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赏析需要多点切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桂花雨》教学设计时,教师从抓关键词角度展开切入,让学生利用字词学习认知进行推演,逐渐渗透到作者情感表达层面,其引导思路明晰,学生进入状态顺利,课堂教学呈现高效化。让学生依照固定格式说话,组成一首小诗,这是教师创意设计,具有极强教育性。
  [关键词]《桂花雨》;文本赏析;多点切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78-01
  《桂花雨》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中的课文,在文本解读赏析中,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引导,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赢得良好教学效果。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特点。
  生1:美!生2:香!生3:乐!
  师:文本中哪一个字能够表达“美”呢?
  生:最!
  师:不错。如,“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这真是美不胜收啊!
  师:哪一个字突出了“香”?
  生:浸!
  师:你浸在水里过吗?那“浸”在香味里呢?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感觉得到。
  师:一个“浸”字,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感知,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这个字用得好。
  师:哪个字体现了“乐”?
  生:落!
  师:课文中“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给我们带来最快乐的体验。
  师:有父亲体会到的香吗?
  生齐: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有母亲体会到的香吗?
  生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父亲把桂花的香、桂花的甜、桂花的美以及摇花的乐用一首诗表达出来了,母亲用对比点出家乡桂花更香。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绕,当你有一天离开家乡,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还是故乡的( )”再写几句。
  生1:月还是故乡的明。
  生2:水还是故乡的甜。
  生3:山还是故乡的美。
  生4:天还是故乡的蓝。
  ……
  師:看,这就是一首小诗嘛,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没有大段的讲解,也没有利用多种媒介展开教学辅助,只是给出几个思考小问题,便给学生理清了学习思维顺序。
  一、抓关键字,切中学生认知起点
  没有多媒体展示、没有大段煽情解读、没有反复指导诵读,只是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教学引导展开起点,便将学生学习思维快速聚拢,对作者情感展开了渗透性感知。“美”“香”“乐”等关键词,是学生阅读文本的感性认知体现,教师紧紧抓住这些关键词做文章,让学生逐渐理清这些关键词的建立基础,学生自然获得学习认知的全面提升。
  二、抓关联度,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教师利用关键词展开教学引导,获得不错激发效果。为提升文本解读深度,教师又增加了关联度设计,让学生联想父亲赋诗歌咏桂花雨,母亲比较之后认为家乡的桂花更香,这是教学关联度引导设计,学生从不同角色展开情感追踪,顺利把握了各个人物的情感方向,对“故乡情”有了更多认知体验。桂花雨只是一种抒情载体,小学生对这点大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教师从关联度角度展开引导,促使学生逐渐建立关联意识,这对提升学生认知层次有明显启迪作用。
  三、抓训练点,升华学生思想认知
  教师让学生对即将离开的故乡说一句话,这是非常有训练价值的设计。因为给出了固定格式,学生训练思维方向性特别明确,将这些话集中到一起,形成一首小诗,这是出乎大家意料的设计。教师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作者情感、对文本主旨、对自身认知都有了重新审视的主观意识。利用最为简单的训练形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升华,这自然是最为理想的教学设计。
  文本赏析时,教师从关键词展开教学引导,给学生规划明晰思维路线,学生顺利进入设计轨道,并形成相关学习认知,可见教师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戏曲进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本次何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打进匪窟》,节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何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感,抓住戏剧矛盾的集中处,以点带面;体现了奠基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说入手,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戏曲特点;抓好着力处,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本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抓住戏曲的“接唱”艺术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体会感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学语习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各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习作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三年级上册习作为例,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当地喜闻乐见的抢花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描写对象,通过走访了解、合作调查、拍照交流、参与、游戏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认同抢花炮,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进孩子的心田。在达到完
教学以壮美的大海为题材的极富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烟台的海》,教师不应该像教学一般记叙文或者叙事散文等那样去反复讲解、细细剖析,因为这样会破坏这一经典美文中所呈现的整体美,影响学生对蕴含于其中的诸多美学元素的深度品鉴。教学时,应该将《烟台的海》幻化成一幅壮阔美丽的大海风光图“悬挂”在每一个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近距离地、自发地、静静地触摸、观赏、描绘《烟台的海》的文本。  一、诗情画意,导入新课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少教多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少教多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8-02  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的表现是,教师的话多,PPT上的文字多,这样的课堂
[摘 要]童诗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意境幽静深远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童诗教学要采用整合策略,将语用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审美体验以及文本的意蕴表达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童诗的意境美、形式美和语言美,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体特点;整合;童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43-01  童诗是最贴近
[摘 要]儿童诗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教师应当重视儿童诗教学,通过朗读、品赏和创作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潜能;同时,应把儿童诗的教学拓展到课外,融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日常生活中。只有这种,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诗意课堂;童诗教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1-0023-0
[摘 要]相对而言,口语交际互动性强,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创设。但是怎样运用好情境?以《请你帮个忙》“同课异构”三节课为例,浅析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多“帮忙”一点,就能使课堂呈现异样的精彩策略。  [关键词]口语交际;开门见山;多维发散;即兴创作  [中图分類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96-01  相比其他内容,口语交际互动性较强,需要
[摘 要]语文的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话题,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也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摸‘脉’把文、删‘繁’就‘简’”,来对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86-02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
[摘 要]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而轻视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在教学中,我们要课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中提高阅读速度、课后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期待;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准确领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和意。字、词、句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感正是通过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深入体会而形成的。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以下案例来说明。  一、想象画面,丰富词语内涵  【案例】《哪吒闹海》教学片段(三年级上册)  片断1:教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