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禹群:伏流无声地质人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建立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入侵模型


  一头花白头发,满面和煦笑容,薛禹群院士俨然一位平易近人的“邻家老伯”。“科研不能靠想象,观测数据做不得半点假。”“要做学问,先要做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关于怎么做好学问,老人娓娓道来。
  “当年之所以念工学院,是高中时去杭州参观钱塘江大桥,觉得工科能够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胸怀这一朴实的理想,1952年的夏天,薛禹群从唐山工学院毕业,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来到了南京大学地质系,从此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工厂首先需要考虑水源,地质地形也同样需要考虑”,薛禹群深知水文地质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海水入侵,并导致了地下水恶化、土地盐碱化,使得沿海土地难以耕种。薛禹群心系国家水环境问题,迅速投身到对海水入侵问题的研究中。
  当时国际上尚无一个针对海水入侵的三维监测网,研究仅停留在单维水平。薛禹群经过多方实地考察、论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监测网,经过长达7年的不间断监测,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系统地揭示了我国海水入侵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入侵模型。
  此后,薛禹群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一系列水量、水质模型,其中很多属我国最早出现的此类模型。同时还提出很多模型求解方法,其中一些算法达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水资源评价、水位预报、地下水污染预测提供了先进方法和手段,对山东莱州湾项目、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管理和地面沉降的防控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
  薛禹群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并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推动主持了我国首次地下水水流和污染模拟国际会议,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由此走向世界。

2  做研究要當破除陈规的“勇士”


  薛禹群一直倡导“睁开眼睛看世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量国外文献、书籍的引入,薛禹群就发现外面还有一个更加精彩的水科学世界,顿时惊觉以往引以为荣的三大件——罗盘、铁锤、放大镜为代表的地质之路已经远远不适应新形势了。“国外开始用计算机来模拟、再现地下水流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刻画实际地下水系统内所发生的物理过程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达到再现地下水系统的能力。”薛禹群敏锐地感觉到这是未来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水无常形”,传统方法研究地下水,只能解决“哪里有地下水”的问题,而无法精确预测地下水的水量。为了解决国家实际生产的需要,薛禹群此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研究了10多年的传统地质学,转而探索地下水动力学和地下水数值模拟。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不理解。薛禹群不惧他人眼光,靠着毅然决然的勇气、探索钻研的精神,开拓起一条国内尚未有人走过的路。
  “不惑之年”转变研究方向重新出发,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将数学和计算机引入到地下水研究的过程中,薛禹群可谓历经千辛万苦。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在我国还不普及,南京大学也没有可以运算的计算机,当得知江北大厂镇南化公司引进了一台计算机后,薛禹群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奔波。
  “每天早上6点钟从家里出发,拎两大袋很重的资料步行去汽车站,再坐汽车去江北的南化公司‘上班’,抓紧一切时间借用人家先进的计算机进行数学模拟运算。晚上回来往往都10点多了,因为天冷手经常冻得红通通的。”薛禹群的妻子张冬茹说。有时候,薛禹群还会去杭州、上海借用那边的计算机运算题目,往往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与数学学科紧密相关,可是当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还很少,薛禹群和南京大学数学系谢春红教授一起成为了破除陈规的“勇士”。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们通过“民间”协作的方式,为两个不同学科找到了通向彼岸的道路,使得两个“边缘”学科在相互渗透之后发挥出了“1+1>2”的效应。而因为看得远、抓得早、钻得深、水平高,薛禹群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被称为国内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大师。

3  做老师不能只做“摆渡人”


  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也是薛禹群对学生的要求。他似乎总是更“偏爱”那些善于动脑筋,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并坚持正确方向走到底的学生。他认为有潜质的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要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课外知识上。吴吉春就是薛禹群看上的“大胆学生”。
  “没有薛老师,就没有我今天。”吴吉春说,“一开始我并不想读研究生,想毕业工作,态度非常坚决。薛老师就经常到宿舍敲门,非常耐心地动员我,不厌其烦。”最终,吴吉春选择了考研,师从薛禹群,并且没有辜负薛禹群的厚望,现在,他已是南京大学水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所长。
  “如果做科学家、工程师,你会在工作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每克服一点困难做出一点工作来,你会觉得有奔头的那种满足感是很强的。”薛禹群把对科学的热爱,就这样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子女。而今他已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学生中,已经是教授或教授级高工的就有80余人,有些已成为所在学科的带头人。
  薛禹群上课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着时代变化。“水文地质中的课程,百分之九十我都教授过。教课方式要跟着时代走。”薛禹群回忆说,“解放以前基本都是板书,因为我这个课程公式很多,所以尤其需要板书;我从美国回来还引进了幻灯片,我自己还买了幻灯机;到后来有了PPT就自己制作PPT。上课形式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形式,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
  变化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薛禹群在教职岗位的坚守。薛禹群一直叮嘱学生,专业不要搞得太窄。“做老师不能只做‘摆渡人’,以为把学生护送到对岸就完成任务了。”薛禹群说,培养学生就像种树,不能天天“浇水”,否则会使他们产生依赖性,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水源”,把根扎深,这样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科研。这样一位学术巨擘,60多年孜孜不倦,用高瞻远瞩的目光,带领着我国的“水文与水资源”研究向前进发。蔡姝雯

薛禹群心语


  科研不能靠想象,观测数据做不得半点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研究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创一流,要有原创性成果。
  对理科来说,如何对待科研数据最能体现个人的治学态度。地下水动力学研究涉及的数据尤其多,在工作中,不容许修改数据。对误差可以分析其原因,但不能随意改动,尤其不能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一流的成果只能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上。
  做老师不能只做“摆渡人”,以为把学生护送到对岸就完成任务了。培养学生就像种树,不能天天“浇水”,否则会使他们产生依赖性,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水源”,把根扎深,这样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科研。
  淳朴无华、严谨求实、勤奋创新、自强不息——这是我对学生们的期望。
  如果做科学家、工程师,你会在工作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每克服一点困难做出一点工作来,你会觉得有奔头的那种满足感是很强的。
  要做学问,先要做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
其他文献
1955年,经组织考察和层层选拔考试,黄熙龄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在去苏联之前,黄熙龄本来报考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专业,但由于当时国内地基基础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而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的崔托维奇教授又是苏联地基基础专业的权威。于是组织征求黄熙龄的意见,建议他师从崔托维奇教授,改读地基基础专业。黄熙龄接受了建议,从此与地基基础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苏联的学习对于黄熙
期刊
6月21日消息,山西省發改委确定太原市为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   作为省级试点市,在两年试点期间,太原市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城市发展为纲领,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围绕基础设施、惠民服务、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安全等领域,对城市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
期刊
“只要是我的博士生、研究生都要亲自做土工试验,了解土的各项指标,要对土的特性有深刻的认知,必须要有这个‘摸土’这个功夫,到工地先要‘摸’这个土。你要有这个本事,这个土壤你挫一下,你就知道它的承载力有多少吨,是什么土,不到这个水平绝对不行。”我常听闻黄熙龄用这样的话鼓励年轻人去“摸”去尝试、去探索。而这种工匠精神也浸染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2002年,黄熙龄的学生张东刚承接了中科院一个CFG桩地
期刊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支付已成为很多消费场景中的标配。但是,有些经营者却将扫码支付设置为消费的门槛,或是要获取消费者手机号、通讯录、精确地理位置等多項与消费无关的信息,或是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这显然于法无据,不仅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更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等。   值得说明的是,经营者不享有“自主选择权”,无权挑选消费者,也无权要求消费者非得扫码支付。   另外,有些扫码支付强制收集消费
期刊
近日,讯飞输入法、搜狗输入法、QQ输入法、章鱼输入法、手心输入法等在多个应用商店被下架!它们都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点名通报。   数字信息时代,人们用手机或电脑输入法记录与沟通,本来再寻常不过,谁成想,在输入文字的时候,用户的个人信息却被悄悄收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相关信息乃至个人隐私还被用于各种商业目的。输入法异变为“窃听器”,人们在愤怒之余,难免后怕。   輸入法违法违规收集
期刊
5月29日,周六,华中科技大学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实验室一片忙碌,一身蓝色实验服、头戴护目镜的唐从辉正带着学生们做实验。崭新的通风橱内,装着各种颜色反应液的烧瓶整齐摆放着,橱窗上写满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旁的旋转蒸发仪有序运转。  出生于1991年的唐从辉今年刚满30岁,已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他带领着一个年轻的团队,不仅从导师到学生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研
期刊
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員亮相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这次飞天,驻留时间长达3个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聂海胜:这次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我有幸能够开跑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棒”,有很多期待。首先,我们要把空间站核心舱这个太空家园布置好,还要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验证试验,任务很艰巨,挑战也
期刊
6月23日,由天津港集團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的首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正式下线。在下线现场,这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按照预设路径进行一次简短的“身手”展示,前行、左转、倒车、侧方平移,在北斗导航系统指引下,只见它运转灵活,定位精准,全程完全不需人工干预。  “ART可以说是目前无人集卡的升级版,你看,它是没有车头的,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传统集装箱卡车的拖板,不过,它可是智慧满满,不仅是为智能化集装
期刊
不负春光,正当其时。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县级融媒体记者,从外行到专家,从单面手到多面手,一期期成功宣传报道的背后,无不折射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三牛”精神。同理,缺乏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笔者就多年的从业实践,谈谈对这“三牛”精神粗浅的理解和感悟。   一、发扬“老黄牛”精神,埋头苦干“使牛劲”。
期刊
箭指苍穹、“神舟”凌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之旅。   “身穿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我们都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航天员刘伯明豪情万丈。   这信心背后,是伟大的祖国,是党领导下日益强大的中国科技事业。   曾几何时,因工业制造及相关工艺水平较低,被钱学森称之为“先把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