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NOC之翼,且行且思!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城济南——道不出的淳朴!
  NOC竞赛——言不尽的收获!
  在济南,我们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十二届NOC网络教研团队”的竞赛,这既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比赛,在我们的期待中如约而至。
  【赛程】
  第一回合:手忙脚乱
  比赛第一天上午,我们拿到了竞赛的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丝绸之路》一文。当获知这一课题时,我们三人顿觉手足无措——人教版教材,听过,却从未上过。短暂的慌乱之后,我们反问自己两个关键问题:
  (一) 多样版本教材之下的语文教学,其根本为何?
  追本溯源,语文教学有“本”可依,此“本”即为《语文课程标准》。因此,无论何种教材的教学均由此出发,其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既要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和内在规律,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之时首先要明确的。
  (二) NOC竞赛较之其他竞赛,其意义何在?
  “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的宗旨在于更新教育资源理念,倡导网络环境教学新方式,促进团队教研合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开始了比赛的征程,首先,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并在基于学情的前提下,确定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进行了教学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即为:“链接课前、导入新课——触摸文本、理清脉络——聚焦重点、深入理解——潜心诵读、升华感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我们将教学的着力点设置于文章的中心部分,引导学生品读赏悟。同时,根据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课件为教学服务。
  第二回合:豁然开朗
  可是,对于这样的一份设计,我们总有“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茫然之感。
  所幸的是,NOC竞赛最大的特点为“网络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也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之下充分融合团队的力量。这里的“团队”,往小处说是本组三位教师所形成的团队;往大处看,即为本学科的所有参赛教师团队。也就是说,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后一个团队所设计的作品,并给予对方中肯的评价,同时,也会接收到前一个团队对我们的作品所给予的评价。
  “一来一回”之中,我们悉心研读了28个团队的作品,并且虚心接受26个团队的评价,终于有了拨开云雾觅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第三回合:整装出发
  由此,我们重新整理思绪,审视初稿,从学科特点及赛事宗旨方面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点:
  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删繁就简,提炼教学目标;依标而设,完善教学细节。
  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角度出发——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助推教学活动。
  深陷迷境而踌躇不前的感觉是痛苦的;但手擎明灯,重新起航的感觉是兴奋的。我们三人进一步分工协作,以团队之力完成了终稿。而在完成终稿的过程中,我们竭力做到:
  依托《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需要更精准。清晰的目标是一切教育过程得以实现的最高基准点,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当一篇文章被编进语文教材,它就自然而然地承载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功能。课程、儿童、年段,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设计加以观照的三个核心要素。于是,文本的原生价值必然要进行一番筛选、过滤与重组,从而提取其科学有用的教学价值,确定精准实在的教学目标。
  因此,从科学的理念、文本的解读、学生学情出发,我们重新斟酌了教学目标。与之前相比,舍去了对生字书写的目标要求,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目标的表述更为清晰精准。
  明晰编者意图——内容取舍需要更精当。从整套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其一大特点就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有效编排,足见编者对略读课文及其教学的重视。而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的存在着两种倾向:或是“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差无几”;又或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与课外阅读方式不尽雷同”。
  鉴于此,我们重新审视略读课文的教学,明确了略读教学讲究“简和略”,并不是不需要有“精和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这也要求我们精当取舍教学内容,选择“精读”和“细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从而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着力将点聚焦在两国使者会面的场景,品析文字,抓住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充分感悟“迎候之众、迎候之远、迎候之情”,体会“友谊之路”。在品悟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使得课堂生机无限。
  用足阅读提示——教学环节需要更简化。人教版教材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链接语,这种链接语,不仅将前后课文链接起来,而且,提示了这篇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课前的“阅读提示”,在“预习单”中,设计了阅读提示中的两个主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及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前学习并提高实效,又使其带着思考走进课堂,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简化了教学环节。
  拓展时间空间——学习平台与共享资源交互,可以更完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所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助学型和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平台。对此,课前我们在网络班级博客的支持下,编排了课前“学习单”,使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完成自主预习,带着自学成果与疑问走进课堂。课上,我们利用课件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料、视频资料等,直观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或转变为真实情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对文章深层意蕴的领悟。课后,我们再次借助班级博客,设计了“师生”“生生”的交流反馈平台,促进学生的再学习、深质疑,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大时空。
  当我们完成赛程所要提交的材料之时,心中却愈加明白:一份完满设计是因学而设,不是教师的闭门造车;是点拨迷津,不是教师的全盘授予;是引而不发,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是智慧助学,不是教师的自我张扬。
  【收获】
  “三个臭皮匠”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三个是来自不同学校的语文教师,带着各自的“师情”走到一起。在短暂的赛程中,我们需要周密地计划与分工,需要切实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更需要彼此高度地默契与认可。虽然,在教学设计上依旧存在缺憾,三人的智慧还赛不过那一个“诸葛亮”,但是,我们甘愿做这“三个臭皮匠”,三个在网络团队教研竞赛中成长的“臭皮匠”。
  三约NOC
  细细数来,在未登上全国竞赛这一舞台之前,我们三人已经有了三次不同级别的NOC竞赛的经历。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网络教研,不是简单的借鉴与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与统整,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
  【思考】
  整个赛程漫长而又短暂,此刻回味着NOC,回味着收获,脑海中泛起不尽的思绪:整整两天的赛程是浓缩版的网络教研形式,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借用网络教研形式之长,嫁接到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之中,从而转变以往陈旧、甚至是低效的教研模式?如果这一模式探索成功,我们又如何将此进行推广?
  ……
  一场NOC,让不相识的我们走到了一起,在收获NOC带来的思考之时,我们也会撷着思考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著名特级教师潘文彬在讲座和论著中倡议“让学”,即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现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提出“让学”先“让板”,正是基于此共识。通常在黑板上板书是教师的“特权”,而板书往往是教师的“作品”,学生则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参与板书创作过程,把部分板书或全部让给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重点,帮助学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心轻万事若鸿毛  说这首诗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段历史。“安史之乱”初期,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扣上“附逆”的罪名,开始被囚禁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后又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东部)。他溯着长江西上,先到蜀州,然后折入夜郎。不妨设想一下李白当时的心情:他以待罪之躯,一步步走向荒僻的远处。加上满怀委屈,无从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手工一直相当重要,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美术欣赏的水平.传统的手工教育容易忽视相关的背景文化,让学生一味地模仿,学生无法感受到文化与
2004年11月24日,我应邀乘火车去山西省临汾市培训,和我同行的还有无锡市滨湖区王忠敏、强洪权、关乃杰和徐州市张艳四位老师。晚上9点钟到达,临汾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焦老师和
为适应新课改要求,文章叙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理论依据和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构建生活化课堂的策略,即选取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生活化教学活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里已被广泛运用,它让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有了载体,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让我们常感困惑的是,学生课堂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读、仔细想,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炼,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文本的学习、批注,而到了课外阅读,却大部分一字不写。这批注怎么就成了课堂学习的形式,而没有走进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呢?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1.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才欠缺问题已经很严峻,同时对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很好掌握信息素养和运作能力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苏教版小语教材三上《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后第4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这要求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以课文中人物的高尚精神去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步入这感情溪流浇灌的课堂呢?  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是同学们心灵深处最亲近的朋友,只要一提及到,同学们也就乐于打开话匣子,把自己心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如何培养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对有关同题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