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语文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比较忽略对学生思想、情感、审美的教育,即忽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就是说,注意了“为文”,却忽略了“为人”,这是很不好的。幸运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注重了二者的结合,而且,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春笋萌芽之势,这是令人万分欣喜的!
  下面,笔者也来谈谈这方面的一些粗浅感受。
  一、寓教于情
  新教材的许多文章都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俱佳的典范之作,很适合启发、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这点,相信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同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一定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切实走进文章,走进人物的心灵,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这是一般层次的),升华内心情感(这是较高层次的),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这是更高层次的)。这样,便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愉悦地学习,且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如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本文时,笔者首先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生活中父亲最感动自己的瞬间“情结”。学生们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很快便“入了戏”。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做一回“朱自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表情朗读、感悟朗读、想象朗读、表演朗读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入戏”,思考文中父亲的“爱子深情”是通过哪些片断体现的,其中,最精彩、感人的片断是什么?“读思”之后,学生又大声讨论起来。这“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更好地领悟到了那片让人反复落泪的“父子深情”,对“我”的认识,对“父亲”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接下来,笔者又启发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友爱?人类大家庭中,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和谐?你怎样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并再次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让学生改写《背影》,立足自己的理解、感悟层面,大胆改写。结果学生的许多改写之作都有了更多新鲜、活泼的信息。我们想,纵然朱自清先生自己读了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微笑不已的。我们想,这份深沉、绵远的情感也一定会长留学生心中,直到多年之后,他们也不会忘却的,这就是“情感教育”的力量吧!
  二、寓教于美
  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如沐春风,如行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如欣赏高山流泉、蓝天白云、大海雄姿,凡此种种,无一不带给人心灵的美感与陶醉!因此,语文课堂也应该变成“美育”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如果教者能很好地认识、利用这点的话,那我们的“语文教育”真的是色彩缤纷、摇曳多姿了!又何来眠眠休休、乏乏累累、无滋无味呢?
  笔者执教《济南的冬天》这篇美文时,便注意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相信每一颗爱美的心灵都知道这句话。于是,我们便先从这句话入手,启发学生向“语言大师”老舍学习,走进“济南的冬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济南之冬的如诗如画般的美丽景致。学生一边自由朗读,一边圈点勾注寻找、一边凝眸思考、一边颔首体味、一边讨论交流点评……甚为热烈!不用众生开口,从他们的眼神中,神态中,举手投足间,便不难看出他们对本文“美景”的心领神会!轮到学生自由发言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赢来阵阵掌声。接着,又让学生在美景感悟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描绘的,为什么要这样描绘,表现了什么情感?进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对祖国自然山水的热爱、赞美之情!最后,让学生当堂依照课文,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学生当即提笔,一挥而就。从学生的习作中也不难看出,学生所受的这种“美”的熏陶已潜然滋长,并有发扬光大之势,这可是很好的收获哟!
  语文教育原应如此异彩纷呈,方不愧于语文大家们的精心编排。继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张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此种理念只要坚持下去,语文教育这朵奇葩必将在中华文化厚实的土壤上夺目绽放!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 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是反观我们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语言陈词滥调,到处充满抄袭和模仿,何谈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分析原因,我认为这和老师的指导方法不当以及学生缺乏写作技巧有一定的关系。个性化作文就是我笔写我想,我手写我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关系到其他学科能否正确领悟与理解。因此语文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照本宣科,难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上就注意激发生的情感和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情感激励对语文教学所起的积极作用。  一、情感激励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深化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效能,动力功能是指
期刊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人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学资料,并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事实
期刊
“返璞归真”指的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真”是生命的本质,是生活的原貌。我们何尝不想追求“真”的生活呢?  所谓“真”,就是要合乎事物原貌,“真”就是要追求淳朴自然,“真”就是要率真本色。  综观目前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的好课,好的教学设计,但是也有不乏令人叹惋的华丽的语文课,大有热闹非凡的感觉,课堂上音乐声声,浮光掠影,人声鼎沸,仿佛进入一个声色场所,我们不禁纳闷,学生
期刊
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达到好的效果,我认为不能仅靠呆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完全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我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从教师的引导、授课过程和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真正的上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真正从过去“权威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扮演了几千年“权威者”的
期刊
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这说明,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且把智育、德育、美育紧密有机地融为一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发挥教材中的感恩因素,触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感恩培养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一环。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推行感恩教育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注意以下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对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当关键。那么,如何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呢?  首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
期刊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阅读也活跃在教师、学生中,但面对着浩瀚的书海,首要任务是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应该怎样去阅读呢?怎样才能既不影响学习,又能得到很好的课外知识呢?英国思想家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如果你能读一读名人传记,就把择友和择书巧妙地结合起来了,这样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一、为什么要选择名人传记  名人传记记述的是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所贡献的人物,优秀的名人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经逐步走出了仅利用黑板和粉笔从事教学的历史,正逐渐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的语文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了传统的教学与当前的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教学,这一新兴的教育技术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接受,它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机会和教师创造的机会,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演示、批注功能,是作文教学中的亮点  我在《写人
期刊
作文评语,亦称批语,是指教师对学生习作所写下的旁批和总批。作文评语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有着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主要通过评语把自己对每个学生习作的评价传达给相应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指导;另一方面,每个学生主要通过评语来从较高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文,明确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说,作文评语是教师大面积检验作文训练成果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