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皇塘镇群众文化工作以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为文脉,以民间文化艺术为平台,以创建“皇塘农民画”为载体。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公益意识,突出闪光点,抢占制高点,树好支撑点,努力寻求新时期民间艺术新的文化增长点,拓展新农村群众文化新天地。
【关键词】:民间艺术;皇塘;文化增长
一、树立创新意识:转型发展,提升品位
皇塘镇地处太湖平原,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有《白龙娘娘的传说》、《朱元璋挑土墩》等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谚;有制作老虎鞋、泥塑、面塑、民间剪纸艺术;有生动多趣的民间舞蹈《马灯阵舞》;还有翰墨飘香的民间书画。在此众多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中,我们遴选出有着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较广的民间书画为发展重点,于1987年率先成立了丹阳首家乡镇书画协会,会员从最初的20余人迅速发展到至今的114人。历经近二十五年,活动组织形式从松散型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艺术含量也从涂鸦把玩型日益走向精品和半专业化水准。他们的很多作品也历年在省内外赛事中取得佳绩。思索之余,总感到其时代感、区域性、特色性不足,难以贴近表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代风采,难以直接描绘反映新农民富裕小康和谐的幸福生活场景。难以提升其品牌效应的艺术品位。
在积极地探索研究过程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毅然决定在保持巩固发展皇塘农民书画活动成果和活动持续的良好基础上,向创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皇塘农民画”上实行战略性转型。这一举措得到了镇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和业务部门的认同。但为数较多的书画骨干却难以接受,众说纷纭。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有的不屑一顾,说是农民画太低俗,难登大雅之堂;有的进退维谷,不知所措,难以下手入门;有的说原来国画、油画、水粉画画得好好的,突然要改画农民画,表示不能接受。等等,等等。因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主要骨干参加的主旨为“积极创建皇塘农民画”座谈会,论证了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江苏淮安农民画的成功范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统一思想,明確目标,确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间艺术创新理念,一致认为皇塘农民书画展示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终于迈出了创建“皇塘农民画”可喜的第一步。
二、树立精品意识:精心培植,彰显特色
“皇塘农民画”有了良好的开端,增强了全体骨干的信心,看到了希望所在。我们又趁势而上,于2007年以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先后在学校、企业、机关建起了113个兴趣小组,发展到拥有1680名(女性28%)爱好者,其中有干部、企业老总、农民、职工、中小学生,老、中、青、少四代人全部投入“皇塘农民画”艺术大方阵,行政区域网络覆盖率达92%,从队伍人员、年龄结构、活动内容、工作机制诸方面全方位、多层次予以推进,为“一镇一品”特色区域文化品牌的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循群众文化艺术规律,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8种措施相继而出:
请进来——定期举办“农民画”培训班。请来上海华厦画院院长蔡兵、常州市画届知名人士以及本市美术家协会画家,专题为协会会员和爱好者授课。从美术理论到绘画技巧、色彩的运用、构图、立意等方面予以辅导,一年不少于4次培训。
走出去——组织协会会员赴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上海金山、陕西户县、江苏淮安、浙江秀洲等地观摩、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远程教育——组织协会会员和爱好者定期收看“农民画”专家的电视讲座。
内部展览——每年利用中秋节、国庆节、菊花节、春节在镇文体中心集中展出大家的作品,通过办展览的形式,提供相互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的平台。
外出参赛——鼓励和支持作者参加省内外举办的画展及赛事活动。让他们在大背景下见风雨,经世面。近几年来,有20多名会员先后参加过国家文化部与昆山市联合举办的书画展;国家文化部与浙江省联合举办的全国百强县农民画大赛;《农民日报》社举办的中国农民画比赛;江苏省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农民画”展评等。最近,农民画画家汤达庚作品《农村新貌》参加国家农林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农民画精品画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本次大赛最高奖项)。
独立办展——先后在丹阳市文化城、博物馆、镇江市群艺馆、镇江市老干部局举办“皇塘农民画展”。
写真写生——动员协会会员深入田野和企业,观察生活实地写生,积累艺术素材,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领悟艺术真谛,启发创作灵感。
成立“农民画”研究会——组织会员开展对“农民画”的立意、选题、构图、用色、笔法、审美意识、艺术个性以其兼容其他画种予以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从孕育、破土,到生长、开花,“皇塘农民画”历三年苦寒而昂首怒放。风格迥异、构图独特、题材新颖、色彩斑斓,表现新农村如诗如歌的田园风光;呼之欲出的农家生活,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呈现出了出作品、出人才的可喜景象。如《村口安上红绿灯》、《拨花生》、《戏迷》、《渔乐图》、《农村新貌》、《冬天吃到新鲜菜》等50余件优秀作品在省内外展、赛中入选、展出、收藏和收编出版,其中张雅芬、黄菊明、陈金祥等人的作品收入《当代书画家辞典》,汤达庚、陈春寿等人的作品被选送日本展出。
三、树立公益意识:服务社会,拓展前景
皇塘镇的群众文化工作,从房屋设施的四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08年新文体大楼落成;从队伍品牌建设自2002年的“江苏省特色文化(农民书画)乡镇”到2007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农民画)之乡”命名,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及老百姓的赞扬,充分说明“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这一群众文化发展的硬道理。二十多年来,文体中心单从企业得到的文化事业赞助款就达200多万元。加上镇政府财政每年额定的预算拨款专项经费,使得“皇塘农民画”特色区域品牌活动开展得既红红火火,又扎扎实实。
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让文化与社会对话,与经济建设对话。
皇塘镇是“全国重点镇”、“江苏省家纺名镇”。全镇有大、中型家纺企业十几家,产品年销售10亿元。如全国驰名品牌“堂皇”家纺的老总荆玉堂本身就是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会员,又兼镇书画协会名誉理事长。他将农民画和版画图案色彩有机融合,设计和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床上用品,打进了国内外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会员刘雪梅、黄锦平等人将创作的一幅幅农民画图案提供给了拥有国家驰名商标的皇晶、奥丹奴等家纺企业。短短一年多时间,协会会员100多幅设计图案被企业所采纳使用,并带着皇塘镇的民俗风情走向全国20多个省市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鼓励会员黄锦平、刘雪梅等人参加了南通革命历史博物馆、奥运会青岛体育分馆、徐州市新农村文化休闲广场等地的大型壁画彩绘工程;资助陈金祥等人赴越南、泰国参加建筑装饰设计和文化交流活动。
“七彩从心流清韵,绚烂率真见野趣”。皇塘镇在寻求新时期民间艺术文化增长点、拓展新农村群众文化新天地中作出了积极地探索和认真的践行。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成绩、找出差距、瞄准先进、乘势而上,以更多的精品力作提升品位、彰显特色,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白亮. 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 黄波. 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
【关键词】:民间艺术;皇塘;文化增长
一、树立创新意识:转型发展,提升品位
皇塘镇地处太湖平原,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有《白龙娘娘的传说》、《朱元璋挑土墩》等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谚;有制作老虎鞋、泥塑、面塑、民间剪纸艺术;有生动多趣的民间舞蹈《马灯阵舞》;还有翰墨飘香的民间书画。在此众多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中,我们遴选出有着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较广的民间书画为发展重点,于1987年率先成立了丹阳首家乡镇书画协会,会员从最初的20余人迅速发展到至今的114人。历经近二十五年,活动组织形式从松散型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艺术含量也从涂鸦把玩型日益走向精品和半专业化水准。他们的很多作品也历年在省内外赛事中取得佳绩。思索之余,总感到其时代感、区域性、特色性不足,难以贴近表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代风采,难以直接描绘反映新农民富裕小康和谐的幸福生活场景。难以提升其品牌效应的艺术品位。
在积极地探索研究过程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毅然决定在保持巩固发展皇塘农民书画活动成果和活动持续的良好基础上,向创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皇塘农民画”上实行战略性转型。这一举措得到了镇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和业务部门的认同。但为数较多的书画骨干却难以接受,众说纷纭。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有的不屑一顾,说是农民画太低俗,难登大雅之堂;有的进退维谷,不知所措,难以下手入门;有的说原来国画、油画、水粉画画得好好的,突然要改画农民画,表示不能接受。等等,等等。因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主要骨干参加的主旨为“积极创建皇塘农民画”座谈会,论证了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江苏淮安农民画的成功范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统一思想,明確目标,确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间艺术创新理念,一致认为皇塘农民书画展示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终于迈出了创建“皇塘农民画”可喜的第一步。
二、树立精品意识:精心培植,彰显特色
“皇塘农民画”有了良好的开端,增强了全体骨干的信心,看到了希望所在。我们又趁势而上,于2007年以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先后在学校、企业、机关建起了113个兴趣小组,发展到拥有1680名(女性28%)爱好者,其中有干部、企业老总、农民、职工、中小学生,老、中、青、少四代人全部投入“皇塘农民画”艺术大方阵,行政区域网络覆盖率达92%,从队伍人员、年龄结构、活动内容、工作机制诸方面全方位、多层次予以推进,为“一镇一品”特色区域文化品牌的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循群众文化艺术规律,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8种措施相继而出:
请进来——定期举办“农民画”培训班。请来上海华厦画院院长蔡兵、常州市画届知名人士以及本市美术家协会画家,专题为协会会员和爱好者授课。从美术理论到绘画技巧、色彩的运用、构图、立意等方面予以辅导,一年不少于4次培训。
走出去——组织协会会员赴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上海金山、陕西户县、江苏淮安、浙江秀洲等地观摩、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远程教育——组织协会会员和爱好者定期收看“农民画”专家的电视讲座。
内部展览——每年利用中秋节、国庆节、菊花节、春节在镇文体中心集中展出大家的作品,通过办展览的形式,提供相互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的平台。
外出参赛——鼓励和支持作者参加省内外举办的画展及赛事活动。让他们在大背景下见风雨,经世面。近几年来,有20多名会员先后参加过国家文化部与昆山市联合举办的书画展;国家文化部与浙江省联合举办的全国百强县农民画大赛;《农民日报》社举办的中国农民画比赛;江苏省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农民画”展评等。最近,农民画画家汤达庚作品《农村新貌》参加国家农林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农民画精品画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本次大赛最高奖项)。
独立办展——先后在丹阳市文化城、博物馆、镇江市群艺馆、镇江市老干部局举办“皇塘农民画展”。
写真写生——动员协会会员深入田野和企业,观察生活实地写生,积累艺术素材,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领悟艺术真谛,启发创作灵感。
成立“农民画”研究会——组织会员开展对“农民画”的立意、选题、构图、用色、笔法、审美意识、艺术个性以其兼容其他画种予以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从孕育、破土,到生长、开花,“皇塘农民画”历三年苦寒而昂首怒放。风格迥异、构图独特、题材新颖、色彩斑斓,表现新农村如诗如歌的田园风光;呼之欲出的农家生活,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呈现出了出作品、出人才的可喜景象。如《村口安上红绿灯》、《拨花生》、《戏迷》、《渔乐图》、《农村新貌》、《冬天吃到新鲜菜》等50余件优秀作品在省内外展、赛中入选、展出、收藏和收编出版,其中张雅芬、黄菊明、陈金祥等人的作品收入《当代书画家辞典》,汤达庚、陈春寿等人的作品被选送日本展出。
三、树立公益意识:服务社会,拓展前景
皇塘镇的群众文化工作,从房屋设施的四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08年新文体大楼落成;从队伍品牌建设自2002年的“江苏省特色文化(农民书画)乡镇”到2007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农民画)之乡”命名,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及老百姓的赞扬,充分说明“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这一群众文化发展的硬道理。二十多年来,文体中心单从企业得到的文化事业赞助款就达200多万元。加上镇政府财政每年额定的预算拨款专项经费,使得“皇塘农民画”特色区域品牌活动开展得既红红火火,又扎扎实实。
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让文化与社会对话,与经济建设对话。
皇塘镇是“全国重点镇”、“江苏省家纺名镇”。全镇有大、中型家纺企业十几家,产品年销售10亿元。如全国驰名品牌“堂皇”家纺的老总荆玉堂本身就是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会员,又兼镇书画协会名誉理事长。他将农民画和版画图案色彩有机融合,设计和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床上用品,打进了国内外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会员刘雪梅、黄锦平等人将创作的一幅幅农民画图案提供给了拥有国家驰名商标的皇晶、奥丹奴等家纺企业。短短一年多时间,协会会员100多幅设计图案被企业所采纳使用,并带着皇塘镇的民俗风情走向全国20多个省市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鼓励会员黄锦平、刘雪梅等人参加了南通革命历史博物馆、奥运会青岛体育分馆、徐州市新农村文化休闲广场等地的大型壁画彩绘工程;资助陈金祥等人赴越南、泰国参加建筑装饰设计和文化交流活动。
“七彩从心流清韵,绚烂率真见野趣”。皇塘镇在寻求新时期民间艺术文化增长点、拓展新农村群众文化新天地中作出了积极地探索和认真的践行。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成绩、找出差距、瞄准先进、乘势而上,以更多的精品力作提升品位、彰显特色,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白亮. 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 黄波. 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