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焦虑”共舞何时休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奔波于单位和家庭之间,担心抽不出时间接送孩子;青年白领穿行在拥挤的公车上或地铁里,发愁买不起房子;大学生害怕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甘愿接受“零工资”试用;老人念叨退休待遇不能兑现,看病难上加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渐渐发展成一种普遍心态。
  
  病例一 18年担心家人出事,焦虑成疾
  
  今年34岁的白女士,因为18年来总是担心家人突发意外,加上今年7岁的小儿子被狗咬伤,最终难以支撑导致精神崩溃,被家人送至医院住院治疗。
  据了解,白女士从15岁起,就担当起了照顾有病的二哥的重任。为此,她总担心二哥会发生意外,日久成为一种习惯。从18岁起,她就常常感觉头痛,需服安眠药才能缓解。22岁至26岁间,她先后生下两个儿子,由于孩子生下后体质孱弱,她接着又为孩子担心起来。
  半年前,白女士7岁的小儿子被狗咬伤,虽然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但她还是担心儿子会因此患上狂犬病,经常紧张、心慌、头痛、失眠,半年多仍无法缓解。经医生诊断,白女士患上了广泛性焦虑症。
  
  病例二 疑心病让她焦虑绝望
  
  覃女士,今年29岁,是一名幼儿园老师。3年前结婚至今未能怀孕,因患上“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而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
  覃女士的丈夫说,他妻子曾刮宫1次,术后每次出现少量出血,她都会惊慌失措,加上听同事说有患癌症的可能,就更加紧张了,时常跟丈夫说感觉心慌、心悸、气促。“她总是跟我唠叨,害怕患上了不治之症,又怕今后不能生育,经常通宵不睡,不停地说话,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了……”
  3个月后,覃女士开始坐立不安,伴有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口唇麻木、双脚发麻等症状。“她说自己会疯掉,想死。每次发作都极端烦躁,持续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而且每星期都发作,还怕听收音机、怕看电视、怕别人打扰,整夜不睡觉,也不让我睡觉。我对她一不顺从,她就大吵大闹。”覃女士的丈夫说,一天晚上,她突然感到胸闷气急,全身出汗发抖,口中大喊“救命”!送医院急诊,经医生检查,却并未发现问题。此后一周之内,她又先后两次发病,进入急诊室观察病房,经24小时心电监护,结果症状也没有丝毫缓解。最后,经精神科医生会诊,覃女士患的是“急性焦虑症”。
  
  现状 知识焦虑症日益增多
  
  心理专家介绍说,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焦虑是预感到未来威胁,与惧怕不同,惧怕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特殊威胁的反应。正常人的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焦虑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
  焦虑症任何年龄段都会发生,但以40岁以前最为多见。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具体表现为:一是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就像覃女士一样,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一月可数发,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二是慢性焦虑症,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这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觉得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发生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白女士患的就是这种病症;三是知识焦虑症。临床发现,一些年龄在25~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他们发病间隔不一,起病时间也不一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定名为“知识焦虑症。”
  所谓“知识焦虑症”,又叫“信息焦虑症”。在目前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几何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医学中的焦虑症状。
  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作家,学者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
  
  分析 认知、欲望和环境是焦虑主因
  
  有调查研究显示,焦虑症在一般国民中的发病率为2%,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精神障碍病人中,至少有1/3有某种形式的焦虑障碍,而且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中应激因素增加,心理不适应等焦虑反应势必增多。
  心理专家指出,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以下6个方面。
  第一,认知过程或思维在焦虑症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焦虑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二,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
  第三,个人内部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是常见的焦虑原因。
  第四,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的要求。因未臻完美而责备自己,因有不道德的念头而厌恶自己。
  第五,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这点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惟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
  第六,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一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支招 每天接受媒体的信息不超过2种
  
  其实,焦虑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变为精神疾病,只要能意识到发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及早治疗,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的。以下方法对焦虑症患者有帮助:首先,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其次,每天保证睡眠9小时,每天接受媒体的信息不超过2种,每天列出工作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三,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每天饮水量要超过3000毫升;第四,生活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如果自己无法缓解焦虑情绪,可以寻求支持性心理治疗,医生会辅以各种形式的松弛训练帮助患者去掉心病。严重焦虑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既能稳定情绪,又有助于心理治疗。
其他文献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抢救患者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为及时、准确、快速的给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大粤东企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汕头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十三名经济学家莅会演讲,与粤东企业家剖析新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鲜
日前,揭阳市政府已经先后与12家央企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2680亿元。
动脉血压是临床检查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指标,上肢动脉血压间接测量也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常发现教科书中血压测量袖带放置的位置,各家说法不同.
热轧支承辊脱肩的原因是有铸造缺陷。优化工艺,改变辊形,建立辊面磨削、探伤制度,对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轧制成本有积极影响。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等原因,其肺炎的临床经过和年轻人不完全一样.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于年轻人.因此,对老年人肺炎的研究十分重要[1].本文回顾分析100例
1982年4月~2001年4月20日,我们采用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以下简称复位)治疗腰椎脊后关节紊乱症8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
2007年,是四海潮商大展宏图的一年,叱咤风云的一年。无论是在实业还是资本市场,无论是商业成绩还是社会荣誉,潮商均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李嘉诚蝉联华商富豪榜首,并荣
“荡到无,过暹罗”,是一句潮汕俗语。“荡”指的是“赚钱”“捏食”“打拼”的行为。意即“谋生无着,漂洋过海去泰国”。这句潮汕俗语形象反映出潮人“过番”史的历史背景,严格来
目的探讨脑梗塞与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120例脑梗塞患者,其中40例为糖尿病者组(1组);29例为糖耐量低减者组(2组);51例为血糖正常者组(3组).测定三组病人的空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