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r手稿前半部分不是方志敏亲笔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弋阳方志敏纪念馆展出一幅放大的《可爱的中国》的“手稿”,就像一面玻璃幕墙.笔者怀着敬仰的心情,逐字阅读,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rn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突然发现,这篇《可爱的中国》“手稿”的字体前后不一样.前半部分的字体工整、拘谨、修长;后半部分的字体洒脱、流畅,一些笔画喜欢向横处伸展.一些字写法也不同,比如我们的“们”字,前半部分写的是“們”,后半部分写的是“们”.回到家中,找出方志敏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清贫》的手迹与《可爱的中国》“手稿”进行比对,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可爱的中国》“手稿”的前半部分是他人誊写的;后半部分则是方志敏的手迹.他人誊写的部分,从题目“可爱的中国”开始,到“在N城,我看到了许多洋人,遇到了许多难堪的事情,我讲一两件给你们听,可以吗?”为止,共计3200余字.《可爱的中国》全文14200多字,别人誊写的部分约占全文的四分之一.
其他文献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央稳步推进建设营商环境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及时审视当地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与我国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进程相契合.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哀悼孙中山的热潮,国共两党更是在全国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各种悼念活动。孙中山逝世于国民革命迅速推进之际,在此氛围中,孙中山追悼会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宣传政治主张、动员民众的契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级组织纷纷以追悼会为平台,运用党的组织系统和宣传机构宣传国民革命和孙中山思想。一场由亿万群众参加的孙中山追悼活动,最终演变成了一次全国性的国民革命宣传和政治动员活动。
2012年4月初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专程赴日本东京、京都、奈良、大阪考察日本民俗和民间手工技艺。同行者有马超夫妇。日本学生田村彩子安排行程并全程陪同导游,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4月10号那天,我们去和歌山参观汤浅酱油制造厂,突然彩子叫我快看一家住户房檐口挂的鲤鱼风筝,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舞。  “为什么要把风筝挂在房上?”我问。  “那不是风筝,那是端午节挂的鲤鱼旗!”彩子回答。  “端午节不是还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话语事件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周作人及其弟子、同调,以及社会文化界、左翼思想界、学术界共同深入讨论知识分子道路选择、新文化走向、新文学源流等时代核心问题,使该话语事件成为周作人系统研究活动的真正起点.这次话语事件整体呈现出错位对话的特点,源于对话各方在社会政治立场上的严重对抗、思想本质方面的深刻争端、对周作人言说方式的误解,以及周作人在学理探讨与历史叙事之间的摇摆.这种错位对话,也是20世纪世界话语活动的普遍常态和突出表征.
一个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政党,不仅表现在对国内事务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上,也表现在对国际事务的准确判断与把握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28年时间里,以毛泽东为
期刊
唐代小说开始出现有意使用虚构手法的现象.其虚构手法可分成两类:第一种是为了将故事情节趣味化的虚构手法,第二种是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想具象化而使用的虚构手法.唐代小说可区
中国传统史学中有关世界的认识变化非常值得注意.从公元前2世纪的《史记》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周边四裔为附庸”的世界观念.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曾有过三
期刊
在中国革命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分子舍弃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他们出身各异,参加革命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在了中
期刊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到当下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对中华振兴与富强路径的探索,揭示了中国的出路,首先在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继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要完成这一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