劳等症状.第二组是躯体症状群,包括恶心、呕吐、麻木、气短和健忘.结论 在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中,应纳入症状群的概念,充分考虑头颈部肿瘤特异症状群及躯体症状群的症状特征,而不是仅关注某些单一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主动精神科联络-会诊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内科2个病区(A区、B区)患者.2020年对A病区的入院患者行主动精神科联络-会诊,即在入院早期对患者进行精神疾病的筛查并提供针对性处理,为主动干预组.2019年的A病区为上年对照组、2020年的B病区为同年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均只接受常规会诊服务(被动精神科-联络会诊模式,简称被动会诊).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合并症分布显示,心内科病区患者共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与两个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平衡针治疗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IL-1β、MMP-3及TNF-α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瘀血阻络型LD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平衡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ODI评分、VAS评分、IL-1β、MMP-3及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MMP-3、IL-1β和TNF-
目的 探讨大蒜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倍比稀释2组抗菌药物组成不同浓度组合,分别测试30株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AB和30株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作用的效果.结果 当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时,MIC值为大蒜素312.5~1,250?mg/L、头孢哌酮/舒巴坦8~512?mg/L.大蒜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后,耐药组中大蒜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症(TMD)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与MRI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临床主诉为单侧颞颌关节不适的107例初诊患者的双侧颞颌关节MRI图像.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弹响组、单纯疼痛组及弹响疼痛组,将有症状的关节盘作为观察组,对侧关节盘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关节盘位置和关节腔积液的情况.结果 弹响疼痛组和单纯弹响组双侧关节盘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临床症状的关节盘位置是否可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盘移位、关节腔积液与对照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16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G-CSF治疗,观察组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G-CSF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88.7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成本疗效比分别为6.12%和4.93%.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G-CSF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化疗栓塞术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36例行化疗栓塞术的HCC患者在手术前24?h内和术后72~96?h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数据,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表型为CD45modCD11b+CD14-CD15-的细胞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1,P=0.002),而调节性T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5modCD11b+CD14-CD15-细胞可能在HCC患者接收化疗栓塞术后早期对患者的疗
目的 分析颅脑创伤患者颅底骨折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头部外伤患者8,137例.根据GCS评分,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根据CT检查分析颅底骨折和颅内损伤情况.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8,137例,在所有颅底骨折患者中,前窝处颅底骨折占68.90%,多伴有轻度颅脑创伤(62.52%).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和颅底骨折的位置与CT扫描上是否存在颅脑外伤有关,这些因素可以预测是否存在颅脑外伤.硬膜外出血多为单一外伤性病变,而脑
目的 探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A)在脑损伤高危新生儿(高危儿)脑发育随访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脑损伤高危儿248例,分别在扭动运动阶段(周龄34~45周)、不安运动阶段(足月后9~20周)行GMA,纠正12个月龄时行Gesell评估、临床检查、诊断以确定发育结局.分析GM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48例高危儿的运动发育结局:脑瘫6例(2.42%),运动发育迟缓11例(4.44%),运动发育正常231例(93.15%).对运动发育异常预测:扭动运动结合不安运动预测不良运动发育结局(
目的 探讨ERAS理念指导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80例,分为早期手术组(采用ERAS理念伤后48?h内手术)与延迟手术组(采用常规模式伤后48?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和髋关节功能.结果 与早期手术组比较,延迟手术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天延迟手术组红细胞压积升高(P<0.05),术后第3、7天红细胞压积降低,第3天降幅较大(P<0.05),术后第1天延迟手术组CRP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连续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2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SICH分为2组,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OR=1.192,95%CI?1.020~1.393,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