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被新加坡的体育氛围感动,是清晨时分在东海岸边,看着一群人在奔跑的时候——
他们轻微地喘息着,让肌肉的运动保持有节奏的颤动,微微的汗水反射着晨光,是一种久违的生命真实感。
新加坡是一个传统的工商社会,体育并不是他们的闪光点。多年的转口贸易发展和金融服务业的积累,让这个自身资源缺乏,却积极拼搏的国家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24小时吞吐不停的港口和交易不停的金融系统让这个国家显示出特别的“肺活量”。
从新加坡的金融港口区到我住的东海岸并不远,一条快速路连通,不过是十几二十分钟的转换。但是那一刻,看着从身边跑过的人们,我却有种奇妙的感觉——新加坡几十年来的发展,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增加“肺活量”带来的。
与新加坡田径总会主席邓永辉相识,也是在金融区。一副衬衫西裤的典型金融区男人形象,并不特别突出。但让我突然惊讶的是简单午餐会竟然是为庆祝他60岁的生日。仔细端详,他的神情和身体迸发出一股源源不绝的活力。
在FACEBOOK上看到的几乎都是邓先生参与田总活动的照片,这才确认一直在东南亚商场奔跑的力量来自从上学开始的奔跑,数十年依旧不舍不弃。
邓先生自己在跑,也希望带动大家一起跑,不仅希望运动员能跑出好成绩,更希望普通大众也积极参与。
聊起新加坡的跑,不能不提这里的马拉松赛事。新加坡不大,东西长将近46公里,跑下来就是一个马拉松赛程。新加坡人不多,全部居住人口只有500多万。每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马拉松赛是一个超过5万人参与的大型赛事,很是热闹。说热闹,是因为既有为拿奖金来的精英运动员,也有呼朋唤友一起来的普通公众,全程、半程乃至接力,连小朋友也积极参与,哪怕是几百米。
一年中,新加坡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很多,小规模的赛事和活动就更是数不胜数。比赛和活动形式多样,各种主办方都有:政府、工会以及商家,主题也很丰富:为荣誉、为健康、为慈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百上千人在海滨或马路上开赛奔跑。
除了早上开赛的,还有特别举行的日落马拉松。顾名思义,也就是日落之后起跑的马拉松。因为马拉松的形式新颖,吸引了全世界跑友慕名来参加。比赛项目有10公里、半程、全程,2011年曾有过100公里的超长项目。
亲身跑过日落马拉松的万科集团毛大庆先生在博客里写道:“新加坡的夜景真的非常漂亮,起点背后就是F1方程式出发地和摩天轮,在晚上拍出来的效果特别好。全程跑过东海岸、滨海南、金融区和大剧院等全部重要景观,夜景蔚为壮观,确实是一个标准的城市马拉松。”
日落马拉松比赛是在太阳完全下山以后进行的,大部分的出发时间是在半夜,比如说全程的出发时间是在当天的23点30分,半程的出发时间是在第二天的0点30分。
午夜时分,告别了助威的音乐狂欢,几千名全程选手从黑暗中起跑,迎着赤道星光下的微风,分享着各自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就这样一步步从暗夜跑进黎明,奔跑中迎接日出。
毛大庆先生在跑完后的深深感悟是:“我竟然迈着坚定幸福的脚步跑过了终点。我转回头深深地鞠躬,感谢这个赛道,感谢自己的坚持,明显体会到用生命在奔跑的节奏。跑就是唯一目的,不要停。真的过瘾!”
这是一众人的胜利,是一个城的拼搏,让我感动。新加坡在竞技体育上一直在努力进取,而这从日落到日出的奔跑,应该是他们最刻苦的积累。
人才是累积起来的,成绩是累积起来的。据邓先生介绍,新加坡田径总会在积极培养运动精英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他们的赛事表现,还会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让他们把运动生涯和职业生涯做贯通。走下赛道后,帮助他们成为获得认证的教练,成为更强大的带动者,为学校、社区、商业机构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帮助热爱跑步的公众获得正确的方法,也能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找到位置。
除了有很多教练的指导,无论从服装到装备,新加坡爱跑之人都很专业,热爱跑步的人几乎都随身携带电子设备,不只享受音乐,也记录成绩,一副怡然自乐的神情。
新加坡政府规划的“2030愿景”,是新加坡社青体部与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跟公共部门、私人企业、民间团体、体育总会和公众联手打造的,旨在让每个人都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不再局限于争夺奖牌。
他们在策划这个项目之初曾经自我发问:“体育可以为国人、社区和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例如在个人方面,体育如何为年轻一代打下更好的基础?社会方面,它能够怎样加强社会凝聚力·国家方面,体育又能怎样帮我们加强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经过这样的发问,务实而诚恳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学校、社区以及大型公众体育活动都有章可循,计划通过提升并维持国人接触体育的机会、提供更多体育设施,以及提升培训能力这三大方向,建设一个以体育为乐的社会。
一方面为应对老龄化的趋势,一方面为降低健康医疗的花费,新加坡政府鼓励公众多参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魄。2014年开始的“ActiveSG”计划,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报名登记,即可得到100元现金积分,用作购买健身卡、游泳卡或预订运动场地。
新建成的新加坡体育中心以体育为核心,以乐为体验,有专业的体育场地组合,丰富的体育休闲活动场所,还有吃喝玩乐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个体育中心原址是建于1973年的国家体育场,曾举行了大约20年的马来西亚足总杯赛事。当年响彻体育场的“加冷狮吼”(Kallang Roar)以及全场欢声雷动的“加冷人浪”(Kallang Wave)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于是,新的购物中心直接就用Kallang Wave做名字,中文名字则更响亮——加龙威。
最近,爱好跑步的新加坡人已经在分享一个新发现——围绕主体育场跑一圈,差不多刚好一公里,这可能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新的活动主题,而跑步的成绩可能又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点。
呼气、吸气,在奔跑中找到新加坡人热爱跑步的真实感受:为老龄带来的社会重任,为健康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为在日常生活中分享更多的快乐!呼吸之间,有关生活的简单与复杂,有关运动的快乐与艰辛,似乎都因为肺活量的锻炼变得自如而舒展,我心里由衷地祝福:跑吧,新加坡,不要停!
他们轻微地喘息着,让肌肉的运动保持有节奏的颤动,微微的汗水反射着晨光,是一种久违的生命真实感。
新加坡是一个传统的工商社会,体育并不是他们的闪光点。多年的转口贸易发展和金融服务业的积累,让这个自身资源缺乏,却积极拼搏的国家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24小时吞吐不停的港口和交易不停的金融系统让这个国家显示出特别的“肺活量”。
从新加坡的金融港口区到我住的东海岸并不远,一条快速路连通,不过是十几二十分钟的转换。但是那一刻,看着从身边跑过的人们,我却有种奇妙的感觉——新加坡几十年来的发展,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增加“肺活量”带来的。
与新加坡田径总会主席邓永辉相识,也是在金融区。一副衬衫西裤的典型金融区男人形象,并不特别突出。但让我突然惊讶的是简单午餐会竟然是为庆祝他60岁的生日。仔细端详,他的神情和身体迸发出一股源源不绝的活力。
在FACEBOOK上看到的几乎都是邓先生参与田总活动的照片,这才确认一直在东南亚商场奔跑的力量来自从上学开始的奔跑,数十年依旧不舍不弃。
邓先生自己在跑,也希望带动大家一起跑,不仅希望运动员能跑出好成绩,更希望普通大众也积极参与。
聊起新加坡的跑,不能不提这里的马拉松赛事。新加坡不大,东西长将近46公里,跑下来就是一个马拉松赛程。新加坡人不多,全部居住人口只有500多万。每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马拉松赛是一个超过5万人参与的大型赛事,很是热闹。说热闹,是因为既有为拿奖金来的精英运动员,也有呼朋唤友一起来的普通公众,全程、半程乃至接力,连小朋友也积极参与,哪怕是几百米。
一年中,新加坡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很多,小规模的赛事和活动就更是数不胜数。比赛和活动形式多样,各种主办方都有:政府、工会以及商家,主题也很丰富:为荣誉、为健康、为慈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百上千人在海滨或马路上开赛奔跑。
除了早上开赛的,还有特别举行的日落马拉松。顾名思义,也就是日落之后起跑的马拉松。因为马拉松的形式新颖,吸引了全世界跑友慕名来参加。比赛项目有10公里、半程、全程,2011年曾有过100公里的超长项目。
亲身跑过日落马拉松的万科集团毛大庆先生在博客里写道:“新加坡的夜景真的非常漂亮,起点背后就是F1方程式出发地和摩天轮,在晚上拍出来的效果特别好。全程跑过东海岸、滨海南、金融区和大剧院等全部重要景观,夜景蔚为壮观,确实是一个标准的城市马拉松。”
日落马拉松比赛是在太阳完全下山以后进行的,大部分的出发时间是在半夜,比如说全程的出发时间是在当天的23点30分,半程的出发时间是在第二天的0点30分。
午夜时分,告别了助威的音乐狂欢,几千名全程选手从黑暗中起跑,迎着赤道星光下的微风,分享着各自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就这样一步步从暗夜跑进黎明,奔跑中迎接日出。
毛大庆先生在跑完后的深深感悟是:“我竟然迈着坚定幸福的脚步跑过了终点。我转回头深深地鞠躬,感谢这个赛道,感谢自己的坚持,明显体会到用生命在奔跑的节奏。跑就是唯一目的,不要停。真的过瘾!”
这是一众人的胜利,是一个城的拼搏,让我感动。新加坡在竞技体育上一直在努力进取,而这从日落到日出的奔跑,应该是他们最刻苦的积累。
人才是累积起来的,成绩是累积起来的。据邓先生介绍,新加坡田径总会在积极培养运动精英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他们的赛事表现,还会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让他们把运动生涯和职业生涯做贯通。走下赛道后,帮助他们成为获得认证的教练,成为更强大的带动者,为学校、社区、商业机构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帮助热爱跑步的公众获得正确的方法,也能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找到位置。
除了有很多教练的指导,无论从服装到装备,新加坡爱跑之人都很专业,热爱跑步的人几乎都随身携带电子设备,不只享受音乐,也记录成绩,一副怡然自乐的神情。
新加坡政府规划的“2030愿景”,是新加坡社青体部与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跟公共部门、私人企业、民间团体、体育总会和公众联手打造的,旨在让每个人都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不再局限于争夺奖牌。
他们在策划这个项目之初曾经自我发问:“体育可以为国人、社区和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例如在个人方面,体育如何为年轻一代打下更好的基础?社会方面,它能够怎样加强社会凝聚力·国家方面,体育又能怎样帮我们加强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经过这样的发问,务实而诚恳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学校、社区以及大型公众体育活动都有章可循,计划通过提升并维持国人接触体育的机会、提供更多体育设施,以及提升培训能力这三大方向,建设一个以体育为乐的社会。
一方面为应对老龄化的趋势,一方面为降低健康医疗的花费,新加坡政府鼓励公众多参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魄。2014年开始的“ActiveSG”计划,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报名登记,即可得到100元现金积分,用作购买健身卡、游泳卡或预订运动场地。
新建成的新加坡体育中心以体育为核心,以乐为体验,有专业的体育场地组合,丰富的体育休闲活动场所,还有吃喝玩乐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个体育中心原址是建于1973年的国家体育场,曾举行了大约20年的马来西亚足总杯赛事。当年响彻体育场的“加冷狮吼”(Kallang Roar)以及全场欢声雷动的“加冷人浪”(Kallang Wave)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于是,新的购物中心直接就用Kallang Wave做名字,中文名字则更响亮——加龙威。
最近,爱好跑步的新加坡人已经在分享一个新发现——围绕主体育场跑一圈,差不多刚好一公里,这可能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新的活动主题,而跑步的成绩可能又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点。
呼气、吸气,在奔跑中找到新加坡人热爱跑步的真实感受:为老龄带来的社会重任,为健康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为在日常生活中分享更多的快乐!呼吸之间,有关生活的简单与复杂,有关运动的快乐与艰辛,似乎都因为肺活量的锻炼变得自如而舒展,我心里由衷地祝福:跑吧,新加坡,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