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山东省在生产中已推广和可能在生产上推广的14个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14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大多为感病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只有新乡0208,占供试品种的7%,中抗品种有冀5265、鑫麦296、州元9369、良星99、山农17、石优20、泰农29、汶农14、济麦22,占供试品种的64%,,济宁16和山农23表现为中感,占供试品种的14%。师栾02-1、良星66为高感品种,占供试品种品种的14%。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评价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15-01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20个左右省市麦区普遍发生,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20%~40%,个别田块甚至造成枯孕(白)穗乃至绝产[1],河南、山东及江苏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病面积均约130万hm2[2-3]。小麦纹枯病发生逐年加重的原因可能有连年秸秆还田、播量过大、播种过早、氮肥施用量过大以及气候变暖等[4-5],另外近年来品种更换频繁,而且生产上小麦主栽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研究较少,其抗性还不明确[6-7]。本研究对小麦主栽品种进行纹枯病抗性系统鉴定,旨在为大田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35°27′15″,东经116°35′11″,土质为潮褐土,试验田地势平坦,地下水灌溉。土壤有机质为0.95%,全氮为0.07%,速效氮为72 mg/kg,有效钾为82 mg/kg,有效磷为53 mg/kg。前茬为玉米,单产8 250 kg/hm2。玉米秸秆还田,洇地造墒,旋耕2遍后,施磷酸二铵255 kg/hm2,氯化钾255 kg/hm2,尿素172.5 kg/hm2作基肥,拔节期追尿素300 kg/hm2。
  1.2 供试材料
  在生产中已推广和可能在生产上推广的1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抗纹枯病鉴定筛选试验,分别为泰山29、良星99、良星66、济麦22、济宁16、石优20、师栾02-1、州元9369、山农17、山农23、鑫麦296、汶农14、新乡0208和冀5265。
  1.3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为2014 年9月至2015年6月,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种植,共设1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42个小区,小区面积13.175 m2(8.50 m×1.55 m),种6行,按基本苗270万株/hm2常规方法种植。浇水管理为2水(越冬水、起身水),起身水追肥施尿素300 kg/hm2,不人工接病菌,田间自然发病。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灌浆期每个小区田间5点取样,每点取20株,共100个茎秆,剥秆调查病害发生情况,统计记录发病率及发病级别,根据小麦纹枯病发病情况和危害分级情况,计算病情指数。
  小麦纹枯病分级标准如下:0级为叶鞘、茎秆均无病斑;1级为叶鞘发病,但不侵入茎秆;2级为病斑侵入茎秆不足茎周的1/4;3级为病斑侵入茎秆茎周的1/4~1/2;4级为病斑侵入茎秆茎周的1/2~3/4,5级为病斑侵入茎秆茎周的3/4以上并出现枯白穗,并根据病级计算病情指数,从而评价其抗病性。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茎秆数×相应病级)/(总茎秆数×最高病级)×100
  1.5 抗病性评价
  不同小麦品种的抗病程度采用相对抗病性方法,依据相对抗病指数值(I)[I=1-(所测品种病情指数/发病最重品种病情指数)]进行评价,类型分为免疫(I)、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5类。其中,I=1.00时为免疫;0.80≤I<1.00时为高抗;0.6≤I<0.80时为中抗;0.40≤I<0.6时为中感;I<0.40时为高感。
  2 结果与分析
  2.1 纹枯病发病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供试14个小麦品种中发病最重的品种为良星66,病株率为93.10%,病情指数为56.72;其次有山农23、济宁16、济麦22、师栾02-1等,病情指数分别为30.50、30.00、22.35、40.68,病株率分别为91.40%、92.30%、87.32%、78.15%。新乡0208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仅为10.04,病株率为31.10%;另外,冀5265、鑫麦296发病较轻,病株率分别为38.21%和43.52%,病情指数分别为12.27和12.23。其他小麦品种病情指数介于14.45~20.05,病株率在40.83%~52.60%。
  2.2 对纹枯病的抗性评价
  由表1可以看出,14个小麦品种中,没有对纹枯病免疫的品种,有10个品种表现抗病,占供试品种的71.4%,其中新乡0208表现为高抗,冀5265、鑫麦296、州元9369、良星99等为中抗品种。师栾02-1和良星66 2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占供试品种的14%,济宁16和山农23 2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占供试品种的14%。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14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
  大多为感病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只有新乡0208,占供试品种的7%,中抗品种有冀5265、鑫麦296、州元9369、良星99、山农17、石优20、泰农29、汶农14、济麦22,占供试品种的64%,济宁16和山农23表现为中感,占供试品种的14%。师栾02-1、良星66为高感品种,占供试品种品种的14%[8]。
  目前,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鉴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规范化的小麦纹枯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体系;抗性鉴定不能排除环境影响、病级记載和抗性分级无统一标准等问题[9]。现阶段主要是在自然病地和人工接种条件下对已有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纹枯病抗性筛选,还没有成功地挖掘利用近缘物种优良基因库[10]。因此,对现有小麦品种资源和近缘野生种的抗源鉴定和筛选,为累积抗病基因,提高抗性水平,创造新抗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于金凤,张天宇,张修国.山东小麦纹枯病菌致病性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4):418-425.
  [2] 刁春友,李希平,韩梅.江苏省麦类纹枯病历史发生情况回顾和影响因素探讨[J].植物技术与推广,1999,19(1):11-13.
  [3] 史建荣,王裕中.1998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J].植物保护,1999,25(2):17-19.
  [4] 张会云,陈荣振,冯国华,等.我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6):1150-1153.
  [5]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等.中国小麦抗纹枯病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07,23(4):248-251.
  [6] 杨立军,杨小军,喻大昭.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2):122-124.
  [7] 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小麦纹枯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及抗病资源的筛选与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00(2):107- 112.
  [8] 李洪连,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3-28.
  [9] 韩月澎,陈秀兰,何震天,等.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1):81-84.
  [10]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等.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9(3):123-124.
其他文献
以毕薯5号脱毒种薯作播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生育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薯5号出苗、现蕾、开花和成熟均随
BPM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标准、方法及效果的病例分析。BPM红外光是通过光辐射的效应使局部病变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的一系列反应,从而使周边新生鳞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
《韩非子》里记载了两侧有关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故事,读后颇发人深思。
期刊
目的:探讨喜炎平配合去乳糖饮食对轮状病毒肠炎肠道舒适度影响的疗效观察。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喜炎平配合去乳糖饮食,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为江西省茶区主要害虫,以成、若虫为害茶树新梢,受害后芽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质地变脆,甚至枯焦,在江西一年有2个高峰期.此试验
"十五"时期,虽然蚕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还可能下降,但蚕业仍然是我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面对蚕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和我国加入WTO
期刊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国内蚕丝、茶叶行业纷纷通过建立网站以达到企业形象宣传和产品信息发布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网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对病人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我院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