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文化资源在中国画作品中的应用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资源”一词泛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成果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精神的存在对象。赫哲族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特殊的历史和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它浓郁的文化气息与精神风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中国画作为一门传统艺术门类,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因此,近年来许多画家将有关赫哲族的文化应用到了中国画作品中。文章沿着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的脉络,对其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与科学划分,将赫哲族文化资源与中国画相结合,主要
其他文献
中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章以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在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工笔花鸟绘画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具体解析地域文化对工笔花鸟画的深
摘 要: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作为现代型公共文化空间,马庄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撑,更需要发挥村落的内生动力。乡土知识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对地方知识进行挖掘和创造,上升至共同体意识,形成文化合力,完成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最终形成文化空间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文化空间;马庄村;文化礼堂  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衡量乡村社会是否存
摘 要:水墨与油画,诞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度,在萌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显现和演绎着各自的艺术形态和语言特质。当下,油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水墨其特殊的语言重量和本土性,使其学术价值在油画中得到重新认识和探究。文章以水墨与油画的言语特质及差异为出发点,分析和探讨二者言语间的关联性,进而阐述水墨与油画的试验性探索和艺术建构,并结合具体个案进行论证,论述二者的试验性与建构。  关键词:水墨
摘 要:绘画观念的转变与发展,使画家们越来越注重作品中个人精神的表达。文章通过分析油画艺术中情感展现的发展背景及其必要性,阐述了油画色彩、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展现,最后讨论了油画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  关键词:油画艺术;情感展现;绘画创作  油画这一艺术起源于欧洲,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良,在创作理念、绘画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成为现代绘画史上的一种主要绘画表现方法。油画在传入世界各国后,经过几百年
黄苗子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文化名人,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都颇有建树.《吴道子事辑》作为其编纂的为数不多的长篇幅个案研究专著,在吴道子文献整理辑录、吴道子研究问题的细化
摘 要:谈起中国山水画,树的形象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韩拙在其著作《山水纯全集》中言:“林木者,山之衣也。”作为山水画画面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树起着再现自然物象和意象表现的作用。北宋时期随着画院制度的完善以及文人士大夫介入绘画,树的形象特征、表现技法达到一个高峰,画家在主观意象的基础上完成对自然的写真,形成了北宋山水独特的“枯木寒林”图式特征。李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宣和画谱》所记载的李成作品多为寒林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各艺术院校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培养.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动性成为各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
高凤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府属的胶州(今山东省胶县)三里河村,字西园,号南阜、南村等.高凤翰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诗、书、画等样样精通,而且晚年极
期刊
摘 要:中国绘画是一个个性创作的过程,而西方绘画是共性创作的过程。西方绘画一直都在遵循他们视之为科学的各种绘画方法,好像有了这些方法,创作的内容就变得次要,这种机械的绘画可归类于共性创作。相反,中国古代绘画则是个性创作的过程,中国画中提到的“造化自然”不只是将看到的景、人,简单地呈现在纸上,而是要求艺术家自己对眼前的“自然”有所理解、感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视角和创作的过程,所以对比这二者之间
摘 要:如今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这一简单的物质层面的要求了,而是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有了个性化的需要和追求。例如人们日常接触的生活环境的设计,都是本着令人身心愉悦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近乎完美地满足不同领域人们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下去,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加个性化,必须不断地从以往的经验以及现实的需求当中总结归纳艺术设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使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