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了,“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读不出诗的趣味,也就品不出其他文学作品的妙处了。
然而,一般的学生读诗时总有点像盲人摸象,对诗歌鉴赏题更是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对诗的趣味领悟得少之又少。
其实,如果能先从思想上对诗歌的本质特征有个充分的认识,居高临下地赏析诗歌,必然能事半功倍。
一、诗须凝炼。特别是近体诗和词等,由于篇幅的限制,更是强调凝炼。这样,就使得诗歌的思维往往是跳跃的,有时甚至像意识流似地跌宕起伏。所以读诗时不能目光一扫一行,而应该逐字逐句地读,并且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逐字译出,在这连字成句,连句成篇的过程中,你会比较清楚地知道作者说了什么,你会将作者跳跃的思维勾联成线,减少误读的可能。另外,因为诗须凝炼,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句,事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心理感受、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等等往往全凝聚在某个字句上。譬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断”字,一个“开”字极写江流湍急,江水浩荡。山名“天门”,是见其高峻横蔽之雄奇,而竟被“中断”,水流之大,速度之快,冲力之猛,气势之强,惊天动地,让人仿佛见到汹涌奔腾之形,雷霆万钧之声,心中一如李白热血沸腾,充满了惊异、赞叹之情。
看来,炼字是诗人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诗歌耐人咀嚼的关键之一。卢延让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因此,赏读诗歌时,那些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等,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当然,也成为命题人的关注重点。
二、诗贵含蓄。任何文学作品都忌直露。“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各人的个性特点、人生阅历、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等的不同会造成解读结果的不同。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赏读文学作品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原有的作品必须留给读者一定的咀嚼赏鉴的余地,一定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是受人喜爱的作品。特别是诗歌,因着篇幅的关系,因着凝炼的要求,就更显得字简意丰,或者是意在言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诗歌时,一定要多加揣摩,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信息,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用联想和想象,才能既掌握作者的言传又意会诗中的趣味。试看下面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首句写山围依旧,而有“在”必有不“在”,这“不在”隐含在诗句之内,需要我们细细把玩。六朝帝王,山川形胜,秦淮宴游,声色繁华,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看到文字中隐含的许多内涵,还原诗歌丰富的意蕴。那“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旧时明月,照着过去的繁华,也照着今日的萧条,显得格外的苍白、孤寂、凄凉,引得读者心里也起了沧桑之感。
三、诗多物象。不管古诗还是新诗,不管诗还是词,不管咏史还是述怀,直抒胸臆的内容总是少之又少,诗人总是借各种物象使全诗摇曳生姿。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譬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潮打空城寂寞回”、“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如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木棉和橡树,那悠长悠长的雨巷,那从《诗经》中跳来,叫着千年乡音的蟋蟀……许多诗歌经久不衰,自有其多方面的因素,但是,那寄寓着作者诸多感受的物象是最容易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明乎此,我们读诗时就要看看作者挑选了哪些景、哪些物、哪些事等等,看看作者如何配伍、勾勒、着色,使之成为独特的画面,来承载诗歌的主题。因此,从物象入手,可以更好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四、诗求言志。古人说“诗言志”,强调了诗歌的教化作用,这也启发了我们,再含蓄的诗人也会赋予诗歌倾向性。也就是说,写诗的手法可以千变万化,但这一切都是为述怀抒情服务的。
人的感情不会凭空产生,它往往因睹物、触景、伤时、感事而产生,也受各人的个性、阅历、境遇等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求全诗抒情的基调时,不能忘了知世论文,知人论诗。曹操是个想成就霸业的英雄,他身处动乱之世,渴望贤才以展抱负,“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杜甫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苦痛,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看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此诗先写相思之苦,次写梦中追求未果,似乎是相思难耐,情深款款。但是,李白虽有多篇以思妇口吻写的诗,如《春思》、《子夜吴歌》等,却绝少有表自己相思之苦的诗作,即如广为传颂的《静夜思》,也只是“低头思故乡”。所以这个也“在长安”的“美人”当别有所指,相思之苦实为不得志之苦。
要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搏,还需了解常见的述怀类别。譬如:送别诗之怀念与不舍,思乡诗之思念与牵挂,田园诗之宁馨与闲适,归隐诗之怡然与淡泊,边塞诗之豪情与渴望,咏史诗之缅怀与借鉴;再如登临之思,悯民之忧,战乱之痛,游赏之乐,闺愁之苦,贬谪之恨,报国之忠等等。古人犹今人,情感上必有相类相通之处,善于积累,用心体会,必能与诗人共鸣。
当然,诗歌的标题对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要随意跳过。
五、诗重表达。一首诗歌的优劣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境的高下。所谓意境,说简单点,就是客观的景色事物加主观的情感,并由此而产生的某种氛围的结合体。
那么,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如何写景色事物;如何抒情。进一步的问题还有:这样写景色事物对抒情有何作用。就写景叙事来说,可以记叙、描写,可以联想想象,可以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以求诗情画意之妙。因此,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应该细心揣摩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景色事物的特点。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李后主巧用比喻,将绵绵不绝而又无形无声的亡国之忧化为形象可感的一江春水,准确贴切而又韵味无穷。就抒情来说,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但以间接抒情为多。因为诗贵含蓄,所以诗人的情感总会有一个载体,情景相融以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常见的间接抒情有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壮观,与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境相合,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冷寂,是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却相思缠绵的柳永此时此刻心境的写照。再看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写得胜归来,只选取了“尽锦衣”和“如花”两个镜头,却尽显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繁盛热闹到了顶峰,笔锋一转,眼前只有鹧鸪在飞,顿时满目凄凉。作者的感慨寓于前后对照的描述中,而前面的乐事更显出全诗的哀情。
前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读诗时,当谨记这一点。而且,要善于假设并比较,譬如“乱石穿空”,假设不用“穿”而用“耸”、“指”等,“杨柳岸”假如不与“晓风”、“残月”这些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搭配在一起等等,从比较中领会诗人的匠心及其收到的艺术效果。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从大处来说,是增加文学修养,丰富生活情趣;从小处讲,是从容应对高考。高考的诗歌题已从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分值也不容掉以轻心。但是,不管题型怎么变化,总离不开感知形象、品味语言,领略方法技巧,把握主旨情感等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靠的是积累和思考;如果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也能多积累、勤思考,抓住要点,触类旁通,赏析绝非难事。
单位:江苏锡山梅村高级中学
然而,一般的学生读诗时总有点像盲人摸象,对诗歌鉴赏题更是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对诗的趣味领悟得少之又少。
其实,如果能先从思想上对诗歌的本质特征有个充分的认识,居高临下地赏析诗歌,必然能事半功倍。
一、诗须凝炼。特别是近体诗和词等,由于篇幅的限制,更是强调凝炼。这样,就使得诗歌的思维往往是跳跃的,有时甚至像意识流似地跌宕起伏。所以读诗时不能目光一扫一行,而应该逐字逐句地读,并且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逐字译出,在这连字成句,连句成篇的过程中,你会比较清楚地知道作者说了什么,你会将作者跳跃的思维勾联成线,减少误读的可能。另外,因为诗须凝炼,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句,事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心理感受、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等等往往全凝聚在某个字句上。譬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断”字,一个“开”字极写江流湍急,江水浩荡。山名“天门”,是见其高峻横蔽之雄奇,而竟被“中断”,水流之大,速度之快,冲力之猛,气势之强,惊天动地,让人仿佛见到汹涌奔腾之形,雷霆万钧之声,心中一如李白热血沸腾,充满了惊异、赞叹之情。
看来,炼字是诗人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诗歌耐人咀嚼的关键之一。卢延让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因此,赏读诗歌时,那些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等,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当然,也成为命题人的关注重点。
二、诗贵含蓄。任何文学作品都忌直露。“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各人的个性特点、人生阅历、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等的不同会造成解读结果的不同。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赏读文学作品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原有的作品必须留给读者一定的咀嚼赏鉴的余地,一定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是受人喜爱的作品。特别是诗歌,因着篇幅的关系,因着凝炼的要求,就更显得字简意丰,或者是意在言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诗歌时,一定要多加揣摩,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信息,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用联想和想象,才能既掌握作者的言传又意会诗中的趣味。试看下面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首句写山围依旧,而有“在”必有不“在”,这“不在”隐含在诗句之内,需要我们细细把玩。六朝帝王,山川形胜,秦淮宴游,声色繁华,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看到文字中隐含的许多内涵,还原诗歌丰富的意蕴。那“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旧时明月,照着过去的繁华,也照着今日的萧条,显得格外的苍白、孤寂、凄凉,引得读者心里也起了沧桑之感。
三、诗多物象。不管古诗还是新诗,不管诗还是词,不管咏史还是述怀,直抒胸臆的内容总是少之又少,诗人总是借各种物象使全诗摇曳生姿。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譬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潮打空城寂寞回”、“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如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木棉和橡树,那悠长悠长的雨巷,那从《诗经》中跳来,叫着千年乡音的蟋蟀……许多诗歌经久不衰,自有其多方面的因素,但是,那寄寓着作者诸多感受的物象是最容易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明乎此,我们读诗时就要看看作者挑选了哪些景、哪些物、哪些事等等,看看作者如何配伍、勾勒、着色,使之成为独特的画面,来承载诗歌的主题。因此,从物象入手,可以更好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四、诗求言志。古人说“诗言志”,强调了诗歌的教化作用,这也启发了我们,再含蓄的诗人也会赋予诗歌倾向性。也就是说,写诗的手法可以千变万化,但这一切都是为述怀抒情服务的。
人的感情不会凭空产生,它往往因睹物、触景、伤时、感事而产生,也受各人的个性、阅历、境遇等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求全诗抒情的基调时,不能忘了知世论文,知人论诗。曹操是个想成就霸业的英雄,他身处动乱之世,渴望贤才以展抱负,“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杜甫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苦痛,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看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此诗先写相思之苦,次写梦中追求未果,似乎是相思难耐,情深款款。但是,李白虽有多篇以思妇口吻写的诗,如《春思》、《子夜吴歌》等,却绝少有表自己相思之苦的诗作,即如广为传颂的《静夜思》,也只是“低头思故乡”。所以这个也“在长安”的“美人”当别有所指,相思之苦实为不得志之苦。
要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搏,还需了解常见的述怀类别。譬如:送别诗之怀念与不舍,思乡诗之思念与牵挂,田园诗之宁馨与闲适,归隐诗之怡然与淡泊,边塞诗之豪情与渴望,咏史诗之缅怀与借鉴;再如登临之思,悯民之忧,战乱之痛,游赏之乐,闺愁之苦,贬谪之恨,报国之忠等等。古人犹今人,情感上必有相类相通之处,善于积累,用心体会,必能与诗人共鸣。
当然,诗歌的标题对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要随意跳过。
五、诗重表达。一首诗歌的优劣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境的高下。所谓意境,说简单点,就是客观的景色事物加主观的情感,并由此而产生的某种氛围的结合体。
那么,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如何写景色事物;如何抒情。进一步的问题还有:这样写景色事物对抒情有何作用。就写景叙事来说,可以记叙、描写,可以联想想象,可以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以求诗情画意之妙。因此,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应该细心揣摩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景色事物的特点。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李后主巧用比喻,将绵绵不绝而又无形无声的亡国之忧化为形象可感的一江春水,准确贴切而又韵味无穷。就抒情来说,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但以间接抒情为多。因为诗贵含蓄,所以诗人的情感总会有一个载体,情景相融以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常见的间接抒情有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壮观,与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境相合,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冷寂,是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却相思缠绵的柳永此时此刻心境的写照。再看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写得胜归来,只选取了“尽锦衣”和“如花”两个镜头,却尽显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繁盛热闹到了顶峰,笔锋一转,眼前只有鹧鸪在飞,顿时满目凄凉。作者的感慨寓于前后对照的描述中,而前面的乐事更显出全诗的哀情。
前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读诗时,当谨记这一点。而且,要善于假设并比较,譬如“乱石穿空”,假设不用“穿”而用“耸”、“指”等,“杨柳岸”假如不与“晓风”、“残月”这些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搭配在一起等等,从比较中领会诗人的匠心及其收到的艺术效果。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从大处来说,是增加文学修养,丰富生活情趣;从小处讲,是从容应对高考。高考的诗歌题已从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分值也不容掉以轻心。但是,不管题型怎么变化,总离不开感知形象、品味语言,领略方法技巧,把握主旨情感等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靠的是积累和思考;如果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也能多积累、勤思考,抓住要点,触类旁通,赏析绝非难事。
单位:江苏锡山梅村高级中学