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引领探究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學为本,做到以学定教。
  一、找准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起点合适,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听不懂,不能学。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案例:《放大镜》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块放大镜)大家用过放大镜吗?
  生:用过。
  师:放大镜有哪些用处呢?你们曾经拿它观察过哪些物体呢?请你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周围的事物,比较两种观察方法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选择任何你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
  组长拿材料,分发器材。学生活动时,有3个小组拿着放大镜看小组的人;有4个小组对着书本看书上的字;有2个小组坐在位置上,拿放大镜互相照着对方的眼睛取闹;有3个小组拿着放大镜随便看了一会,就把放大镜放在一边了。
  多数学生在拿放大镜“玩”,并没有认真观察身边的物体,他们对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似乎没有往日的激情和兴趣。事实上,多数学生早在三年级的《植物》单元中,就已经使用过放大镜观察各种物体了。在四、五年级,放大镜也是作为重要的观察仪器在使用,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中,学生已经懂得调整角度,利用放大镜聚光,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早已了如指掌,如果到了六年级,活动设计还停留在三、四年级的观察水平上,他们怎么会有兴趣和耐心去观察呢?
  对《放大镜》一课,可以设计有结构的材料,并使探究活动结构化,用任务驱动学生运用放大镜进行深入观察。如让学生先肉眼观察报纸边缘的纤维,描述观察到的情况,他们会觉得这是个挑战,自然产生使用工具的需求,放大镜的呈现和使用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学生学习《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时,他们的经验是:物体能在水中浮起来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知道了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因此,学生可以推断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如何证实这个推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案例:《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片段
  师:物体在水中会呈现哪两种状态?
  生:沉或者浮。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浮的物体压入水中后会上浮,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师:石头在水中会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有没有受到浮力?怎么研究?
  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浮的物体压入水中后会上浮,是因为浮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那么,下沉的物体肯定是因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肯定受到浮力。
  生:我们测一下石头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力,就可以知道了。
  二、顺学而导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应当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变“教”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灵活解决问题。
  案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片段
  师:一杯水中是不是可以溶解无限多的食盐?
  生:不可能。
  生:是有限度的。
  师:那你认为用这个烧杯量取100毫升的清水,它可以溶解多少食盐?
  生:一勺。
  生:很多勺。
  生:肯定超过2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在前面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中,比较20克食盐和20克小苏打在50毫升水中溶解能力时我就发现,50毫升的水不能完全溶解20克食盐,但现在是100毫升了,肯定超过20克了。
  师:你打算怎么验证?能列一个计划吗?
  生:先加20克食盐,然后2克或1克地加。
  这样教学,使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优化,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三、灵活拓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后探究,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上完课后,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自行探究,却没有具体的措施落实怎样探究;或者不管什么类型的学生,都要求研究同一个小课题。我们应当合理安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如《磁铁有磁性》《磁极的相互作用》等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前就知道,不新鲜、不刺激。如果把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用课后拓展的方式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案例:能悬浮的纸蝴蝶
  材料:透明塑料圆盒、卡纸、磁铁、棉线、回形针、胶带纸、小剪刀。
  步骤:
  第一步,把透明塑料圆盒的侧面剪开,制成悬浮装置的支架。
  第二步,在卡纸上绘上蝴蝶图案,并沿轮廓线剪下蝴蝶。在纸蝴蝶的中间别上回形针,并在回形针上系上棉线。在透明塑料圆盒的底部扎两个小孔,将棉线穿过小孔,稍做固定。
  第三步,将透明塑料圆盒倒置,调整棉线的长度,使纸蝴蝶靠近盒盖,然后用回形针和胶带纸把棉线固定在透明圆盒的底部。
  第四步,在透明塑料圆盒的顶部放上磁铁,使纸蝴蝶靠近磁铁,就能让纸蝴蝶悬浮在空中。
  原理:磁铁具有磁性,回形针的主要成分是铁,磁铁隔着塑料圆盒顶盖吸引别了回形针的纸蝴蝶,纸蝴蝶受到了向上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大于纸蝴蝶受到的地球引力,结果纸蝴蝶就悬浮在空中,棉线也被绷得紧紧的。
  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不仅习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能获得了成就感。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4月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6例,女74例,年龄20~76岁,平均458岁;诊断:胆囊结石116例,其中急性胆囊炎26例,慢性胆囊炎90例(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息...
[目的]探索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以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和SSR分子法检测其纯度,并对2
目的 评价重症肌无力常用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已确诊的39例MG患者的症状学诊断,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复神经刺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症状学诊断法阳性率66.7%,肌疲劳
《植物“保育员”》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说出周嗣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是本单元的科学知识目标之一。本单元的第1课《认识常见
孤岛工作面开采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根据河南某煤矿3上煤开采形成的31706孤岛工作面情况,采用UDEC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孤岛工作面开采覆岩的变形破坏情况及应力分
阐述了生物化学技术与CAI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的优势,并指出了设计CAI课件时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冠心病人群日趋增多,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亦备受关注。既往研究发现过高或过低的血压靶标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重要风
设计思维是指人们在遇到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通过设计与思维双螺旋结构的相互依赖与促进,不断生成新的解决策略,进而创造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