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为了能够满足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需求,高校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各个高校都在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来推动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就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满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关键词:飞行器动力工程;教学;改革
目前,飞行器动力工程作为目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之中唯一的航空航天本科专业,伴随着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参与其中,面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院校特点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如何能够结合这一部分需求与特点,从而开展专业化的建设与改革,就成为高校的实际需求,也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方向分析
考虑到航空发动机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并且研发周期较长,所以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多学科、最复杂的工程机械系统之一。但是,在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专业之中,其航空航天类主要包含了多个专业,而与航空发动机相关的就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因此,考虑到航空发动机本身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等特点,就要求人员的多样化,使得飞行器动力工程原本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就无法迎合实际的发展需求。人才的需求同专业的实际现状出现了反差,这样就导致飞行器动力工程面临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所以,针对现阶段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这样就需要针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1]。
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建议
(一)分专业方向培养
考虑到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状,最为理想的方法就是提高其地位。目前,在教育部没有重新修订专业目录的情况下,基于行业的实际需求,在航空动力领域之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直接划分了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发动机制造、航空发动机测试等相应的专业,具体见图1所示。针对这一种专业划分,属于一种参考建议,还需要各个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应的调整。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基于不同方向来制定合理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可以基于大专业培养的框架,公用专业类与学科通识课程,然后按照不同专业方向来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但是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需要针对原本“无重點、全覆盖”的培养模式加以调整和改革。
在本科院校中,需要考虑到将制造、试验、维修等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方向,适当的增加专业方向的课程。同时,针对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等选择,也需要结合专业方向,做好对应的优化配置处理[1]。
如,在新一轮的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的修订处理中,针对学生直接就业与进一步深造的实际需求,就可以考虑到添加航空发动机维修检测和仿真分析两个方向。对于这两个专业,都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专业之中的共性基础课程加以学习,如,利用气体动力学、工程热力学、航空发动机原理等。但是,其本身表现在专业方向上的课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检测,其主要是考虑到航空维修工程基础、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航空发动机转配工艺等;在航空发动机的仿真分析方面,这是考虑到叶片机原理、传热学、燃烧学、计算流体力学与应用等。在实践环节,也需要表现出专业方向的差异性,并且做好对应实践内容的设置。
通过这一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拥有飞行器动力工程本身学习的知识,并且也能够满足特定方向的发展需求,以此来表现出面向岗位需求以及差异化培养的具体特点。
(三)岗位实习
针对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岗位实习,在实际的改革环节也需要考虑到与传统意义上校企实习之间的区别,传统模式下,都是基于成团的形式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从而了解企业的制造与设计等内容。但是岗位实习,则是要求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驱动,从而选择单人的或者是小组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研究,但是其阻碍在于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成本,与学校的沟通不畅。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就可以把握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能够由学院委派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相互的沟通,了解相互之间的需求,之后再讲实际的需求划分为小的技术问题,最好是能够局限在每5个人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来评价项目组的实际成果。当然,为了避免出现项目失败的现象,就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都选择同一个问题,但是需要独立的完成。针对岗位实习来说,其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却可以获取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以往的实习情况来看,参与企业实习,能够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深造率,还可以明显的提升其研究兴趣。当然,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要求学院能够与多个企业达成岗位合作项目,如研究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等,然后将具体的合作项目落实,这样就可以让后续的实习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3]。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满足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就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从而开展能够匹配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推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锋,付尧明,尚永锋,陈淑仙.《航空器动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0(05):45-49.
[2]徐志晖,杨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科技英语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6):155-156.
[3]肖玲斐,叶志锋,徐爱民.面向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4):72-77.
滨州学院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关键词:飞行器动力工程;教学;改革
目前,飞行器动力工程作为目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之中唯一的航空航天本科专业,伴随着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参与其中,面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院校特点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如何能够结合这一部分需求与特点,从而开展专业化的建设与改革,就成为高校的实际需求,也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方向分析
考虑到航空发动机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并且研发周期较长,所以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多学科、最复杂的工程机械系统之一。但是,在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专业之中,其航空航天类主要包含了多个专业,而与航空发动机相关的就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因此,考虑到航空发动机本身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等特点,就要求人员的多样化,使得飞行器动力工程原本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就无法迎合实际的发展需求。人才的需求同专业的实际现状出现了反差,这样就导致飞行器动力工程面临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所以,针对现阶段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这样就需要针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1]。
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建议
(一)分专业方向培养
考虑到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状,最为理想的方法就是提高其地位。目前,在教育部没有重新修订专业目录的情况下,基于行业的实际需求,在航空动力领域之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直接划分了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发动机制造、航空发动机测试等相应的专业,具体见图1所示。针对这一种专业划分,属于一种参考建议,还需要各个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应的调整。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基于不同方向来制定合理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可以基于大专业培养的框架,公用专业类与学科通识课程,然后按照不同专业方向来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但是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需要针对原本“无重點、全覆盖”的培养模式加以调整和改革。
在本科院校中,需要考虑到将制造、试验、维修等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方向,适当的增加专业方向的课程。同时,针对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等选择,也需要结合专业方向,做好对应的优化配置处理[1]。
如,在新一轮的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的修订处理中,针对学生直接就业与进一步深造的实际需求,就可以考虑到添加航空发动机维修检测和仿真分析两个方向。对于这两个专业,都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专业之中的共性基础课程加以学习,如,利用气体动力学、工程热力学、航空发动机原理等。但是,其本身表现在专业方向上的课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检测,其主要是考虑到航空维修工程基础、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航空发动机转配工艺等;在航空发动机的仿真分析方面,这是考虑到叶片机原理、传热学、燃烧学、计算流体力学与应用等。在实践环节,也需要表现出专业方向的差异性,并且做好对应实践内容的设置。
通过这一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拥有飞行器动力工程本身学习的知识,并且也能够满足特定方向的发展需求,以此来表现出面向岗位需求以及差异化培养的具体特点。
(三)岗位实习
针对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岗位实习,在实际的改革环节也需要考虑到与传统意义上校企实习之间的区别,传统模式下,都是基于成团的形式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从而了解企业的制造与设计等内容。但是岗位实习,则是要求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驱动,从而选择单人的或者是小组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研究,但是其阻碍在于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成本,与学校的沟通不畅。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就可以把握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能够由学院委派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相互的沟通,了解相互之间的需求,之后再讲实际的需求划分为小的技术问题,最好是能够局限在每5个人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来评价项目组的实际成果。当然,为了避免出现项目失败的现象,就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都选择同一个问题,但是需要独立的完成。针对岗位实习来说,其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却可以获取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以往的实习情况来看,参与企业实习,能够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深造率,还可以明显的提升其研究兴趣。当然,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要求学院能够与多个企业达成岗位合作项目,如研究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等,然后将具体的合作项目落实,这样就可以让后续的实习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3]。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满足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就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从而开展能够匹配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推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锋,付尧明,尚永锋,陈淑仙.《航空器动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0(05):45-49.
[2]徐志晖,杨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科技英语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6):155-156.
[3]肖玲斐,叶志锋,徐爱民.面向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4):72-77.
滨州学院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