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背景下,学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朱传世老师就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潞河中学依托地处北京通州京杭运河之畔的地域优势,统筹全局,盘活资源,开发了系列特色课程,本期,我们还呈现潞河中学的实践探索。
  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确定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都有表述。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应予以回应并做出前瞻性思考。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呈现的是一幅史诗般的现实和历史画卷,它必将深远地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例如,长株潭一体化就是省一级内部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变革,京津冀一体化则是跨省域的城乡一体化变革,农村地区的村镇合并、城市地区的区域合并都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首先是针对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长期的城乡二元分治,不仅造成了城乡不同生活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不平等,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固化了阶层,也与世界互联的潮流相冲突。
  从“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全链条看,也深受城乡二元分治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水平的落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进一步拉大的潜在风险;课程建设主体的潜意识中存在城乡二元分治的思想,不自觉地传递了等级观念,强化了身份的自卑或自傲心理;农村地区、城市郊区以城市为标准,认为自己不具备课程建设条件,课改止步不前,课程资源供给停留在国家供给的单向度层面上,课改以来下放的课程自主权没有用好或根本没有用起来,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低,甚至有的地区、学校根本没有开发校本课程;城镇地区发展了一些基于知识拓展的校本课程,而亲近自然、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相对缺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经济差异、资源差异、环境差异,也有思维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
  为此,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围绕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个核心原则,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预测好未来20年、30年、50年的社会生活面貌,做好“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协调与重新布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包括人口、资源、信息、资本、技术等,原来差异化明显的生产要素重组,由此带来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这给教育带来契机和挑战。人口流动首先带来的是教育对象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包容性的教育和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资源流动的结果是城乡原本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教师可以突破城乡资源壁垒,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异地资源,让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界,城市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农村学生进入工厂企业的障碍更少,机会更多。信息流动使得城乡学生之间原本异质的生活面貌得以在眼前展开,取长补短以及开拓新的学习领域成为可能,课程实施的时空也双倍增加。资本流动也会包含教育资本的投入,一批新学校产生,优质校扩大教育辐射面,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带动薄弱校的发展,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课程输出将给课程建设水平低的学校带来改变。技术流动成为就业的风向标,学校应把握它纳入学科课程、生涯课程、职业课程的重要观察点。
  城乡一体化也必然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稳健的消费市场建设与基于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增设消费教育、金融素养培育成为必要,一方面需要在学科课程中加强渗透,另一方面开发相关的地方、校本课程以填补空白,以此建立知识经济概念,增强知识转化为生产价值的意识、城乡经济统筹意识以及环境经济意识;同时,弥补我国教育传统中轻视经济教育的不足,也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
  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之相关的文化也流动起来,再加之传媒的迅猛发展,城乡文化交融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道别样的风景,这道风景也将在很多学校展现。城市学生接纳乡村文化、农村学生融入现代城市文化将成为城乡文化交融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适应、文化隔阂、文化的简单粗暴植入、文化冲突等不可避免,学校除了开设文化心理辅导站、开展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外,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设与生源所属文化相适应的校本选修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城下乡开展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活动,加强文化理解与认同,引导学生相互吸收、弘扬异质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承载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政府的职责是做好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等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根据生态水平确定限制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教育的职责则是引导学生明确所处区域功能定位和限制级别,做好宣传教育。与此相适应,区域和学校要组织力量开发相关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或将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渗透到相关学科课程、专题教育课程中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亲近自然,为区域资源与环境建设献计献策,甚至直接参与到资源与环境建设中,抵制破壞资源与环境的行为,以此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以及整体资环观。
  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将改变人们的公共生活,原来城乡分野明显、差距比较大的公共生活将趋同化,平等的国民待遇、均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公正的法治社会、合理配置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将成为主要诉求和政策调控点。教育作为公共事务,教育公平将被置于空前的高度,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行为标准和公共生活的标准。这样,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都要将之作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出来;区域和学校可以组织开发公共教育类课程,以应对公共生活时空双变的新环境;课程实施要照顾全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唯精英教育、歧视性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参与到完善公共事务管理的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
  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将改变原来城乡分割、各自集聚的局面,出现城乡一体化的新集聚,即人口集聚、知识集聚、创新要素集聚。新的集聚突破以地域、物质为基本集聚方式的原始样貌,地域集聚更为集中,区域覆盖面更大,城镇特征更明显,物质更丰富多样,人口的成分更复杂,产业更集中,知识密集,信息融汇,创新吸引力更强。同时,还产生了基于虚拟网络社区的三个集聚,它更为灵活,组织结构更为庞大而复杂。面对着两种不同形态的集聚,教育环境空前复杂。学校需要开设新的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正确参与新的集聚生活,预测好未来集聚生活的特征、面貌,做好相应的智能和伦理储备。同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新集聚生活样态下人才的需求取向和特征,以便在基础教育阶段找准课程设计点、教育发力点。
  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指向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走向一种新的文明,它也必然改变教育方式、课程供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这需要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研究相关对策,让学生打通视界障碍、心理障碍,在一体化的现在和未来能平稳过渡、顺利发展。
其他文献
若要使锅炉与煤仓间钢结构在地震环境中保持稳定,在整体设计期间,既要明确锅炉钢结构与煤仓间钢结构原有设计方案的特征与受力要素,分析潜在的失稳风险,同时还需从结构振型莫
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增速较快,但面临业务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功能和特征的描述、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比,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
2005年7月,某市一工业企业通过协议出让,以1000万元的价格取得某国有土地使用权,并与该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出让合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房屋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环保理念已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而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本文笔者通过项目实例,展示了新型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希望对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技术;住宅设计;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大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新时代赋予财政系统深化改革的新任务,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财政改革的
期刊
2014年以前,我国债券市场长期处于“刚性兑付”状态,几乎没有违约事件.自2014年3月中国债券市场发生实质性违约以来,2015年发生22起实质性违约事件,涉及金额120亿元.2016年违
期刊
期刊
近日,一部叫做《北京女子图鉴》的电视剧正在热播,讲述了一个成都女孩陈可怀揣梦想执意北漂的故事,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据悉《上海女子图鉴》也即将播出.诸如北漂、上漂等
期刊
传统武术训练讲究的是神形具备与内外相合,外在形是内在神的寄托,内外合一是中国武术的关键,只有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才能完整地呈现出传统武术的训练标准.传统武术训练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