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脉络膜血管平铺及CD1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分析指标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脉络膜血管平铺及CD1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分析指标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激光光凝方式建立棕色挪威大鼠CNV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Endostatin 20μL(5 g·L-1)、生理盐水20μL视网膜下注射、对照组光凝后不做处理.观察期为14 d.在光凝后第7天及第14天行颈动脉灌注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标记CNV,眼球标本制成脉络膜铺片进行CNV定量分析,组织病理切片光镜、CD105及因子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在评价血管生成抑制剂对CNV治疗效应中的意义.结果 造模后第7天,光凝部位CNV呈一高荧光团;光凝后第14天,表现为形态各异的高荧光微血管网;脉络膜血管平铺CNV定量分析显示,光凝后第14天Endostatin组CNV面积小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Endostatin组CNV面积为(15.58±5.32)×103μm2,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CNV面积为(24.01±4.67)×103μm2、(25.27±5.08)×103μm2(F=307.351,P<0.001);CD1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光凝后第14天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光斑内CD105及因子Ⅷ呈强阳性表达,各组在视网膜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内皮细胞均无CD105阳性表达;光镜观察造模后第7天激光损伤部位呈纺锤样外观.外核层排列紊乱,光感受器外节消失,RPE屏障破坏,光斑处CNV形成;光凝后第14天,光凝斑部位脉络膜增厚,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增生,大量CNV形成;Endlostatin组内皮细胞增生数量及新生血管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结论 脉络膜血管平铺于CNV定量评估具有一定意义;与因子Ⅷ的检测相比,CD105对于CNV的定性评估更具特异性;Endostatin可以有效抑制CNV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探讨Gin在脓毒症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实验 1:将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株RAW
目的 探讨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介绍1999-2006年采用内镜+开放进路(眼眉内飞鸟状切口)手术治疗的6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额窦内
目的 探讨不同种敷贴对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PICC置管术后对3M透明局部皮肤过敏者的患者分别采用4层尤菌纱布敷料或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
目的 探讨手术后眼压达正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与视野、视神经损害进展的关系.方法
目的 探讨Fas/Apo-1(CD95)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体位下肢外周血和局部皮肤F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47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茵的致病机理.[方法]从不同来源的病鳖和病鳗体内分离到4株产生棕色色素温和气单胞茵,并采用平板法进行检测.[结果]对鲫鱼胸基部注射9x108cfu/ml
目的 探讨MR胆管水成像(T2WI-MRC)和钆贝葡胺增强后胆管成像(CE-MRC)对肝移植供体胆管显示的差别.方法 32名肝移植供体术前均行T2WI-MRC和CE-MRC检查,以术中胆管造影结果为金
目的 探讨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对医院感染管理中药剂科承担的职责进行分析.结果 药剂科在消毒药品的配制、供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临床提供药物信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双纸片法确证试验与纸片协同法筛选超广谱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