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举措助力融创中国净利大幅增长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成为近年来房地产企业日益重视的发展战略,今年房企的营收增长规模喜人,但身处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环境下,基于宏观大环境去杠杆的要求,现金为王的趋势不容置疑。近期融创中国发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除了优秀的业绩表现,融创中国前瞻性的降杠杆、控风险,使公司的现金流更加安全。

销售快速增长助力全年目标实现


  2018年上半年,融創中国的收入为46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5.3%;整体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73%。盈利方面,则录得毛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251%;毛利率为24.7%,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公司归母净利63.6亿元,同比增长389.3%;核心净利66.1亿元,同比增长391.8%。净利润和核心净利润是衡量一家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参数,融创这两项指标接近400%的涨幅,是公司有史以来取得的最高同比增幅。
  主营业务上,融创依然延续了销售快速增长的态势,整体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76%至1915.3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加83.7%至1378亿元,从销售数据上看,融创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整体合同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130%。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原因,结转收入滞后于销售,随着2017-2018年上半年融创快速增长的销售,将推动公司进入收入大幅增长期,而毛利率水平近年来的持续攀升,也显示融创运营优化已取得实效,核心净利增长有望持续释放。2018年1-7月融创实现合同销售2254亿元,使得450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大概率实现。
  在持续去杠杆、加强销售回款、严控投资的多项举措下,融创的财务状况也在持续优化,中报显示,融创资产明确增厚至6699.42亿元,有息债务整体下降95亿元,净负债率较2017年年底下降了9.5个百分点。融创连续几年跨越式增长已然构筑起规模的护城河,并实现了全国的均衡布局,伴随着市场趋势的改变,其适时做出策略调整,提出“严控投资、稳健经营,构筑更为牢固的护城河”。

充足低价的土地储备锁定未来业绩


  今年以来融创明显提高了拿地标准,更提出了内部收益率保证高于50%、项目净利润率高于15%的严格要求,上半年新增土储的综合成本仅为3620元/平方米。在严格控制土地获取节奏和规模下,融创仍有充足的土地储备,目前,融创土地储备规模达到2.31亿平方米,总货值约3.29万亿元人民币,为融创未来2-3年销售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超过92%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及环一线城市。
  融创的规模扩张来源于良好的收并购效果,同时也引来越来越多的合作机构,其合作机构从2016年的109个快速增加至2018年中期的203个,整合合作机构资源,可让融创以更少投入获取优质土地。目前融创土储超过50%是通过收并购合作方式获取,2018年至今共获取土地建筑面积2920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1545万平方米,综合成本仅为3620元/平方米,土储成本进一步下降。融创在具体的运营中,始终坚守着“不买贵地”的准则,2016年年底,国内不少城市的土地炙手可热,融创悄然启动内部预警机制,不再参与公开的土地拍卖,避免接盘高总价、高溢价、高单价的“三高”项目。

深耕产品品质践行高品质居住理念


  在此次融创中国半年报业绩会上,公司还提出不会追求多元化发展,坚持主业品质的目标,通过产品研发领域的不断投入,融创不但拥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产品能力,其在产品规划设计理念和客户服务理念上均在行业处于领跑位置。融创还单独制定了一套高于国家质量标准的《质量内控体系》,采用更严格科学的方法确保每个产品都拥有过硬的品质,涵盖1500多个高于国家要求的八大类质量管控体系。2017年融创内部通过系统性的全链条质量测评体系,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产品检测超过2万次。
  融创目前正步入业绩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充足、低价的土地储备带来了较高的盈利增长空间,随着减负债降杠杆和产品质量的口碑传递,保证了公司安全稳健的运营。2018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连续调升融创评级,融创也被纳入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穆迪表示:“融创强劲的销售执行力、在一二线城市领先的品牌和市场地位、高质量的土地储备及公司充裕的流动性将支持融创的财务状况持续改善,杠杆率稳步下降,毛利率持续提升。”
其他文献
“新股不败”的神话还在A股延续,但“新债不败”却早已成为过去时。去年一度以信用申购“空手套白狼”著称的申购可转债策略,随着转债破发比例的不断增加,已经彻底走入历史。而转债的破发套住的不仅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承销商也因为包销投资者弃购额度而被迫成为“接盘侠”,惨遭套牢。其中,湖广转债让主承销商中泰证券吃下超过三分之一的发行量,金额高达5.82亿元,包销比例和金额均为历史罕见;而民生证券则大比
期刊
虽然政策在稳定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底部能不能守得住,还要看市场本身。政策只能改变斜率,不能改变趋势。大家认为通过政策已经让股市建立了底部,是不严谨的。  政策对于去杠杆和流动性的放松在引起市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让近期的磨底多了一个名字“政策底”。人民币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创新企业减税600亿、央行强制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一系列宽松政策令市场乐观地认为高层将经济增长放缓视作近期面临的最大风
期刊
城地股份并购香江科技引来监管层关注,多达42项的反馈意见,要求企业做出书面说明和解释。从收购草案来看,此次并购可商榷处不少,高溢价收购背后或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近日,证监会向城地股份下发了反馈意见通知书,就城地股份并购香江科技项目给出了多达42项的反馈意见,要求企业做出书面说明和解释。意见反馈虽然是并购重组项目审核的正常流程之一,但从反馈意见的数量来看,城地股份目前发布的并购草案显然还是相当不
期刊
随着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工业、发电等用气需求也显著回升,天然气消费增长明显加快,这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利润增长空间。近期大通燃气公布了2018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2.56万元,同比增长3.12%。燃气水务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1.58%,大通燃气的营收表现强于行业平均水平。天然气主业营收稳步提升
期刊
本周股市小幅下跌,上证转债跌0.15%,中证转债跌0.24%,深证转债跌0.37%。个券51跌39涨,岭南转债和凯中转债上市首周分别跌4.8%和4.45%。兄弟转债因董事会建议下修转股价涨3.52%,艾华转债涨2.58%,其他涨跌幅度不大。可交债方面,18中化EB跌1.39%,其他变化不大。  一级市场方面,溢多利、华源控股、中天科技获发审委通过,證监会核准旭升股份、张家港行和洲明科技;英联股份发
期刊
在近期成交低迷、人气清淡、股指疲软的市场环境下,有一只股票极为引人注意:12个交易日股价便从2元钱一口气涨到4.15元,连续12根日K线中只有1根阴线,其余11根均为阳线,且11根阳线中有6根是涨停阳线。这只股票便是乐视网!  乐视网近期为何会暴涨?笔者认为刺激因素主要来自消息层面。一是乐视网子公司乐融致新完成了注册资本变更,二是乐视网债务处理有了新的进展。  8月21日中午,有媒体曝出消息:乐视
期刊
上机数控虽然成功过会,但深入研究其招股书,《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7年)不仅营收与应收账款之间的财务勾稽关系异常、采购方面数据得不到相关数据的支持,且采购、存货与成本之间的大额差异还直接指向公司大幅增长的毛利率是存在疑点的。  9月4日,主要从事精密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机数控”)的IPO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会通过,拟在上交所首次公
期刊
2016年以来,伴随油价回暖,油服市场开始触底回升,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油服公司业绩长期有望得到改善。作为以油田增产为核心的国际油服企业,通源石油业绩也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近期公司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401.77万元,同比增长15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2.10万元,同比增长1511.42%。支持通源石油业绩增长的,一方面
期刊
证监会本周四发布,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修法建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既然是公开征求意见,应该是想听听市场各方还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看了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都是依样画瓢解释如此修法好在哪里。如果都是这样顺杆爬,那公开征求意见也就失去了意义。本文就修法建议提出一点不同意见,供证监会参考。上市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不尽相同  我国
期刊
游资态度偏谨慎  主持人:本周炒作依旧集中在低价股中,你之前是分析过其中的风险。现在怎么看?  袁月:是的,虽然这种炒作看起来很热闹,但也证明目前盘面的尴尬所在,和之前炒作ST板块类似,都是资金的无奈之举。  这波炒作的龙头股毫无疑问是乐视网,不过在三连板后被特停。中弘股份在历经16个交易日后,股价终于站上1元,这样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周期又将重新计算,不过在两连板后也被特停。再叠加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