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老年MHD患者纳入病例组,30例建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磷、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胱抑素C、胆固醇、甘油三酯。对病例组进行彩超检查观察颈动脉病变情况,记录发生颈动脉斑块(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例数。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法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2.77±1.59)、(0.81±0.22)mg/L,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根据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中位数水平分组,胱抑素C≥2.68 mg/L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比例均高于胱抑素C<2.68 mg/L组(P均<0.05)。病例组中,有颈动脉不稳定斑块36例,有颈动脉稳定斑块10例,有不稳定斑块者血清hs CRP、胱抑素C水平高于有稳定斑块者(P均<0.05)。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hs CRP、血磷、PTH、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4、0.226、0.287、0.592、0.442,P均<0.05),与血钙呈负相关(r=-0.242,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hs CRP水平升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MHD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患者并发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手术前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 OEC)证候要素的比较,研究OEC证候动态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从新的角度加深对该疾病证候
以杏仁浆和天然奶酪为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制了杏仁再制奶酪的加工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感官检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天然奶酪比例为1:3,乳化盐添加量为2%,乳
<正>一、法的渊源的概念与功能法的渊源是法学和法律实务的一个基本范畴。对于任何法律问题,人们可以而且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和研究。我们将法的渊源作为法的适用中的
<正> 1928年,罗马西北80公里的乌尔齐地,一头耕牛掉进了田野的洞穴。不想这一失足,却又一次拉开了伊特鲁里亚文明考古研究的序幕——该洞穴正是伊特鲁里亚人的一座坟墓。经过
目的:探讨ASO髂股动脉各分支截面积与中医辩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SO住院患者79例,其中血瘀型54例,湿热下注型25例,并选取非ASO患者49例作为对照,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髂股动脉
社会转型期,媒体的社会角色主要受到来自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牵引力的作用。都市类报纸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双重牵制,而社会力量的牵引力则相对较为弱小、甚至被
目的:通过对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白睛脉络形态颜色的临床观察研究,分析归纳出其白睛脉络形态颜色特征,探讨该病中医证型与白睛脉络特征的相关性,扩展中医望诊的内容。材
随着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的工艺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微电子封装器件密度的越来越高,细间距器件正成为主流产品。虽然封装技术和封装形式的不断更新,
目的:通过对维药异黑成熟剂主要活性成分定性、定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为异黑成熟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方法,为其在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相应研究数据。
《论语》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是记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虽然当时对于文艺的讨论处于不自觉的时代,《论语》中仍然体现了儒家伊始对文艺的基本观点。《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