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经济增长反复偏快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地方政府争相推动新一轮“造城运动”造成的。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择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
始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至今已近4个年头。其中,2004年和2006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均出现偏快向过热转化的趋势,通过加强调控,经济过快增长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再次出现了本轮扩张期以来的第三次增长偏快趋势,且从势头上看有向过热转化的可能。
中国经济为何反复出现过热倾向?
持续近4年的宏观调控为何总在兜圈子,经济为何反复出现过热倾向?宏观调控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为何基础总不稳固?我们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争相推动的新一轮“造城运动”(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投资)是造成经济增长反复偏快的根本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导致投资膨胀的体制机制基础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数据显示,地方项目投资在去年下半年明显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今年再度开始强劲增长,1~5月,中央项目投资3122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放慢6.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8,923亿元,增长27.3%,加快3.7个百分点。地方项目在城镇投资中所占比重,也由去年的88.5%上升为90.3%。毫无疑问,当前投资及整个经济强劲增长其动力源主要还是地方政府。回顾本轮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紧缩土地和信贷,加强项目、能耗和环保管理。从调控效果来看,收紧土地和对新开工项目清理一度成为最有效的调控手段之一,短期内有效抑制了地方政府投资的过快增长。但在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和地方财税体制尚未发生较大转变的情况下,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目前各地再次兴起的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热,就是最好的佐证。
“造城运动”势必将给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今年是各地政府换届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所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时期。各地大量的新立项目、尤其是规划超前的各种新城建设项目,以及围绕着新城建设所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陆续启动。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环渤海经济圈到中西部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均大规模地进行新一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目前已经确立的改革试点城市。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首先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如果一旦成为“运动”,必将给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当前,地方政府运作“新城”或“新区”的基本模式已经程序化,而且从沿海到内地,各地都在快速地“复制”和模仿。首先是以“新城”或“新区”的名义在交通区位比较好且临近大城市的地方进行规划设计,这个设计还一定要体现“大手笔”和“国际水平”,然后圈地开发。地方政府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地,再以土地做抵押向商业银行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在“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搞好后,开出各种优惠条件(零地价和税收返还)进行招商,在进驻企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拍卖房地产开发用地,然后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还贷款,最后,一个完整的“新城”或“新区”,在地方政府对土地的运作过程中诞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恶化:第一,由于运作土地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的对抗土地调控。从我们调研中发现的情况来看,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十分猖獗。第二,从整个资金链的循环过程来看,一哄而起的城建工程和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以对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剥夺来实现的,这种制度设计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进而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第三,从近年来东部地区的情况来看,完全靠廉价的出卖土地来推动投资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往往是土地用尽之日,也就是经济停滞之时,并且遗留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本轮宏观调控的两个“标志性”措施,就是收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但在上述运作模式下,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度兴起和房地产投资强劲反弹,表明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许多人把本轮宏观调控戏称为“中央踩刹车,地方踩油门”,就此看来一点也不过分,“猫捉老鼠”的游戏还没有结束。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必须要大力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严格把好土地闸门。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核心是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方面,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西欧、北欧等国家的土地储备等。
其次,要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针对当前实际利率为负,名义利率持续偏低,投资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的情况,货币政策要稳中偏紧,一方面,可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缩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应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一是可暂停征收利息税,或降低利息的税率。二是小幅、多次提高利率水平,形成稳定的加息预期。
再次,要加大节能降耗调控力度,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关键要把已出台的各项节能降耗政策尽快落实到位。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着力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尽快形成以节能、环保、土地、资源保障,安全生产、质量、技术、规模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标准,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最后,要瞄准时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流动性过剩、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等这些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关键原因在于财税体制,以及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宏观调控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为了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议把增值税全部化为中央税,使地方政府与投资项目脱离直接的利益关系,以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二要改革政绩考核办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强对“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约束性指标的监督检查力度,建议将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金融窗口指导政策及土地政策挂钩;尽快把地方政府重大政策听证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加强公众与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力度。
始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至今已近4个年头。其中,2004年和2006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均出现偏快向过热转化的趋势,通过加强调控,经济过快增长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再次出现了本轮扩张期以来的第三次增长偏快趋势,且从势头上看有向过热转化的可能。
中国经济为何反复出现过热倾向?
持续近4年的宏观调控为何总在兜圈子,经济为何反复出现过热倾向?宏观调控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为何基础总不稳固?我们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争相推动的新一轮“造城运动”(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投资)是造成经济增长反复偏快的根本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导致投资膨胀的体制机制基础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数据显示,地方项目投资在去年下半年明显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今年再度开始强劲增长,1~5月,中央项目投资3122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放慢6.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8,923亿元,增长27.3%,加快3.7个百分点。地方项目在城镇投资中所占比重,也由去年的88.5%上升为90.3%。毫无疑问,当前投资及整个经济强劲增长其动力源主要还是地方政府。回顾本轮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紧缩土地和信贷,加强项目、能耗和环保管理。从调控效果来看,收紧土地和对新开工项目清理一度成为最有效的调控手段之一,短期内有效抑制了地方政府投资的过快增长。但在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和地方财税体制尚未发生较大转变的情况下,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目前各地再次兴起的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热,就是最好的佐证。
“造城运动”势必将给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今年是各地政府换届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所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时期。各地大量的新立项目、尤其是规划超前的各种新城建设项目,以及围绕着新城建设所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陆续启动。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环渤海经济圈到中西部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均大规模地进行新一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目前已经确立的改革试点城市。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首先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如果一旦成为“运动”,必将给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当前,地方政府运作“新城”或“新区”的基本模式已经程序化,而且从沿海到内地,各地都在快速地“复制”和模仿。首先是以“新城”或“新区”的名义在交通区位比较好且临近大城市的地方进行规划设计,这个设计还一定要体现“大手笔”和“国际水平”,然后圈地开发。地方政府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地,再以土地做抵押向商业银行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在“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搞好后,开出各种优惠条件(零地价和税收返还)进行招商,在进驻企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拍卖房地产开发用地,然后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还贷款,最后,一个完整的“新城”或“新区”,在地方政府对土地的运作过程中诞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恶化:第一,由于运作土地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的对抗土地调控。从我们调研中发现的情况来看,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十分猖獗。第二,从整个资金链的循环过程来看,一哄而起的城建工程和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以对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剥夺来实现的,这种制度设计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进而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第三,从近年来东部地区的情况来看,完全靠廉价的出卖土地来推动投资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往往是土地用尽之日,也就是经济停滞之时,并且遗留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本轮宏观调控的两个“标志性”措施,就是收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但在上述运作模式下,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度兴起和房地产投资强劲反弹,表明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许多人把本轮宏观调控戏称为“中央踩刹车,地方踩油门”,就此看来一点也不过分,“猫捉老鼠”的游戏还没有结束。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必须要大力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严格把好土地闸门。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核心是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方面,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西欧、北欧等国家的土地储备等。
其次,要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针对当前实际利率为负,名义利率持续偏低,投资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的情况,货币政策要稳中偏紧,一方面,可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缩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应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一是可暂停征收利息税,或降低利息的税率。二是小幅、多次提高利率水平,形成稳定的加息预期。
再次,要加大节能降耗调控力度,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关键要把已出台的各项节能降耗政策尽快落实到位。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着力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尽快形成以节能、环保、土地、资源保障,安全生产、质量、技术、规模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标准,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最后,要瞄准时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流动性过剩、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等这些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关键原因在于财税体制,以及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宏观调控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为了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议把增值税全部化为中央税,使地方政府与投资项目脱离直接的利益关系,以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二要改革政绩考核办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强对“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约束性指标的监督检查力度,建议将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金融窗口指导政策及土地政策挂钩;尽快把地方政府重大政策听证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加强公众与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