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社区统计的失能老年人100例及其主要照顾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病床服务干预。结果:干预12月后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高于较干预前,失能老人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主要照顾者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病床服务不仅能够改善社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还能提高照顾者照护能力,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临终护理中实施尊严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终护理,研究组采取尊严疗法。比较两组SSES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希望水平。结果:研究组S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小儿哮喘患者对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7月108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4例,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及胸闷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
目的:评价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12月我院临床检验科的3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将其尿沉渣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以判断尿常规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0例患者经尿沉渣检查后,有26例患者检查诊断尿路感染呈阳性,4例患者呈阴性;30例患者中,经尿常规检查有23例呈阳性,7例结果呈阴性(尿常规检查的7例阴性患者,经二次检验后其中4例为真阴性,3例为假阴性)。尿常规检查的阳性率为76.67%(23/30),尿沉渣检查的阳性率为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对高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感染孕妇母婴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110例高载量C H B病毒感染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分期
目的:分析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收的8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分级阶段性护理,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临床指标状况、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阶段性护理效果显著,对疾病恢复速度具有积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吲达帕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血压下降情况以及相应的治疗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之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产生了明显下降,同时观察组在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分析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效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法的临床价值与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开展子宫下段切口外取胎头法100例为观察组,其余100例实施手入宫腔取胎头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切口血肿、撕裂、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平均取胎头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切口血肿、撕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9.00%;观察组取胎头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静脉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进行品管圈前后400例患者,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200例患者为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再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接收的200例患者为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后,分析开展品管圈前后药物配置错误率、患者满意率。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审方、排药、加药、复核、其他错误率均低于开展品管圈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开展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 C I术后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采用心理弹性评估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