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的作品中,杂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具有极强的战斗性。同时,他还创作了诗歌、小说、故事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小说虽然为数不多,却塑造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熠熠生辉。鲁迅自己说过,在他自己塑造的形象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这并非说明鲁迅先生喜欢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而是说明,鲁迅先生对自己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满意的,换言之,这个形象成功地实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
一、孔乙己的悲剧形象
在鲁迅笔下众多人物形象中,孔乙已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不觉醒,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卖弄自己的所谓学问。然而在别人眼里,他可有可无,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由于追求功名,一昧地读古书,使他变得迂腐无能,加上本性善良软弱,在社会上,他倍受冷落、歧视、嘲笑、戏乔,被所有的人当作笑料。由于无以为生而沦为偷盗,终被打折了腿,穷饿惨死。
二、悲剧形成的原因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h生创作的是社会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剧呢?实际上,孔乙己的悲剧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性格、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1、人物性格的悲剧
孔乙己是一个读过书却最终未能进仕的人,他的身上有与大多数当时的读书人相同的性格特点:迂腐、虚荣、好吃懒做又不敢正视现实。从“孔乙己”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因为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别人根据他的姓,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给他取的绰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他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只是人们玩笑取乐的对象。
和大多数科举落第者一样,孔乙己穷困潦倒。然而,尽管落魄到偷窃的地步,他还要努力保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别人取笑他偷窃,他便“涨红了脸”,并极力声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别人讥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会“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在喝酒时,他虽然不能像有钱人那样,“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却也要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并“排出九文大钱”。其“摆阔”的心情,得意的神态,可谓活灵活现。
我们读悲剧作品,多数时候会流泪,可是读《孔乙己》,我们的眼泪却流不出来。或许我们还会笑孔乙己的迂腐穷酸。可是掩卷之后,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深沉的思索,再也笑不出来。因为,我们会发现,孔乙己的悲剧,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封建的科举制度。
2、社会的悲剧
像孔乙己这样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不觉悟的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仍然大量存在。他们满口“之乎者也”,自认为是满腹经纶,未能“进学”、“中举”,却又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能从事生产劳动,其结局势必穷困潦倒,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从本性上来说,孔乙已不乏好的一面。他守信,“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有自尊,知廉耻,在被别人取笑盗窃时,他会涨红着脸与人争辩。他善良,就是为数不多的茴香豆,他也肯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但他毕竟是一个穷酸,所以一旦发现所剩不多,他就会着慌。而就算是“着了慌”,他也不像那些大人先生们一样,唇边抹着人油,却还满口“仁义道德”,虚伪做作,而是“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表现虽然可笑,却也不失率真。像这样一个人,如果是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能自食其力的人。而封建制度最终却将其残害致死。文章对孔乙己善良本性的描写,正是为了突出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性。
促成孔乙己悲剧的,还有孔乙己身边的那些和他一样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诸如“短衣帮”、酒店的伙计之类。他们本也是处于被吃的阶层的人,却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他们取笑孔乙己,把他作为笑料。当他们捉弄孔乙己时,他们“麻木”地快活着,对孔乙己的遭遇,他们只有冷酷,没有同情。他们之所以记得孔乙己,是因为孔乙己可以供他们取笑,给他们带来快活。孔孔乙己在人们的生活中,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文章中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孔乙己是这样的叫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形成这种人们之间的不了解和冷漠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三、孔乙己形象的现实意义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悲剧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吃人的封建制度。因此,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
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绝迹了,但是,我们现在学习《孔乙己》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在真正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教师甚至于教育部门是偏离了这个目标的。家长们望子成龙,让孩子全身心地投人学习,不让孩子接触生产劳动,不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于是,有的孩子上了大学,离开父母之后却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不得不退学:有的成了研究生却走上了犯罪道路。而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劳动技术等实用技术学科,致使学生一旦不能升学,就连起码的谋生能力也没有。难怪有的学生升不了学会选择自杀。虽然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让每一个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教育部门警醒和反思。
但愿全社会能够及早消除“唯读书有用”的人才观,但愿能够按照教育方针确定的培养目标,形成健康的教育机制和考试机制。
让孔乙己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的作品中,杂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具有极强的战斗性。同时,他还创作了诗歌、小说、故事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小说虽然为数不多,却塑造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熠熠生辉。鲁迅自己说过,在他自己塑造的形象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这并非说明鲁迅先生喜欢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而是说明,鲁迅先生对自己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满意的,换言之,这个形象成功地实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
一、孔乙己的悲剧形象
在鲁迅笔下众多人物形象中,孔乙已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不觉醒,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卖弄自己的所谓学问。然而在别人眼里,他可有可无,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由于追求功名,一昧地读古书,使他变得迂腐无能,加上本性善良软弱,在社会上,他倍受冷落、歧视、嘲笑、戏乔,被所有的人当作笑料。由于无以为生而沦为偷盗,终被打折了腿,穷饿惨死。
二、悲剧形成的原因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h生创作的是社会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剧呢?实际上,孔乙己的悲剧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性格、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1、人物性格的悲剧
孔乙己是一个读过书却最终未能进仕的人,他的身上有与大多数当时的读书人相同的性格特点:迂腐、虚荣、好吃懒做又不敢正视现实。从“孔乙己”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因为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别人根据他的姓,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给他取的绰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他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只是人们玩笑取乐的对象。
和大多数科举落第者一样,孔乙己穷困潦倒。然而,尽管落魄到偷窃的地步,他还要努力保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别人取笑他偷窃,他便“涨红了脸”,并极力声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别人讥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会“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在喝酒时,他虽然不能像有钱人那样,“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却也要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并“排出九文大钱”。其“摆阔”的心情,得意的神态,可谓活灵活现。
我们读悲剧作品,多数时候会流泪,可是读《孔乙己》,我们的眼泪却流不出来。或许我们还会笑孔乙己的迂腐穷酸。可是掩卷之后,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深沉的思索,再也笑不出来。因为,我们会发现,孔乙己的悲剧,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封建的科举制度。
2、社会的悲剧
像孔乙己这样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不觉悟的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仍然大量存在。他们满口“之乎者也”,自认为是满腹经纶,未能“进学”、“中举”,却又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能从事生产劳动,其结局势必穷困潦倒,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从本性上来说,孔乙已不乏好的一面。他守信,“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有自尊,知廉耻,在被别人取笑盗窃时,他会涨红着脸与人争辩。他善良,就是为数不多的茴香豆,他也肯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但他毕竟是一个穷酸,所以一旦发现所剩不多,他就会着慌。而就算是“着了慌”,他也不像那些大人先生们一样,唇边抹着人油,却还满口“仁义道德”,虚伪做作,而是“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表现虽然可笑,却也不失率真。像这样一个人,如果是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能自食其力的人。而封建制度最终却将其残害致死。文章对孔乙己善良本性的描写,正是为了突出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性。
促成孔乙己悲剧的,还有孔乙己身边的那些和他一样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诸如“短衣帮”、酒店的伙计之类。他们本也是处于被吃的阶层的人,却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他们取笑孔乙己,把他作为笑料。当他们捉弄孔乙己时,他们“麻木”地快活着,对孔乙己的遭遇,他们只有冷酷,没有同情。他们之所以记得孔乙己,是因为孔乙己可以供他们取笑,给他们带来快活。孔孔乙己在人们的生活中,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文章中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孔乙己是这样的叫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形成这种人们之间的不了解和冷漠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三、孔乙己形象的现实意义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悲剧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吃人的封建制度。因此,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
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绝迹了,但是,我们现在学习《孔乙己》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在真正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教师甚至于教育部门是偏离了这个目标的。家长们望子成龙,让孩子全身心地投人学习,不让孩子接触生产劳动,不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于是,有的孩子上了大学,离开父母之后却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不得不退学:有的成了研究生却走上了犯罪道路。而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劳动技术等实用技术学科,致使学生一旦不能升学,就连起码的谋生能力也没有。难怪有的学生升不了学会选择自杀。虽然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让每一个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教育部门警醒和反思。
但愿全社会能够及早消除“唯读书有用”的人才观,但愿能够按照教育方针确定的培养目标,形成健康的教育机制和考试机制。
让孔乙己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